明代玉器特點(圖)

明代玉器特點(圖)

明代玉器特點(圖)

明代 梁莊王墓 彩玉 鴛鴦

明代玉器特點(圖)

明代 梁莊王墓 彩玉 鴛鴦

明初玉器受宋元風格影響較大,中晚期才漸漸有了獨立的風格。明代玉雕的繁榮超過宋元,無論在造型、種類和工藝上都有進步。這些進步為中國玉器發展的另一個高峰—清代玉器的繁榮作了充分的準備。這個時代玉器業雖集中在北京和蘇,但蘇州已漸漸趕上甚至超過北,故有“良玉雖集京師,工巧則推蘇郡”之說。蘇州城內,彙集了大批琢玉高手,生活在明代嘉靖、萬曆年間的陸子剛,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所雕玉簪,一枝價值玉、六十金。

明代玉器特點(圖)

明代 “雙螭耳杯”

傳世的明代玉器中,較有名的有玉牌、玉硯、玉執壺、合巹杯、插屏、懸磬、山子、圓雕人獸。玉執壺,有八方、竹節、荷花形造型。宮廷用玉執壺多帶壽字,民間則為吉祥圖案。山子的出現與流行與同時代風行山水畫密切相關。

明代玉器特點(圖)

清代 “雙童耳杯”

明代玉器,早期多選用白玉,雕刻也精,中晚期形成南北兩個流派,北方器型渾厚,加工粗糙,南方選料精,講究工藝技巧,所制玉器精巧玲瓏。

明代玉器特點(圖)

明晚期 “青玉桃式杯”

明代玉器的特徵:一是雕刻技術不拘小節,雕工剛勁有力,琢工著力表現其粗獷、渾厚,往往忽視了細部的琢制,磨製時只注意表面,不太注意兩側。器璧較厚,內膛和底部略加打磨即罷。雕工剛勁還表現在起落刀乾淨利索,線條稜角十分明晰。二是受到道家思想較為深刻的影響,各種吉祥圖案、語言、紋飾大量出現在玉器上。其次如花鳥、動物、文人畫也佔有相當數量,宋元以來的仿古青銅紋飾已顯得無足輕重。三是仿古玉器技藝日臻成熟,比宋代大有進步。

明代玉器特點(圖)

清代 大禹治水圖

清代乾隆年間製成的“大禹治水圖”大型玉雕,這件高達224公分的玉雕作品的玉料取自新疆和闐,據記載是花了大量的人力歷十年而完成的,該作品現仍置於紫禁城樂壽堂內,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玉器。這件玉山子上所表現的圖景是以宋人的畫軸為稿本的,故而整件作品流露著宋人的筆墨情韻。

明代玉器特點(圖)

青玉

其中山子是明清玉器的一大特色。立體雕山水,點綴人物、車船、建築,或以名家畫稿為底本再創造,其中最著名的有“會昌九老山子”、“大禹治水山子”。大禹治水山子,通體立雕,重山峻嶺,飛瀑流泉,蒼柏森森,在懸崖洞穴上,有成群結隊的民工,他們正在開山鑿石。主題是歌頌大禹治水的功德。該器的製作經過頗有傳奇色彩。從乾隆46年到52年,用了7年方雕成。玉料來自新疆葉爾羌密勒塔山,原重9000多斤(合今10700多市斤)。據記載,需幾丈寬鐵車,幾百匹馬和近千人推拉,費時3年多,行程8000多里,才運到。玉料運到後,以宋畫為藍本,做成蠟型,在揚州雕刻,運回故宮壽樂堂,刻上御製詩,共用於10年時間。計用工10萬多人次,耗銀上萬兩。是全世界最大的一件玉雕作品。

明代玉器特點(圖)

白玉花形杯(明)

明代玉器特點(圖)

金蓋託白玉碗(明)

人像以釋、道、儒三家人物為主要題材。佛教如彌勒、羅漢、高僧,道家的八仙、壽星、老子、關帝、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