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记忆——“飞龙鸟”

飞龙是产自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一种留鸟------花尾榛鸡的俗称。因其爪面有鳞片,很象龙爪,故名飞龙。它与熊掌、林蛙、猴头并称为“四大山珍”。

大兴安岭记忆——“飞龙鸟”

飞龙

飞龙肌肉柔软,肉嫩芳香,味道鲜美,肉丝纤细洁白,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是野味中的极品,国宴上的珍品,素有“天上龙肉”之称,因此得名飞龙吧?在古时也是作为贡品的。

花尾榛鸡是分布最广泛最常见的松鸡,但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其栖息地日趋缩小,被割裂成不连续的岛状或带状,有些地方已经灭绝。辽宁、天津北部和河北兴隆等地的花尾榛鸡则已经或者濒临灭绝。花尾榛鸡位列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严禁擅自捕捉、猎杀,小心坐牢。现今分布于长白山、新疆阿尔泰山、东北的大兴安岭(黑龙江、内蒙古)和小兴安岭(黑龙江)

所以,真的很珍贵,也很美味,我们平常老百姓就不要寻思吃了。都吃很快就会灭绝了。

大兴安岭记忆——“飞龙鸟”

飞龙

体型很像鸽子,头小,颈短,胸凸脊平,爪细长,分五趾。比家鸽稍大。雄鸟体长近40厘米。体重在六两到九两之间,肉质洁白细嫩,前胸肌脯硕大丰满。它的颈骨长而弯曲,犹如龙骨;腿短有羽毛,爪面有鳞,就象龙爪一般,故取名“飞龙鸟”。飞龙鸟多栖息于灌木丛或松桦树混交林中,雌雄成双成对,形影不离,有“林中鸳鸯”的美称。羽毛烟灰色,尾端有黑色条纹,眼栗红色。雌鸟稍带褐色,喉部棕色。善奔走,常隐于树上。生活在针、阔混交林或杨桦林中。春季繁殖期雌鸟产卵6-10枚,孵化时间20-25天。食物随季节变化,以植物为主,夏季也食昆虫,冬季结成小群生活,钻入雪下过夜。

飞龙鸟是典型的森林鸟类,大都栖住在下木及植被茂盛,浆果丰富的红松、冷杉、云杉等针叶林及柞树、桦树等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分布高度从海拔400米的低山丘陵到1800米左右的较高山地都能见到,并有明显的季节性垂直迁移现象。它们特别喜欢栖居山谷或阳坡有浆果的稠密灌丛和山麓潮湿或靠近水域的林内,常常在背风的山坡或倒木旁活动。冬季到落叶桦树林与河流两岸稀树的乔木林地,这里阳光可以直接照射,日照时间也较长,而且具有多芽的枝条,可以得到充足的食物。

大兴安岭记忆——“飞龙鸟”

大兴安岭

飞龙肉以美味著称,功效也只是扶正固体,强心健体,有滋补作用而已。我们完全可以用别的东西代替啊!

有一种和飞龙大小样貌相似的鸟,叫“沙半鸡”,同样味道鲜美,同样受到保护。

大兴安岭记忆——“飞龙鸟”

沙半鸡

据说本种人工养殖技术成熟,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可以进行人工养殖。合法人工养殖的花尾榛鸡当然可以食用,但不必对其营养价值寄予什么过高期望,尝尝鲜也就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