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恒找椅凳

恒恒找椅凳

下午吃加餐时,恒恒一副没睡醒的样子,洗完手来到餐桌旁自己的位置上,眼睛看也不看就直接用手摸自己的椅子凳,摸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自己的椅凳不见了。他一脸茫然,似乎在说:“恒恒椅凳呢?”

接着他蹲下来看桌子底下,看了好半天,确定桌子底下也没有,再次露出茫然的表情。

突然间,他从桌子底下看到对面豆豆的椅凳。豆豆没来。恒恒兴奋地说:“恒恒椅凳!”立刻站起来跑向对面,准备拿椅凳。

豆豆的椅凳上洒了一点果汁,老师正在擦。恒恒兴奋地跑过来,手指着椅凳对老师说:“恒恒椅凳!”老师告诉恒恒:“这个椅凳还没擦干呢,还不能坐。”恒恒再次显出茫然的表情。

正在这时,恒恒似乎想起来了什么,立刻跑去卫生间。原来他记得放在卫生间搭衣服的小椅凳。正要拿时,听见老师说:“恒恒,椅凳干了,你可以用了。”恒恒兴奋地跑回来说:“恒恒椅凳,恒恒椅凳。”然后吃力地把它搬到自己的位置上,吃起了加餐。

恒恒找椅凳

小知识:

“恒恒椅凳”是一个儿童式的电报语,意思是“恒恒坐的位置上的椅凳。”电报语是儿童语言的特征。

恒恒的位置和这个位置上的椅凳已经成为恒恒的秩序。这么小他就能努力恢复这个秩序,这对成人来说很平常很简单,但对儿童来说,它是儿童处于放松状态和正常状态时才能出现的景象。

在孩子1岁多时,寻求秩序就是孩子生命中的自然需求。刚开始是作为物质形态的位置—衣服要穿在身上,垃圾要扔进垃圾桶里,讲故事要坐在一个地方等,必须将一物放在应该放的位置,来形成儿童最基本和最初的秩序感。逐渐就开始感知到关系中的位置和秩序......乃至更深入。发展到这一步深刻地影响孩子未来的命运。

恒恒找椅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