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體細胞染色體爲什麼成對存在?

人類體細胞染色體為什麼成對存在?

稍微懂些生物學知識的人都知道,人類每一個體細胞內都有成對存在的23對染色體,這23對染色體的基因決定了人們的各種各樣的特徵、性狀,但是人們對這種生命現象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人為什麼體細胞內會有成對存在的23對染色體,這46條染色體在人體細胞內為什麼不是成單存在?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應該從人的體細胞內這23對染色體的組成來開始分析這個問題:人體的每一個體細胞中都含有的23對染色體,其中22對是常染色體,是決定人類其他性狀的;一對是性染色體,是決定人類性別特徵的。如果某個人這對性染色體是XX,則這個人是女性,如果某個人這對性染色體是XY,則這個人是男性。

為什麼人類的體細胞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這是因為父母在形成精子和卵細胞時,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在減數分裂時它們內部的染色體複製一次而細胞在整個減數分裂過程中卻分裂兩次,這樣使本來在精原細胞和卵原細胞裡成對存在的染色體在形成精子和卵細胞後精子和卵細胞內染色體成單存在,並且染色體數目也比正常體細胞減少一半,都為23條。詳細過程圖解如下:

人類體細胞染色體為什麼成對存在?
人類體細胞染色體為什麼成對存在?

在男女交配時,男性產生的精子經過睪丸、附睪、輸精管流入前列腺、精囊腺,經前列腺、精囊腺產生的黏液稀釋後精子活性大增,再由尿道排入女性子宮內,隨後這些精子由子宮進入女性輸卵管,在輸卵管內和女性卵巢排出的卵細胞結合,精子和卵細胞它們結合時它們細胞內成單存在的染色體又會兩兩對應結合形成染色體成對存在的受精卵,恢復到與父母體細胞染色體數目一樣的狀態,這個受精卵以後發育成的胎兒和幼兒體細胞內也就和他的父母的染色體數目相同。

人類體細胞染色體為什麼成對存在?

遺傳物質染色體和基因等遺傳物質這樣由親代傳遞給子代有什麼好處呢?從我們前面的講述過程,我們很明顯就會看到,通過這種方式由親代傳遞給子代的遺傳物質如染色體和基因它們的數目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能夠保證遺傳物質數量和種類的 穩定地一代一代的向下遺傳,保持了親代和子代遺傳形狀的穩定性而不發生大的變異。當然在特殊條件作用下,這些遺傳物質也會發生這樣那樣的改變,從而導致子代和親代出現一定程度的差異,這就是變異,這是屬於另外一個要討論的話題了。

人類體細胞染色體為什麼成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