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点大男主”们的改编之殇

在网文江湖里不可一世的“大男主”们越来越不能打了。

从《天盛长歌》,到《武动乾坤》《斗破苍穹》,活跃在今年电视剧市场上的“男主”们越来越年轻,但也越来越缺乏生机。

这四部由大热男性向IP改编而成,唯一的“变性剧”《天盛长歌》也是改编自大神级作家天下归元的《凰权》,不仅如此,每部剧背后的制作团队和主演也都大有来头。

《天盛长歌》陈坤、《武动乾坤》杨洋、《斗破苍穹》吴磊,与他们配戏的女演员也都是倪妮、张天爱、林允等口碑和人气值兼具的当红小花。

虽然制作方们在制作水平上卯足了劲儿,可这些剧的成绩却一水儿的不太理想,《三国机密》和《天盛长歌》虽赢得口碑,却未能赚足收视和点击量。而被寄予厚望的《武动乾坤》和《斗破苍穹》,整体表现也只是差强人意。

犀牛娱乐认为,如此命运,其实不是制作之罪,而是改编源头的先天不足。


“起点大男主”们的改编之殇



开挂的“大男主”

才是“大男主”本主?


“大女主”出现后,男性向与女性向剧集的气质被进一步割裂,“大男主”的叫法也随之应运而生,但实际上,现在大多数观众的认知里,对这两种剧集的定义并不清晰,或者说许多观众对“大女主”与“玛丽苏戏”、“大男主”与“杰克苏戏”的认知还是混淆的。

《倾世皇妃》《武媚娘传奇》《花千骨》这类剧整部戏围绕女主角的爱情展开,或者爱情元素的比例碾压其他元素,或者披着其他元素的皮实际在讲爱情,且至少有3个以上男主爱女主的剧,从本质上来说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而是“玛丽苏戏”。

严格定义上的“大女主”里,女主角是整部戏的核心人物,故事围绕这个人物铺开多种元素,一般较多的为成长、谋略、争斗、爱情、亲情等,《艺伎回忆录》《红高粱》(剧版)《大长今》《甄嬛传》这些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大女主”。

同样的,《倚天屠龙记》也属于典型的“杰克苏戏”,而《汉武大帝》《雍正王朝》《琅琊榜》这种才是真正的“大男主”。

此外,男性向与女性的群戏也往往容易被混到“大女主”和“大男主”的行列里,像《欢乐颂》《人民的名义》都是男性向与女性向群戏的代表,它们是从男性或者女性的视角讲故事,但故事却不是围绕某一个人展开,剧情递进也不是由某个人的成长决定。

从这个角度来说,《军师联盟》《白夜追凶》以及《三国机密》《天盛长歌》比起“大男主”更偏向男性向群戏,主角虽然形象鲜明,但刻画的都是群像,而且部分的“成长性”也是丢失的。

而《武动乾坤》 《斗破苍穹 》这两部改编“起点大IP”(以男主角逆袭开挂升级为主流)的武侠玄幻剧才是“大男主”本主。

这两部剧都主打个人主义,以“林动”和“萧炎”为核心,宏大的世界观、故事地图的转变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都只服务于他们一人,剧中的谋略、争斗、爱情、亲情等元素,也都随着他们的成长不断铺展、深入。


“起点大男主”们的改编之殇



只不过,这两部肩扛推动“大男主”崛起和玄幻修真IP影视化双重重任的“大男主”,现今的交出成绩却不理想。不仅如此,虽有杨洋、吴磊高流量“鲜肉”坐镇,但依旧并未能吸引大量女观众驻足。

高流量鲜肉坐镇

“大男主”为何没有女性缘?


从百度指数的人物画像来看,《武动乾坤》的人物画像里男性74%,女性26%,《斗破苍穹》男性70%,女性30%,男女比例差距悬殊,而且从豆瓣、微博等社交平台以及弹幕的观众评论来看,这些女性观众里以男主的女粉居多,真正“自来水”的女性观众数量有限。


“起点大男主”们的改编之殇



那么导致这两部“鲜肉”坐镇的“大男主”剧女性缘不佳的原因是什么?

以往的玄幻男性向IP为了“讨好”女观众,改编时往往都会给故事变一变性,爱情为主,顺便打怪,《仙剑奇侠传》和《古剑奇谭》都是借这招才成功的典范。但在《诛仙青云志》后这种操作就不灵了,《择天记》《古剑奇谭2》也相继扑街。

《武动乾坤》和《斗破苍穹》似乎都放弃了这种操作,开始另辟蹊径,试图用极致的荷尔蒙力量撞破两性审美壁垒,赢得女性观众的青睐。

不管是《武动乾坤》还是《斗破苍穹》,画面、动作、构图、色彩、剪辑、铺陈等专业层面的展现都是“一硬到底”,专注描摹武斗本身,不为表演帅气,也不为表达暧昧。

造型上,杨洋和吴磊也全然没有《择天记》里鹿晗饰演的陈长生那般造型绝美,都是怎么粗旷怎么来,其他角色也都是一水儿的“直男审美”,而仙气飘飘、美轮美奂的场景设计也全然不存在,这让九亿自带少女心的女观众如何接受?


“起点大男主”们的改编之殇



不仅如此,这种男性荷尔蒙的进阶也带动了男主情感的进阶,使得这两部“大男主”都有了一定“杰克苏”的味道。林动和萧炎一边打怪升级,一边收获沿途女性的爱,但女观众对一味深情不讲逻辑的“恋爱脑”设定不买账,却并不意味她们会认同男主的三心二意,更何况是“返祖式”的二女共侍一夫。


“起点大男主”们的改编之殇



而女性角色也在男性价值观的主导下被捏成了他们幻想的模样。《武动乾坤》里林动的两位妻子应欢欢和绫清竹,一个红衫娇俏,一个青衣大气;《斗破苍穹》里萧炎的两位妻子萧薰儿和美杜莎,也是一个清纯无暇,一个冷艳绝美。

红玫瑰与白月光、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的故事满足了男性的幻想,却和新时代年轻女性的价值观背道而驰。


“起点大男主”们的改编之殇



浓郁的男权色彩和杰克苏元素的注入,让这类“大男主”女性缘不佳,但责任不在导演,也不在演员,而是这类玄幻修真IP本身的“男性荷尔蒙气质”。

《武动乾坤》和《斗破苍穹》的原著里男主就是有两个老婆,而唐家三少的《冰火魔厨》《琴帝》《生肖守护神》《天珠变》以及《狂神》里,男主至少有3个老婆,最多达8个,比韦小宝还能娶。

所以,这类男频IP改编如果无法在彰显“男性荷尔蒙气质”的同时兼顾女性观众价值观,那他们的播出就不仅仅是对“大女主”的“宣战”了。

实际上,这两者往往无法两全,而“大男主”与“大女主”的对战也似乎并未赢过,哪怕在“大女主”式微的声音不绝于耳的今年。

式微的“大女主”收获了“直男爱”


在《如懿传》播出受阻,《曹操》《大主宰》陆续官宣后,“风水轮流转”,“大男主”当家的声音在今年的电视剧市场甚嚣尘上。

但实际上与往常一样也只是吹吹风,真正搅得动舆论并扛起流量的还是《扶摇》《延禧攻略》《如懿传》等女人戏。


“起点大男主”们的改编之殇



不仅如此,《延禧攻略》《如懿传》这类宫斗剧还收获了不少“直男爱”,富察皇后跳楼和傅恒战死的两集,抖音上出现了大波的男性观众泣不成声的短视频。而且,林俊杰、朱星杰等男明星也都是“延禧”粉,就连“直男扛把子”非常酷的歌手信都在zqsg的追《延禧攻略》,边哭边追的他还催没看的粉丝“立马去看”。


“起点大男主”们的改编之殇



那么这些男性观众为什么会“倒戈”女性剧,而不是去为《武动乾坤》和《斗破苍穹》这类能满足他们男性荷尔蒙想象的“大男主”剧吆喝?

问题主要还在原著身上,除了澎湃的男性荷尔蒙,复杂的设定与简单的情节形成互补,也是《斗破苍穹》这类网文能拥有广泛男性受众的一大主因。

但这样的模式显然不适合影视剧,可如果想在里面填充和加强情节,必然要大刀阔斧地删改调整,并放缓节奏,但这不仅会使打怪升级的爽点被弱化,也会使每个爽点的间距被拉长。正因如此,既不爽又不“还原”的《斗破苍穹》,才会收到大量原著粉的差评。

但最致命的是即使做了调整,但为了保证故事的大方向不变,女性观众最期待看到的极致情感线也无法细腻地铺展。

而且,如果改编时延续了男主一路升级最终问鼎的故事大方向,就意味着男主的成长线还是要靠能力升级支撑,人物形象扁平和故事价值观单一的问题也同样无法解决,对热爱《军师联盟》这类强情节、强节奏的男性观众而言,故事就显得有些低幼化,不对胃口。

两方都不讨喜,《斗破苍穹》这类“大男主”才会在市场上表现平平。

此外,这与观众的长期审美习惯也有一定的原因。

在“大女主”未流行之前,国内的电视剧市场就一直被《还珠格格》《一帘幽梦》《媳妇的美好时代》《回家的诱惑》等女人戏包围,在这些剧的长期熏陶下,观众的审美习惯早就养成。

正因如此,《斗破苍穹》这类被纯粹男性语言包裹的年轻化“大男主”才会难在观众心中立足,而看似式微的“大女主”却依旧生机无限。

实际上,比起影视剧市场,这类男频IP更适合对接游戏市场,因为游戏的原理和男频网文一样,重在营造打怪升级的爽点。

但为了实现盈利最大化,制作方们往往都选择掩耳盗铃,继续前仆后继地对它们进行影视化,天蚕土豆的另一部玄幻小说《大主宰》已经开拍,唐家三少的《斗罗大陆》也被爆将由新丽出品,杨振宇执导。


“起点大男主”们的改编之殇



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犀牛君还是期望这些男频玄幻IP能够成功,为电视剧市场添些不同的颜色,但要让脚适应不适合的鞋,必然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即便脚适应了,穿鞋的人也未必会满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