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殘志堅奔富路王勇平肖銳熊超

近年來,江口縣堅持以脫貧攻堅整縣退出為目標,深入實施大扶貧戰略行動,按照“以創業促就業,以創業就業促進殘疾人同步小康”的工作思路,大力推進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向弱勢群體延伸,確保小康路上不讓一戶一人掉隊。

艾志成:寸心跬步丈量人生

艾志成是民和鎮河壩村頗有名氣的護林員,小時候因左腿肌肉萎縮落下殘疾。多年來,他轉戰山裡山外,涉足多個行業領域,用自己的寸心跬步丈量出永不服輸的勵志人生。

1987年,19歲的艾志成與他人合夥,買了一臺電影放映機,走村串寨當起了放映員。1989年,在國家退耕還林、植樹造林政策的感召之下,艾志成放棄了東奔西跑的生活,安心做起了護林員,兩年時間植樹造林1500多畝。

2001年,因機構改革等原因,縣林業局暫停發放部分護林員每月200元的護林工資,但艾志成在沒有工資收入的情況下,依然堅持著護林員的使命,時間持續到2005年,家裡揭不開鍋的艾志成無奈放棄護林工作,到浙江溫州一家鎖廠打工,每月工資1200元,足以維持生計。

固定時間上班、吃飯、睡覺的打工生活並未讓艾志成感到安生,樹林遭到破壞的消息更是擊中了他心中的痛,3個月後,艾志成回到河壩,繼續當起了義務護林員,並通過種青蒿、西瓜撐起一個家,護住一片林。

2009年,艾志成發揮專長,在村裡辦起了苗圃基地50畝,到2012年實現淨收入16萬元。

一枝獨秀不是春。艾志成決定用自己的能力和技術帶動周邊群眾,扶持當地貧困殘疾人共同致富。截至目前,苗圃基地發展到600多畝,實現年產值40多萬元,解決就業崗位36個,其中帶動殘疾人就業12人。2016年,艾志成終於感動同村姑娘,完成了自己的終身大事。

張松:挺直腰板開啟致富之門

“畢業回來後,就想到縣城裡去找份事情。但公司方面對於身高和外貌有要求,是我又達不到,加上因為我是殘疾人,多少有一些受歧視,入職就沒有成功。”說起自己的經歷,張松格外顯得自卑和無奈。

張松是太平鎮快場村人,因童年落下終身殘疾,也正是這個原因,每每求職都被拒之門外。幾次求職、自主創業失敗之後,張松陷入了迷茫,也產生了消極情緒。2015年,生活一度捉襟見肘的張松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其實張松的學歷不低,畜牧業中專畢業,身上還有一技之長,只是一些客觀因素,無法發揮自己的專長。”快場村第一書記張新華瞭解情況後,通過交心談心幫助張松振作精神,謀劃產業發展、尋找脫貧門路。

當獸醫不行,就改行學習電器維修。在村兩委的幫助下,張松到同村老鄉的一家電器維修店進行了3個月的學習,學成後回村當起了赤腳維修員,幾乎“承包”了太平鎮快場村、凱文村、梵淨山村等片區的電器維修工作。

依託電商扶貧惠民政策,快場村、凱文村農村淘寶還處於空白,結合張松懂電腦、會維修,第一書記張新華就鼓勵張鬆開起了農村淘寶店,從事代買代賣工作,方便了群眾也增加了自己的收入。

快場村集體經濟中蜂養殖項目啟動後,張新華第一時間找到張松,決定帶領他一起發展,通過資金和勞動入股等方式參與分紅,並手把手教授養殖、採蜜等技術。

短短一年時間,在村兩委和第一書記的幫助下,張鬆通過電器維修、農村淘寶、養蜂入股等方式走上了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年收入突破3萬元,摘掉了貧困戶帽子。

王通發:脫貧致富不忘反哺桑梓

走進雙江街道齊心村軍屯組,一塊“高產小龍蝦”的廣告牌格外引人注目,這裡便是江口志強龍蝦養殖基地,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它的創始人王通發是一位殘疾人。

多年前,一場意外奪去了王通發的雙手,但他的心態極好,從來沒有把自己當成殘廢人。“他能說會道、身殘志堅,在生活中完全能夠自理,比正常人還能幹,談起他村裡的人都很佩服。”齊心村副支書王武政這樣介紹。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王通發萌生了養殖龍蝦的念頭,可他知道,養蝦是一門技術活,可不是說幹就能幹得好的。作為“門外漢”,在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王通發先後5次赴武漢等地學習考察。逐步瞭解小龍蝦的養殖環境、市場前景、技術支撐、風險評估等,備足了“功課”。

依託武漢市裕農水產養殖有限公司,由該公司提供相應的技術、種苗和銷售渠道,於2016年,與同村的王武政、王道發等人一起,集資80萬元,建成小龍蝦標準養殖基地25畝,投入蝦苗2批共計4500斤。

今年6月,該基地首批小龍蝦出產,實現利潤11萬餘元。這讓周邊群眾有些“眼紅”,王通發也主動對養殖基地進行改制,成立志強農業養殖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村集體+農戶”模式,吸納9戶精準扶貧戶和6名殘疾人入股分紅,解決就業崗位5個,可實現戶均年增收2萬元。

“能有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支持,我致富了可不能忘恩,還得帶著大家夥兒一起過上好日子。”王通發如是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