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讀京戶|月入7萬就能拿北京戶口?

今天,隔壁程序猿偶然看到消息,【北京居民可以自助在網上更改社保定點醫院】,欣喜若狂。他隨之跟小編吐槽之前更改社保定點醫院要經過單位代辦,費時費力,這次改革真是大快人心。

但伴隨驚喜的是“北京居民”幾個令人悲傷的字眼,他反覆和辦公室的京戶們確認:

“北京居民到底包不包括繳納北京社保的外地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十分鐘過去了,他還在憤懣不平著。

至那一刻,小編真切地感受了京戶的重要性。

坊間有不少人“明碼標價”北京戶口:

100萬

不拼爹的年輕人自然是不用想了。即使拼了爹,也要老老實實工作繳滿5年社保才能買房,而買房≠京戶。

反觀#非北京#城市,親媽級待遇讓不少北漂們蠢蠢欲動。

2017年說是“搶人才年”也不為過:

西安,應屆畢業生留西安就補貼

成都,畢業證就能落戶

武漢,不只是本科,大專也能落戶!

南京,本科就能落戶,40歲的也要!

北京:連續3年年薪90萬以上的高科技創業企業員工才可以落戶。你們二線儘管搶,高端人才走了算我輸。

也是在2017年,北京常住人口出現20年來首次下降;常住外來人口在2016年就首次下降,同比下降了15.1萬。

逃離北上廣,二三線城市也可以安放青春?至少一紙戶口是穩穩揣在荷包了。

今年,在全國N多城市瓜分人才的圍攻下,北京終於坐不住了,發佈《北京市引進人才管理辦法(試行)》,試圖挽尊。

拗口的文言文沒有打倒小編,真正直擊心靈的近乎苛刻的人才要求:

Only“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獎人”等科技尖子才能得到快速辦理戶口的優先權(求求你辦北京戶口吧)。其他一律只開放門檻,即使你達到了門檻,恭喜你,你只獲得一張“可申請人才引進”的參賽券(不擔保比賽結果)。

好在這次的參賽券基本均勻分配給了各個行業:知識產權服務機構、金融機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師事務所、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總部企業、新型研發機構、文化創意企業、知名媒體人、自由撰稿人、自由職業者、醫生、教師、體育工作者......

雖然每個行業後面跟了一大堆定語:有突出貢獻的、實收資本達5億的、淨利潤達2000萬元的......

悔不當初之時,眼尖的小編迅速get到了適用於程序員的引進方法,如下:

數讀京戶|月入7萬就能拿北京戶口?

在本市行政區域內的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總部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科技創新主體中承擔重要工作,近3年每年應稅收入超過上一年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一定倍數的(企業註冊在城六區和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為8倍,註冊在本市其他區域的為6倍)

注:

應稅收入是指扣除五險一金後、交個稅前的收入。

城六區指東城區、西城區、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和石景山區

上文中提到的全市職工平均工資每年由北京市人保局公佈,往年數據如下:

據北京市人保局,2017年北京市年平均工資為101599元,如果你想在2020年申請落戶北京,那麼今年作為程序猿的你,稅前至少要收入應812792元。

再看看北京的年平均工資增長率,若依10%的增率計算,2018,2019,2020年收入需依次達到812792、894071、983478。

數讀京戶|月入7萬就能拿北京戶口?

2016年後北京平均工資開始向好,同比增長率提升。對於你追我趕到北京落戶的人來說,這是壞消息。基數越來越高,能力稍有不匹配,就落了隊。

鮮肉猿們暫時可以不用幻想了,某招聘網站上僱主們給鮮肉猿開價多數為1.5萬-2萬/月。

數讀京戶|月入7萬就能拿北京戶口?

老司機猿們倒可以懷揣希望。但不混到總監級別還是希望渺茫。“溫水煮碼農“是更加不可能的了。

高級程序員們想落戶北京唯一的出路就是:往後三年年薪逐年提升10%以上。

北京本土最大的互聯網企業——百度,每年招收上千名應屆生,名校畢業生不少,卻只有幾十個戶口名額。

而“外地人”騰訊和阿里,哪怕它們在深圳和杭州呼風喚雨,但在北京,其解決戶口的能力,可能還比不上一些北京本地小國企。

更不用說小米、滴滴、美團點評、字節跳動、ofo、愛奇藝等北京獨角獸企業了。

這次新政讓原本是北京地位較低、戶口最少的體制外群體,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北京要引進的高新人才。這次“開口”一下子解決了多年來困擾高級程序員們的北京戶口難題。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去年7月,北京新發布的《2006-2035年總體規劃》提出:2020年的常住人口上限從1800萬提升到2300萬。

而正如前面提及到的,北京2017年的常住人口只有2170.7萬,比2016下降了2.2萬。也就是說,在未來3年中,北京還有高達130萬的常住人口增長空間。

更重要的是,在這次的規劃中,並沒有設置戶籍人口上限,只是要求“穩步實施常住人口積分落戶政策”。

相比那些模糊的“突出貢獻”、“國際影響力”、“良好發展趨勢”等軟定義標準,7萬、8萬、又或是9萬,具體的數字往往更有吸引力,硬標準讓那些平凡但優秀的程序員京漂們能因此重拾在北京生活的信心。

設定門檻,與其說是挽留即將流失到二線城市的人才,不如說是“漏篩”,獎勵努力、不放棄、有才能的年輕人,過濾掉不符合留存標準的人。

以後,這個城市本身就是你身份的象徵。它以最高的人才標準挑選你,你留下來了,就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人。

祝願敢於摘星的你們。

上週出的北京公積金新政也引起了不少熱議,小編掐指一算工作5年,存款60萬,就能去大興買房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