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模範」追憶檢察官周會明:回不去的山南

人到中年,離家棄子,他為何主動選擇來到這個條件艱苦的地方?

頂住壓力,依法辦案,他又給這片高寒缺氧的地區帶來怎樣的變化?

又是怎樣一種精神,讓那麼多人為之動容?

週會明:每一個執法者骨子裡面的一種公道、正派、善良,這個就是正義。面對困難,任何時候你不能丟掉“正義”兩個字,面對你的職責,你不能丟掉“正義”兩個字。

【解說】週會明是安徽省合肥市的一名檢察官,從檢20多年來,他相繼查辦了長豐縣非法行醫案、安徽紡織廠民心工程濫用職權案等一批大案,為國家挽回經濟損失上千萬元。

週會明的同事:週會明可以說是大家心中公認的辦案能手。

【解說】嚴謹的辦案作風,忘我的工作精神,是週會明辦案的訣竅。然而,這個經驗豐富的檢察官47歲時卻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週會明:

我2011年去援藏的時候已經47歲了,年齡算比較大了。

主持人:西藏自治區山南市,它在祖國的西南邊陲,有600多公里的邊境線,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位置。這裡地廣人稀,這個地方冬季最低氣溫能到零下37攝氏度。“舉目遠望一片沙,大風一起不見家”這句話就是這個地方冬季惡劣天氣的真實寫照。可以想象,在這裡生活工作條件都很艱苦,47歲的週會明為什麼要來這兒?這個經驗豐富的內地辦案能手又能給這裡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呢?

【解說】2011年7月,安徽檢察機關選派第一批援藏業務專家,時任合肥市檢察院反瀆局局長的週會明主動請纓。

週會明:援藏想盡一份自己的力量,這樣說是大話。這樣的艱苦的自然環境,我行不行?這是最樸素的想法。

【解說】初到山南,週會明也遇到了很多不適應。

週會明:

因為你面臨的是艱苦的自然環境,你面臨的是低壓缺氧的環境。

【解說】高寒缺氧、遠離親人,在這裡一場小小的感冒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

週會明:克服啊,第二天早晨起來眼眶發青,嘴唇發紫。你處理不了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誰也處理不了,它這是自然環境對人的身體,就是造成這種狀況。

【解說】與艱苦的自然條件相伴的,還有簡陋的辦公條件以及極少的辦案數量。

週會明:自偵部分的辦案數量,一年所辦的案件數量比我們內地一個縣辦理的數量還要少得多。

【解說】儘管有著種種不適應,但週會明還是很快展開了工作。一次,週會明無意中看到媒體報導的一條新聞,說的是加查縣發生了一起口蹄疫疫情,給當地群眾造成了幾百萬元的經濟損失。檢察官的職業敏感告訴週會明,這裡面可能存在失職行為。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 劉剛:因為這個西藏的情況也比較特殊,當地的很多農民他的全部財產,就是牲畜,所以這個對當地的農民損失是非常大的。

【解說】週會明帶領幹警頂住壓力,依法查辦,最終相關責任人受到了法律的懲罰。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 劉剛:所以這個案件的辦理效果非常好,老百姓肯定也是拍手稱快。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更加促使了國家工作人員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職責。

【解說】“檢察機關只有敢於辦案才能樹立權威、取信於民。”這是週會明一貫的信條,在週會明的帶領下,山南市檢察院吹響了查辦職務犯罪的號角。

週會明的同事 索朗旺久:他查一些案件,教育一片。

【解說】

在山南市辦案,考驗的不僅僅是檢察官的辦案經驗,調查取證過程的艱苦是許多人難以想象的。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 劉剛:因為西藏它就是一個多山的環境,比如說從靈芝到拉薩可能就幾百公里的路,但是它要翻越大概五座,還是六座4500米以上的高山,最高的海拔有將近5013米。所以實際上對人的心臟,包括人的整個身體的耐受,也是一個巨大的一個考驗。

【解說】一個個案件的成功辦理,也有著一個個令人觸目驚心的故事。

週會明:你要到拉曲、到阿里,到11月份路上全是大雪。你開著這輛車去調查取證的話,它隨時有可能會出現危險,真的有可能會出現危險。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檢察院公訴科科長 劉剛:一起受賄案件。然後我們當時去辦案的時候就突發了這種山體滑坡。因為當時我們那個司機非常有經驗,我們正在往前行使,在行使過程中間,他突然把車停下來,然後就看到前面的山坡上面,我說你怎麼搞的,他不說話,然後就看,看了以後,我看到山頂上有揚灰,他立刻就開始倒車,就開始拼命往後倒車。大概倒了將近100多米200米以後,很快那個山體就全部塌方下來了,就是我們剛才待的那個位置,差不多也已經被沙土和石塊掩埋了,所以是非常驚險的。

【解說】援藏兩年,週會明克服了種種困難,給當地檢察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改變。

主持人:在週會明心中,來援藏不光是為了磨鍊自己的意志,查辦幾個有影響力的案子,給自己人生資歷填上一筆簡單的簡歷,沒有這個目標,他的目標更大。但是很快,兩年的援藏工作就快結束了,這要按常理說,他可以回到合肥,回到那個他熟悉的環境,跟家人團聚了。可這個時候,週會明又做出了一個讓親朋好友們意想不到的決定。

【解說】兩年援藏結束後,山南市檢察院檢察長劉志剛和週會明進行了一次深談。

西藏自治區山南市檢察院檢察長 劉志剛:我說你願不願意再留一任,家裡有什麼困難。當時他把家裡的困難,孩子要高考,馬上明後年就要高考了,當時說。母親歲數也大,夫人既又照顧雙方老人,又照顧孩子,在這種困難下,他在猶豫。

【解說】是去是留?週會明也曾認真地考慮過。

週會明的妻子 曹菁:他也跟我說了,山南檢察院極力挽留他,希望他繼續地在那邊,當時我確實不大願意,說實在話,真的不太願意。

週會明的母親:是擔心他,但是要響應國家號召。有一次我是高血壓帶腦梗住院了,孫女想打電話給爸爸,我說不要打,告訴他影響他工作。

【解說】其實這些年,家裡的付出週會明心裡清楚。可是為了心中摯愛的檢察事業,他決定留下來。

安徽省檢察院政治部主任 周勇:他之所以選擇第二次援藏工作,就是一個是對事業,對那一塊工作的不捨,對那一方人民的一種牽掛。

【解說】援藏工作有限,怎樣變輸血為造血,留下一支過硬的檢察隊伍,這是週會明最大的願望,為此他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週會明:我們通過援藏這個途徑,我們把內地先進的理念帶過去,實際上這個也是最直接的。

【解說】由於長期辦案數量少,當地一些幹警辦案缺乏自信。山南市檢察院的尼瑪扎吉,至今記得他辦理的第一起縣處級官員案件,當時犯罪嫌疑人十分囂張。

週會明的同事 尼瑪扎吉:一看到縣級領導幹部感覺心裡特別害怕,比較緊張,不知道該問什麼。我可能問了一兩句,然後再問不下去了。

【解說】在尼瑪扎吉審訊時,週會明都在外認真傾聽,每次審訊後都和他點評辦案過程中的得失。

週會明的同事 尼瑪扎吉:我回來以後,週會明檢察長說:你這次這個程序過程當中確實很好,一直在鼓勵我,很好,但是這些應該怎樣做,這個地方你不能這樣問,應該這麼問。就這麼給我們一個一個教過來的。

【解說】在週會明的耐心鼓勵和教導下,山南市檢察院一批年輕的幹警迅速成長起來,如今,尼瑪扎吉已經成了院裡的業務骨幹。

週會明的同事 尼瑪扎吉:現在能辦大一點的案子了,感覺自己很有信心,沒啥問題了。

【解說】為提高幹警的能力水平,週會明提出了“請進來、走出去”的思路。他主動協調安徽省檢察院,先後選派了23名安徽檢察干警到山南掛職,開創了組團式援藏的先河。

週會明:通過援藏這個途徑,我們把先進的理念帶過去,在高原上留下一支強有力的檢察團隊。

【解說】為了讓山南的政治生態能像那裡的自然生態一樣純淨,5年多時間裡,週會明向職務犯罪宣戰,他帶領幹警查辦了山南職務犯罪記錄上第一位處級幹部、第一位廳級幹部、第一位少數民族處級幹部。在他的帶領下,高原反腐的山南模式持續發威,山南市檢察院連續創造了多項紀錄。

週會明的同事 次仁卓瑪:辦案經驗,執法的理念,因為他來了之後有了很大的變化。

【解說】2013年到2016年,山南市檢察院查辦的職務犯罪案件數量連續4年位居西藏自治區榜首。

週會明:我們信奉的四個字,劍膽琴心。對困難“劍膽”不怕,但是對我的朋友,關愛的心,你用你的良知去面對你所辦的案件。有一種精神叫老西藏精神,就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試圖,努力地向這種精神看齊。

【解說】2016年週會明為期五年的援藏工作結束了。

週會明的同事 扎西旺堆:他剛援藏期滿走的時候,我們所有的全院的幹警出來給他獻哈達,晚上大家都很願意跟他一起吃頓飯。哈達代表的就是純潔,哈達代表的就是乾淨。

【解說】

回到安徽,週會明又走上了宣城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這一新的崗位。可是2017年底,週會明被查出肝癌,他的病情牽動了西藏人民,很多朋友來探望他。病床前,週會明表述最多的就是對西藏的不捨。

週會明的親屬 周本忠:用他自己的話說,西藏這幾年的經歷夠他一輩子品味。

週會明的同事 陸健:雖然我離開西藏了,回來工作,但是我每年至少要回山南一到兩次,我肯定會回山南的。

週會明的同事 扎西旺堆:互相聊的時候他也說是確確實實很想念西藏,如果有機會的話,要來第三次援藏。

【解說】可這一次,一向信守諾言的週會明卻食言了。

2018年1月12日,週會明突發疾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年僅53歲。

週會明的同事 扎西旺堆:在我們共同生活的五年當中,他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太深太深了。所以他走得時候確確實實大家都是很捨不得的。

週會明的妻子 曹菁:兩口子在一起的時候,互相有一些埋怨,一些抱怨。當知道他的那種病情的時候,那種痛,那種不捨,我想他也是這樣。

週會明:等到我退休的時候,還有人能記起我,大家還能記起,這就是幾十年工作的一個最大的回報。

【解說】週會明信念堅定,對黨忠誠,情繫百姓,無私奉獻的品格為人們所稱道。2018年3月中央政法委印發《關於學習宣傳週會明同志先進事蹟的通知》,號召全國政法機關和全體政法幹警學習,為了將老西藏精神發揚到底,最高檢也組織報告會,向週會明學習。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張軍:廣大檢察人員,要向週會明同志學習,始終胸懷遠大理想,築牢政治信仰,自覺樹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思想。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振奮精神幹事業,銳意開拓謀發展,苦練內功重自強,以改革創新精神和真抓實幹作風,努力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無愧於檢察事業的一流業績。

【解說】大家一同追憶英雄的事蹟,表達對英雄的敬佩。

週會明的妻子 曹菁:會明,記得在醫院裡的那天晚上,你跟我說:“等我病好了,退休了咱們就去農村老家,也蓋個小院子,種點蔬菜養養花,也過過悠閒自在的生活。”我多希望你能兌現你的承諾。會明,你還會回來嗎?咱一家人還像從前那樣,開開心心地在一起,永遠都不分離。

主持人:47歲主動請纓去援藏,2年援藏結束之後,又申請延長了三年,週會明把生命中最後的寶貴時光留給了西藏自治區,換來了山南市一支能打硬仗的檢察隊伍。其實,在查辦這些瀆職案件的時候,週會明也會聽到一些流言蜚語:“援藏也就短短的幾年時間,何必得罪那麼多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不就過去了嗎?”。週會明和同事們提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得罪腐敗分子,就會得罪13億人民群眾”在週會明看來,為了祖國邊陲的長治久安,懲治腐敗,那是檢察機關義不容辭的責任,而守護這片熱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紮實查辦案件以儆效尤。週會明的年齡停留在了53歲,可他的事蹟卻傳遍了大江南北,留在了山南檢察官們每個人的心中。可能在他的家人眼裡,他沒有離開,他只不過又去援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