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三株口服液为何现如今销声匿迹?

岁月的保养师


还能知道三株口服液的你,已经暴露了年龄。很多80后,尤其是85前的80后可能还有印象吧,我来说说我对于三株口服液的一些看法。


三株口服液创建于1994,由吴炳新、吴思伟父子在济南用30万资金注册成立;成立当年销售额就有1.25亿;次年23亿,第三年80亿,凭着三级跳的的惊人发展成就了当时的三株口服液。这个记录过去这么多年,都很少有饮料或保健品企业能比肩。

当年三株口服液卖疯了,并不是特别夸大。在一些地方二三十元一瓶的三株口服液保健品,甚至被炒作到一瓶七八十元;很多农民将买化肥、买农药、买种子的钱用来买三株口服液并不少见,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三株的创建背景是当时国内的保健品市场处于阶段性的整体萎靡期;之前一个阶段有过太阳神、中华鳖精等推动的保健品热潮。从乐百氏到巨人、再到沈阳飞龙,市场已经开始滑落了,到三株创建的时候,可以说有一种市场颓废萎靡不振的样子。


三株的大发展,既有保健品行业整体低迷,市场急需一个新品牌新概念来重新崛起的机会;也有吴氏父子军事化的市场营销;更有其在营销上大规模组合投放的助力。并且在营销上推出农村刷墙思路,将农村田间地头的每一面墙以补贴的方式刷满中国。包括让专家说话、让患者说话的访谈;这都有些类似于现在互联网提倡的用户反馈。在各种营销战术的配合下,将三株逐渐包装成了神水,这也是导致之后三株一系列问题的源头。


【有采访过吴斌新的报道中有提到,他对毛主席的崇拜,他将中国市场分为“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四大战区,并设置战区经理用以督促市场,到后期时,甚至设立了战前委员会,在他自己的自述中提到,采用了闪电战、农村包围城市、先打周边锻炼队伍,再攻克核心市场等等。

有句话说的好,上帝欲使你灭亡,必先使你疯狂。当三株被包装成神水,并被群众当做神水购买的时候开始,就是三株灭亡的倒计时!

先是广东卫生厅发文指出济南三株的刊登的广告超出了《药品广告审批表》审批的内容,虽然这事儿被压下来了,未大规模报道;但可以说是一个开始;不久后,成都的市场人员在编写宣传材料,在未经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大规模宣传,导致纠纷;经新闻报道后,焦点访谈栏目迅速跟进做了专访,这事一下子就从地方扩散到全国。

以下常德事件来自当时的新闻报道

接着是常德事件,96年6月3日常德船舶退休船工陈伯顺听信了三株的“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宣传,花400多买了10瓶,据家属介绍,陈伯顺患有老年性尿频症,喝了两瓶后,尿液减少饭量增加,但一停用就旧病复发,复用至三四瓶时候遍体红肿,全身瘙痒;第八瓶服用完全身溃烂,流脓流水,6月23日送医院后,被确诊属于三株药物高蛋白过敏症;之后病情不断反复,9月3日最终死亡,最后家属将三株告上法院,98年3月常德中级法院一审判决三株败诉,赔偿家属29万元;而在判罚前这案子已经在国内广受关注,判决后有数十家媒体报道,标题甚至有 【8瓶三株喝死一老汉】。事件迅速发酵,4月三株口服液销售额从月数亿元直降月销售额不足1000万元,4-7月基本亏损,厂区积压2400万瓶口服液,6000员工放假,甚至传闻5月时三株已经申请破产,由于三株涉及巨额欠款,因此未被批准。

————————————————————————

三株的销声匿迹其实从其宣传时候就已注定,与他的前辈(太阳神、沈阳飞龙、等)这些品牌并无不同,论疗效有一点,但最后基本都走上了将自己封神的道路。营销上的大跃进,销售上回扣机制;在顺风时是你迅速做大的有力武器,但逆风时则是要你命的利刃。


06年时候,三株曾向工商总局申请过直销牌照,但后来没有下文,也就再没有媒体关注了。


DQ视角


说起三株,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词:蒙派营销。

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保健品的中心在内蒙古的呼和浩特,每年要开两次经销商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把所有的酒店都住满了。

为什么这个草原城市会成为保健品中心呢?

这就跟三株公司的老板吴炳新有关。

吴炳新不是呼和浩特人,他是包头人。在1988年时候,他接到一个叫乌力吉的邀请,请他到呼和浩特帮忙卖药。

药叫杨振华851,用豆子做的,号称超级营养水。看包装还以为是农药呢。

乌力吉进了这个药卖不掉,听说吴炳新也在卖这个药,卖得不错,就请他过来。

过来之后,果然帮乌力吉卖掉了。乌力吉就发现其中的窍门就是登报纸打广告。

乌力吉就学会了,后面进了一车的货,拿到大同猛打广告,最终三天之内把一车的货卖光,大发了一笔。

最后,他们就代理这个产品,如法炮制,到一个城市打广告,然后卖药,然后离开。

这就是蒙派销售,后面的史玉柱就来取过经。

后面,这些人都操作了很多产品,包括鸿茅药酒,也用的蒙派营销。

且说这个三株,三株是吴炳新自己研发的,他号称是首席科学家,其实连大学都没上过。

研发出来,还是打广告那一套,不过他比较聪明,一直宣传自己企业形象,号称要做中国纳税第一名、老百姓一看,这么牛的企业 ,卖的东西还能差。到了1996年,达到了三株的顶点,一年卖了八十亿,现在这个记录还没打破。

那三株是怎么倒的呢?

在1996年的夏天,正是三株最鼎盛的一年。湖南常德的一位老船工陈伯顺身患尿频症,看到三株“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宣传后,花428元买了10瓶三株口服液。

第八瓶喝完,陈老汉全身溃烂,流脓流水。6月23日送到医院,9月3日死亡。

其妻儿把三株告到了法庭。

彼时,案件并不为人注意,案子也迟迟未判,一直拖到了第二年的年底。

这时候,常德中级法院做出了一个让三株始料不及的决定。法院将三株送到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口检定所检定,结果显示未检出双歧杆菌等活菌,反而豚鼠过敏试验为阳性,陈老汉全身器官均有病理改变。

三株为不合格制品。

三株败诉,判决后,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吴炳新大病一场,据说,他在病中还喃喃自语:我不要求什么,只想给民族做点事,如果不让我做,我就不做了。

入戏之深,叹为观止。

1998年,三株工厂停产,员工放假直至公司关门。

蒙派的巅峰之作消失了,但不代表着没有后来者。

红桃K、延生护宝液、505神功元气带、太阳神、中华鳖精、哈慈五行针等等中华神药,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前扑后继。

据统计,内蒙古医药保健从业人员达五十万,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年销售额达百亿,

2007年,中国经营报报道,揭露了中国神药的巨大成功:

【从1995年到2000年,蒙派营销每年都可以催生一个或几个亿万富翁,身价千万元以上的富翁则有几十个。

蒙派营销过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于大城市广告成本高,而蒙派营销的庄家实力弱,进不去,因此二三线城市成为蒙派营销的主战场。对于二三线城市,国际品牌一般不屑一顾,不愿投广告,正好让蒙派营销的产品称王。

过去有一种说法:中国的地方报纸、地方电视台,包括省级的卫视,1/3到1/2的广告都来自蒙派;中国的二流影视明星,主要的广告合同来自蒙派产品。

可以说,是蒙派产品养活了中国的二流影视演员,也托起了地方媒体饭碗。】

这类蒙派产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产品并不是太过硬,而是靠广告宣传,宣传中往往有夸张的成份。这样,一旦出事,马上就崩盘。不过没关系,这个倒了,另起个炉灶就行了。


脑洞历史观


说起三株口服液当年的销售盛况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报纸、电视、三株口服液自己印刷的小广告,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狂轰滥炸,无论你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回到家里,不夸张的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三株口服液的广告,70后以前的人都会历历在目,记忆尤深。

三株口服液的表面宣传口号是: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其实广告宣传册上说是啥病都治,几乎包罗了所有疾病,不管你什么病,只要服了三株口服液就能治好,哪怕是癌症晚期,并且举了许多谁也不知道真假的病例,广告上面有病人的名字,地址,病情,在医院没治好,结果喝三株口服液喝好了。总而言之,把三株口服液吹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

当时不是现在,一个是当时人们的思想相对单纯,再加上三株口服液的宣传方式面面俱到,人们当时还没有见过这么轰炸式的宣传方式,一个是当时监管部门不像现在这么严格,对药品和保健品监管区分没像现在这么规范严格,加之保健品时代刚刚开始,人们对药品和保健品区别还不太清楚,可以说,三株口服液正是钻了这个市场状况和监管空隙,用铺天盖地的轰炸式宣传手段进入了千家万户,造成了三株现象。

不过,最终监测产品质量的还是靠效果和应用。无论你包装再好,宣传再到位,面对真正的疾病,总要露馅的,真面目总要被撕下来了。

1996年的夏天,正是三株最鼎盛的一年。湖南常德的一位老船工陈伯顺身患尿频症,看到三株“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宣传后,花428元买了10瓶三株口服液。

第八瓶喝完,陈老汉全身溃烂,流脓流水。6月23日送到医院,9月3日死亡。

其妻儿把三株告到了法庭。

彼时,案件并不为人注意,案子也迟迟未判,一直拖到了第二年的年底。

这时候,常德中级法院做出了一个让三株始料不及的决定。法院将三株送到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口检定所检定,结果显示未检出双歧杆菌等活菌,反而豚鼠过敏试验为阳性,陈老汉全身器官均有病理改变。

事实证明,三株口服液根本就药不对症,根本就不是包治百病的药品,不过是保健品而已。

全国媒体纷纷转载报道,三株口服液终于从包治百病的神坛上摔落下来,随着人们对三株口服液的正确认识,三株口服液的产品形成滞销,很快厂子停产,三株口服液从人们的印象中慢慢淡出。

当然,后来又有红桃K,后来又有脑白金,等多种保健品,到现在又出现鸿茅药酒,都是用铺天盖地的广告形式给人们洗脑。

人们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认知,别说是传的神乎其神的保健品了,就是真正的药品也不是药到病除,更没有能包治百病的药品。

平时多锻炼,有病去医院,这才是真正王道,千万不要再去相信这世上有包治百病的神药了。


醉美邯郸


看了众多的答案,一边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边又在人云亦云,想当然的回答。回答主题,

所谓的销声匿迹只是三株口服液98年冤案之后,在时隔一年打赢官司后,赢了官司输了市场,销售额从年销售80亿下滑到谷底,只在济南周边附近销售,但销售也没有终断。15年时间专注研发,依据经典《黄帝内经》第十四篇汤液醪醴篇,研制出了发酵中药,还原了中药汤剂不该是苦涩难咽的原貌。研发的治疗恶性肿瘤(癌症)的中药(扶正散结合剂)获得国家五部委火炬计划推广项目,中医药管理局唯一推广产品。在国内是第一个荣获比殊荣的产品。同时还获得中国、欧盟、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利。试问国内有那个中药产品能达到这个高度?

当然,当年三株口服液从火遍祖国大江南北到低落谷底,除了自身的原因,政治风向还是占主要因素,说两个同时代的人大家可能更清楚些,南德集团的牟其中、红塔集团的褚时健,和三株吴炳新都是同时代的人物。当时查的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三人,除了三株吴炳新没有问题,并且在2000年还上了新闻联播外,另外两人下场弄的进监狱和妻离子散。

三株集团这几年一直在努力摸索,希望探索出符合现在市场的营销模式,从2013年在山东大学体育馆宣布二次启航开始,集团董事会实施职业经理人管理,导致高管层的不稳定,新官上任三把火。直销模式制度也是一改再改,让经销商人心涣散,走了太多弯路,也因此让三株背负了太多骂名。想重现当年辉煌还得经受住时间的洗礼。毕竟从93年建立到现在24年了,经历了中医药最黑暗的年代(曾经一段时间一部分人要取缔中医药)到现在中医药法的颁布,让三株的酵本草中医馆重焕新生,拭目以待吧。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总得来说三株集团经过十多年的沉淀,研发的发酵中药,让中药不再苦口,提高药效也是一项功德。


彬郭


90年代有一种口服液叫三株口服液,可以治愈幽门螺杆菌,我当时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就是因为幽门螺杆菌引起的,吃什么吐什么,整天都在疼,当时体重只有九十斤,我1,75米,医生检查后开的中药及各种治疗胃病的药,都不管用,后来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买了三株口服液,上午喝完,下午疼痛就减轻了,到第二天喝完就完全不疼了,也能吃饭了,我喝了一个疗程,也就是五瓶,就完全好了,现在体重150斤,但是现在这个口服液早就停产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听说是假药,我本人亲身体验到三株口服液的神奇疗效,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会说它是假药,有和我一样经历的吗?


cjkwc


三株口服液的产品还存在,只是作为一种功能性医疗产品可替代性品类太多!!!

1、三株口服液主要功效成分为三种益生菌,两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乳杆菌;

2、现阶段益生菌品种繁多,可替代的产品也很多;

3、当年三株遍地营销模式,实际上已经透支了市场;也是过度开发造成的恶果吧。

4、三株经历了危机事件,也是当年地方保护和恶性竞争的原因吧!

5、我作为当年三株产品的使用者,功效夸大也是其硬伤。

三株案例给企业经营者、营销管理者、世人带来的教训和意义还是深远的。

1、营销不是万能的,但是从营销遍地开花结果看,当时三株的营销水平是非常高的!区域开发模式、产品功能性宣传,现在很多保健品都还有三株的影子!

2、单一功能性产品是三株的硬伤,没有跟进市场开发新品;产品生命周期和消费者消费疲劳是紧密相关的!

3、做好产品是企业的根基,忽悠、虚假宣传是不长久的。

4、结合现状,企业经营务实点好,做人务实点更长久。


管理顾问刘建峰


本来已经深夜了,手贱,不知怎么翻到这个标题。看到一些“想当然”的分析和回答之后,作为三株公司曾经的一名员工,某分公司的一名中层,有些话不得不讲,即是还事实以真相;也是告慰自己曾经的青葱岁月……

一,我与三株:

1996.5.28日入职,98年年初离职;职务:业务主办、执行经理、人事部长。

二,反面看三株:

1、三株确实存在大量的虚假宣传,以及用今天的法律来衡量的违规宣传与营销。

其它回答中,大家提到的夸大“疗效”的问题,是在绝大多数子(分)公司中存在的行为。当时,各子(分)公司企划部主要是通过用户回访来获得素材,公司内部管这项工作叫“案例采集”。用户也都是真实存在的用户,但是,诱导、夸大产品“疗效”却是真实存在。

有一点大家要注意了,三株口服液是“药健字”号产品,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不是药品,而是我们今天理解意义上的保健品(或保健食品);三株赋新康,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药品,“药字”号产品,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按我的理解是一种“肿瘤康复辅助治疗”药品;三株生态美是化妆品,一种中规中矩的日化用品。

2、三株的地毯式营销确实扰民,这为整个中国营销界开了个“坏头”。在近二年的工作中,其实我本人潜意识里,一直很抵制这种做法。

3、如楼上所言,三株确实出过“医疗纠纷”,为此惹过官司,各地都出过“负面消息”。我本人也是离职后,才知详情。

三株口服液的原料是豆类,其含有植物蛋白是不争的事实;三株口服液主要保健作用出自双歧杆菌,它对肠胃的保护作用,百度一下,识字的人都能理解,这也是不争的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富蛋白和双歧杆菌,不是每一个人,尤其是病人都适宜的。就像你让拉肚子的人吃西瓜一样,这点上,无论是从道义,还是从常识,三株公司要为此担责——毫无毛病!

4、贿赂医、药工作者。这在保健品乃至药品行业,是公开的秘密,不是三株首创。但是,纵容员工去随大流,这绝对不是一个有远大抱负公司应该干的事。

在那个时期,医药公司的人当面索贿;我们的销售人员主动行贿;其实都是公司内和医药圈公开的秘密。

【个人态度】:在职期间,我主要是负责三株生态美销售。这个产品不会有损健康,不会“出人命”。但是,有件事到现在我都挥之不去:一个农村妈妈在我们促销员天花乱坠的蛊惑下,花了28.6元买了一瓶对她没什么用的面霜。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你如果看到她旁边站着的,衣着褴褛的小女儿(约2/3年级的样子);看到她抠抠嗖嗖打开一匝零钱的时候;虽然她眼里放着兴奋的目光,可能一辈子没用过这么“高档”的化妆品;我知道这28.6元,对一个年均收入不会超千元的家庭意味着什么?(时代背景:当地普通教师当时月收入应该在300-400元,我当时月收入2000左右)我实在不忍,摸摸身上,刚好带着一只刚买不久新钢笔,追出了商场,拦住了这对母女,对她妈妈说:太巧了,我发现你女儿长得好像我侄女,叔叔送你一只钢笔好不好?要好好学习啊!云云……

讲这个故事,我不是想表白什么,我想说的是:建立诚信,不是某个人或是某个企业的责任,而是全民族都应该存在的良心和道德底线。

三,正面的三株:

我不想说“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一类的屁话。但是,三株对于中国的营销界;中国的企业管理;以及保健品行业的规范,都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

1、三株的“准军事化”管理,是很多人诟病的地方。其实不然,甚至是恰恰相反。以至于其后很多年,不仅仅是医药保健品行业,很多行业的运营团队都有一个共识:在三株待过的人,学习力强,执行力强,团队意识强,好管理。

在三株,松下幸之柱的理念;军队的意志力和纪律性,团队精神;日事日毕的日清工作制等等。都是有制度的贯彻和教育,量化的进行考核。外界揣测的所谓“洗脑式”教育,应该说的就是这些。它好不好,我们不用去评价和争论,一句话就能说明问题,现在很多百人以下的小微企业都“管”不好的人,三株在十万大军中做到了。现在很多大企业运营团队都无法达到这个水准与高度。除了“骗子”,同时,三株也为很多公司留下了数以万计的,训练有素的管理人才和管理理念。

2、三株对于中国营销学的贡献。

系统的分销理念、终端直入模式,为其后很多公司面对外企,做出了一个教科书式的样板,针对自己的行业特征,只要稍加改变就可完成。

一张报纸(宣传单)打天下!墙体广告满天飞!【地面推广】——反面是“扰民”,正面为还处在蹒跚学步的民营企业,提供了一种最经济、最有用的品牌传播思路和途径,可以很负责任的说:这张报纸,催化了中国民营资本快速走向前台的步伐。

3、三株的情怀。

是男人,都想做点事!至今我都不怀疑吴炳新董事长想把三株做到世界顶尖的雄心和志向。1996-97,恰是三株盛极而衰的顶点,1996年成功实现了当时所提的“68100高地”(保60亿、争80亿,向100亿冲刺),完成了80亿的销售额。

80个亿,放在今天,不算什么。但在当时,确实是中国经济界的一个奇迹!(尽管这个奇迹不是那么光彩)

现在回过头去看看,三株错不在情怀!张弛有度,三株之错,错在只懂放、不懂收;错在没有科学地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对产品升级和企业规范没有系统规划;说破大天,95年年末、96年年初推出赋新康和生态美,只是产品线的平行延展。如果三株在95/96年沉得住气、静得下心来向真正的生物技术型公司转换,做尖做强,而不是做“大”,可能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三株之败,不是败与一场官司;三株之败,其实是败给了自己!!!

4、对于“立法”和“规范”的“贡献”。

这,可能说起来有点牵强,也有点灰色。三株之后,相关部门关闭了“药健字”号的发放,取而代之“食健字”号,虽是亡羊补牢,却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各地也同步加强和出台了一些针对保健品宣传的管理措施和手段,一定程度也是给野蛮“生长”的保健品行业加装了一块刹车片。

(不知不觉已经是凌晨四点半了。还有四、五、两个部分的内容,今天只能说到这里了!因为已经过去了22年,部分内容可能与实际略有出入,还望大家海涵!)


智能集成厨电研究院


我负责任的说,三株绝对是个大骗子!类似直销,弟弟刚大学毕业就上当了,骗老爸种地攒的2万元,吹的有多好,几年开多少店,他想试一试,保证发家,说哥哥做公务员穷死,以后怎么活啊,老爸农民,不懂,我又阻止不了,因为老爸偏心弟弟,两年积蓄全拿去山东做三株,什么三株又回来了,三株一直蛰伏啦,弟弟过年回来拿几盒药,吹的一盒几千,包治百病,儿子感冒发高烧,弟弟一个劲吹他的三株有多好,不用吃别的药,我反手就是一个耳光,至今对弟弟无好感,耽误了弟弟几年,至今混的不像样!我恨三株,哎!


讨生活者


三株集团并没有消失,还是资产雄厚的大公司,资产至少数十亿。三株作为产品品牌,可能大家看不到了,但仍然存在,低调的存在罢了!以前三株一个月投放一个亿广告,知名度非常大,目前的三株不再大规模广告宣传了,三株作为企业品牌,不仅没有消失,而且目前发展非常良好,企业经营数百个药品,保健品,还有生态美化妆品,酵本草连锁机构,也拿到了国家颁发的直销牌照,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三株倒闭了,三株破产了。三株是曾经的中国营销人的黄埔军校,几十万三株人分布在全国各个领域,三株的高管们有很多亿万富豪,千万富翁,中国文化里那种成者王侯败者寇的思想,是非常不健康的,马云成功了,放个屁都是真理,你要是失败者,说的在对也无人理睬,这就是二元文化的悲哀!盲目,盲从,不动脑,从众心理严重,典型的劣根性!!希望看到本文的读者,认真思考一下,谢谢。


商海泛舟赢之道


见到这个题目,还真忍不住进来了。在我几岁的时候,三株口服液可以算是火爆一时的“神药”,好像跟它旗鼓相当的,还有个叫做“哈慈五行针”的东西。但相对而言,我对三株口服液的印象最深,因为当年父母给外婆买过,而且是满怀希望买的,只是效果稀疏平常。

除了在电视和广播中大肆宣传外,这个产品还印发了大量的传单,并雇人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发放。对此,我记忆犹新,因为我当时年纪小,经常偷偷跟在后面把传单一张张捡回来。当时对保健品的宣传比较放任,没有像现在这么规范,所以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三株口服液在短短两三年内成了家喻户晓的产品。

由于它宣传的很神奇,许多患有老年病和慢性病的家庭,都会报着试一试的态度去购买。至于它的价格,我记不清了,但至今还记得小时候父母买了几盒三株口服液,父亲骑着大二八自行车,我坐前面,母亲坐后面,跑了十好几里路去给外婆送去。当时,连我都觉得,外婆吃了这个“药”,病很快就会好了。

但是,同现在许多保健品一样,它的实际效果并没有宣传地那么神奇,甚至于跟喝了点饮料没什么区别。据说,后来还惹上了官司,有病人喝了之后患上了高蛋白过敏症,于是该企业被告上了法庭。不管具体原因如何,我个人觉得,实际效果不理想,是一个产品走向衰落的终极原因。

基于童年时对三株口服液的印象,我现在对任何保健品都报着排斥的态度。在此,也提醒大家,要想获得健康,还是需要平时注意饮食健康和作息规律,加强体育锻炼,一旦有了疾病,要第一时间去医院检查治疗,切不可相信保健品的虚假宣传和尝试各种民间偏方。恕我直言,在健康面前,最大的两个骗子,就是保健品和偏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