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高鐵霸座男」後,又現「霸座女」,公共道德誰來監督?

社會公共道德是指社會全體公民普遍許可、遵循的道德準則,這種道德並沒有許多強制性的法律來約束,而是人們心中約定俗成的共識。

“高鐵霸座男”的事情剛剛平息不久,“高鐵霸座女”又再次引爆網絡,並引起網友的廣泛關注和議論。

事情的原委是某位女性在乘坐高鐵時坐在了本不屬於自己的靠窗位置,當列車工作人員前來交涉時,該女性還強詞奪理,並不重視工作人員的交涉。

最近幾天,有關社會公德的問題頻發,那麼,我們不禁要問,社會公共道德誰來監督呢?

繼“高鐵霸座男”後,又現“霸座女”,公共道德誰來監督?

古人們的經驗

說起道德這個詞,中國的古人們可是頗有心得,在中國古代,自從儒家思想佔據思想領域的主導地位時,修身養德則成為古代君子最重要的事,雖然在中國古代有頗多的不平等,但是古人們是極其重視儒家禮節與社會公德的。

在古代的儒學家們看來,做人既要“獨善其身”,又要“兼善天下”,個人的道德一定要指向國家,那麼怎樣才能將個人的道德指向國家與社會呢?

繼“高鐵霸座男”後,又現“霸座女”,公共道德誰來監督?

據古人的經驗來看現在的話,由於當代教育的缺失,中國如今的應試教育過於強調成績,而忽略了對道德的教育,比如,前段時間的“高鐵霸座男”居然是在讀博士,高學歷並沒有為他帶來高素質。

中國近代,梁啟超率先提出近代意義上的社會公德,梁啟超認為要將“倫理之德”與“德行之德”相統一,倫理之德是儒家文化中內含的本質,而“德行之德”則是現代人所缺乏的。

繼“高鐵霸座男”後,又現“霸座女”,公共道德誰來監督?

西方人怎麼做?

對於近代社會公德建設,西方人無疑走到世界的前列,近代文明的率先出現與發展使得西方人處理社會公德更有經驗。

西方人更重視公德與私德相分離,即在公共社會中要排除私人倫理關係,一切要按規矩辦事,而且西方人認為,無論你個人的學識是高還是低,在公共社會中都要遵守秩序,不得妨礙他人的正常權利。

中西方對於公共道德的理解是有一些歷史原因造成的差異的,但是在當代社會中,西方人會用教育、法律來維持社會公德。

繼“高鐵霸座男”後,又現“霸座女”,公共道德誰來監督?

例如,在很多德國的列車上 ,德國人有相關法規規定,如果有人逃票會進行罰款,甚至將這些逃票記錄納入個人誠信檔案之中,會對自己的一生造成影響。

歐洲國家格外重視對社會公德的建設,他們還會推行一系列的教育行動,在德國的幼兒教育中,“維護自己及周邊的衛生”是幼兒教育中的一項重要規定。

他們還會推行一系列的實踐教育,比如組織年輕人參加社會性的公共服務之中,歐美國家雖然奉行“個人英雄拯救主義”,但是他們也熱衷於將個人主義輻射到社會之中。

繼“高鐵霸座男”後,又現“霸座女”,公共道德誰來監督?

我們應該怎麼做?

1.教育是根本之道

對於當代教育來說,中國目前更重視“應試教育”,而忽略了對個人道德的培養,每個人缺失一點道德,匯聚到社會,就是社會公共公德的缺失。

當今的教育有必要加強社會公共道德教育,甚至可以將社會公德教育納入學生的必修課之中,教育是一項長遠的佈局活動,並沒有立竿見影的成效,但是也應該長遠的堅持下去。

繼“高鐵霸座男”後,又現“霸座女”,公共道德誰來監督?

2.賦予執法者應有的權限

在一系列的“霸座”事件中,我們往往可以看到一旁有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規勸,也就是“講道理”,講來講去,也沒有更多實質的結果,霸座者仍然穩若泰山。

很多霸座者的內心往往會有“你能將我怎樣”的想法,內心並不畏懼相關的執法及工作人員,若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允許相關人員用強制性的措施維護公共秩序的話,或許就沒有如此多猖獗的“霸座者”。

繼“高鐵霸座男”後,又現“霸座女”,公共道德誰來監督?

3.法律法規與個人徵信體系的建設

法律體系還需完善,有人違背了社會公德帶來的結果就是對他人的合法權利造成影響,雖然社會公德很難用法律來維持,但是一旦有人對他人的合法權利造成威脅時,法律也就不得不出手了。

“霸座”怎麼處理?禁坐高鐵6個月?也許這些處罰不足以讓某些人心生畏懼,但是如果將相應事宜納入個人徵信體系,如果乘坐高鐵、飛機、輪渡甚至買房、找工作都受影響時,或許也就不會有人敢繼續“霸座”了。

繼“高鐵霸座男”後,又現“霸座女”,公共道德誰來監督?

總而言之,社會公德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當大家出門在外時,誰不想看到有序的公共活動呢?公共道德的監督者是我們每一個人,只要每個人更加的守序,每個人的努力累計起來,整個社會才會更加美好。

劉立夫 孫哲 《論中國傳統的公德精神》

龐凌霄 《中外社會公德建設的比較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