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的时代


断裂的时代


这40年间,中国变化可谓风云激荡、波澜壮阔。改革开放让社会充满着计划与市场、公平与效率、精神与物质的攻守起伏。时至今日,身处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乃至老少边穷地区,几乎可能造就身处不同时代的错觉。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差异巨大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文化习俗等,在同一时空内相互作用。横亘在50、60后农村父母与80、90后“北上广”漂一代独生子女之间的时代鸿沟,可能达到三个世纪以上,独生子女和父母交流思想的难度,可想而知。多少年轻人一言不合就与含辛茹苦的父母产生了尖锐的冲突,乃至无可调和。因为,当下呼啸前进的时代大潮中,父母和子女分处于不同的世界,要人们在如此剧烈变化的世界站稳根基,适应变化,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我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社会学者孙立平称之为“断裂社会”。

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今日中国这样,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时代和社会阶段的社会结构并存于当下,生活在不同社会形式下的人群之间,由于经济、历史、教育等原因,形成了巨大的代际差异和阶层对峙。这种群体分化,不可避免导致某种结构性的断裂,断裂之后则是矛盾与冲突的表层化。例如,大众系统与专家系统之间,正演变为一种越来越频繁的结构性冲突,所以,教授成为“叫兽”,专家成为“砖家”,“公知”从曾经的社会良心、道义担当,成为一个人人避之不及的贬义词。每当有食品安全、交通事故、官僚腐败等恶性事件被曝光,必有专家被推向舆论前台批斗一番,专家的形象在网络江湖被肆意丑化,大众对专家系统的可靠性和合法性充满怀疑,甚至有一种情绪上的恶意否定。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现实。从中可以看到两种相反的情形,一方面是大众对专家的丑化,一方面是专家对大众的鄙化。这两个系统之间,总在两个轨道上跑,速率或方向不一致的时候很多,真正沟通的时候却很少,更多时候,是在背道而驰。这不过是当代中国社会中各种矛盾纽结的一种,在这个层面往内探视或往外扩展,我们都可以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断裂。

断裂的时代


历史上有一些时期,属于变动极其缓慢的时期。在这些时期里,文化是延续性的,而生命不是割裂的,人人生活在共同的规则里,文化创造禀承着世代积累的法则,今生今世只是漫长文化层累的一个阶段和过程,人们活在生活的可预期里,活在有来龙、有去脉的时空稳定里。历史上还有一些时期,属于三千年未有之突变时期,原因复杂、不可阻挡的巨大变化,使社会发展的长河时时出现断裂,出现漩涡,出现波峰浪谷。新事物、新文化纷繁出现,波澜壮阔,令人眼花缭乱。新的文化创造,它的重量,它的亮度,它的可能性,它的横空出世,斩断一切,甚至超出了历史的积蓄对我们的重要性。生活和世界,有可能突然之间全部被刷新,人们鲜明地感到,他与他的父辈、与上几代人,确实是生活在两个世代。或者是同一个人,在短短三四十年来,在他的生命中就经历过断裂的两个时代,使他对两种生态都有撕心裂肺的观照;他的立场和情感,永远有农业时代/工业时代,本土文明/外来文明,个人体验/社会规范两种界面,这两种界面的相互冲突,使他困惑、焦灼、滑稽、痛苦、失落,既无法从传统中获取价值和意义,却也不能安心享用没有历史束缚所带来的无边界的自由。谁让他们生在现代中国变动最快的年代呢?这个年代刚好横过了他们的整个成长阶段,生活在断裂带的一代人,这就是所谓的历史的宿命。

于是,有人甘愿留在他们喜欢的时代里。老炮儿六爷选择留在他单刀茬十几个人的英雄八十年代,海子选择留在他那个“神的家中,鹰在集合”的田园牧歌时代,上海最后的老克勒,无论院墙外的世界如何变化,他们仍如同幽灵般固守着老式的“优雅生活”,在巨大的客厅中开办着自己的home party,在步履蹒跚中翩翩起舞。他们都甘愿停留在过去的时光里,离开当代地盘和大队人马去独自跋涉。这世上太多的东西是无解,如果不能苟同,选择留在自己意愿的时代里,也是一种独立自守的精神姿态。

而更多的人,一边建立,一边拆除,一边马云,一边星云,一边强调历史的断裂,一边把断裂的历史重新缝合起来,把曾经激烈对立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等弥合起来。——这其间新与旧、过去与将来的关系,其实并不如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那么容易安放。这就是今天断裂的人生鸿沟的两边。“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未来我们墓碑上该写些什么?最后的答案是什么?问题难以回答,只有写给未来,用时间来回答。

断裂的时代


再见80年代

熊熊作业 - 八九点钟的太阳

断裂的时代


有多少人在今天的夜晚死去

有多少人在清晨醒来忧忧哭泣

有多少人在洒满阳光的窗前叹息

有多少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老去

有多少事我们曾希望回到从前

有多少事无论如何以无法改变

当钟声终于敲响了你我的时间

还剩下多少未尽的心愿

有多少人无法摆脱命运的苦难

有多少人在路上只为明天的早餐

有多少人像一片树叶一样轻轻的离开

你要相信他们在某个地方依然存在

有多少事始终没有最终的答案

有多少事结束在看到结果之前

当屏幕已经暗淡了昨天

当歌声依旧回荡在身边

我的主意我的心愿

我的土地我的人权

我的石油我的豆干

我的银行我的明天

我的英雄我的童年

我的理想我的苏联

我的歌声我的负担

我的墓碑我的答案

我的主意我的信念

我的理想我的童年

我的故乡我的照片

我的墓碑我的答案

——熊熊作业《我的墓碑我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