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人一生要经历这样几个阶段

本文介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关于人发展的心理发展观。

埃里克森是美国的精神分析医生,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声望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师从于弗洛伊德的女儿。

与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考虑到了生物学的影响,也考虑到了文化和社会因素。他把人的一生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的发展任务。

第一阶段 0-2岁 婴儿期

婴儿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婴儿从生理需要的满足中,感受到了安全,于是对其周围环境产生一种信任感,反之,婴儿便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 2-4岁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是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这时儿童除了养成适宜的大小便习惯之外,已满足于停留在狭窄的空间之内,而渴望探索新的世界。

这个阶段发展任务的解决,对于个人今后对社会组织和社会理想的态度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未来秩序和法制生活作好了准备。

第三阶段 4-7岁 学前期或游戏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弗洛伊德认为这个时期是产生恋母情结的时期,对此埃里克森有不同的看法。

本阶段也叫游戏期,游戏在解决各种矛盾中体现重要的作用。个人未来在社会中所能取得工作上经济上的成就,都与儿童在本阶段主动性发展的程度有关。

第四阶段 7-12岁 学龄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

学龄期儿童的活动范围从家庭转移到了学校等。许多人将来对学习和工作的态度和习惯都可溯源于本阶段的勤奋感。

第五阶段 12-18岁 青年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的实现。

第六阶段 18-25岁 成年早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

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第七阶段 26-50岁 成年中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

这时男女建立家庭,他们的兴趣扩展到下一代。这里的繁殖主要指关心建立和指导下一代成长的需要,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会倒退到一种假亲密的需要,沉浸于自己的天地之中,只一心专注自己而产生停滞感。

第八阶段 50岁直至死亡 成年晚期(老年期)

本阶段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而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这时人生进入最后阶段,如果对自己的一生周期获得了最充分的满足,则产生一种完善感,这种完善感qnrtg种长期锻炼出来的智慧感和人生哲学,一个人达不到这一感觉,就不免恐惧死亡,觉得人生短促,对人生感到厌倦和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