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邬先生为什么从田文镜处离开时说“再不走就来不及了”?他在怕什么?

ignore24145022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和自己的大脑有关外,身边的参谋和智囊是最分不开的,古今中外皆如此。


四阿哥能在残酷且激烈的皇子夺嫡中胜出成为雍正皇帝,两个人起了最关键的作用,一个是掌握兵权的十三阿哥、另一个是精通帝王心术的瘸腿智囊邬思道邬先生。


可以这么说,四阿哥成功坐上皇位的每一步都是邬先生的精心策划。当四阿哥成了雍正皇帝时,他连夜赶回府邸,他要“处理”一批家奴和身边的人,因为这些人太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底细太多,做为一朝皇帝,怎能让这些不安伴随自己呢。

邬思道何许人也,他深知这里边的玄机,他明白雍正在立足未稳时不会杀掉他,因为还需要他为巩固皇权的斗争而继续出谋划策。但是,现在他面对的是皇上,再也不是那个言听计从的四阿哥了,就是皇上没有杀他的意思,但迟早也会毁在复杂的权力斗争中,况且皇帝要是听信了谗言,他的生死也是瞬息之间的事儿,最关键的是他知道皇帝之前的事情太多了,而且雍正不会给他太多的自由,因为雍正太在乎邬思道的智谋了。这些,都是邬先生随时都可以丧命的定时炸弹。


伴君如伴虎,还是走为上策。当然,他逃不出皇帝的掌控,所以,为了表明自己对权力没兴趣,他后来给皇帝提出申请,一呢是说自己是个瘸腿的残废人,在朝里做官会影响皇帝的形象;二呢是说自己无心当官,就想隐归,当然,是半隐,只让皇帝知道他在哪儿,这样的话能随叫随到,随时再为皇帝鞍前马后。

邬思道到底是高人,就凭这两点,雍正还真就放过了他。


铲史倌


晁错工于谋国,拙于谋身,而邬思道既能谋国又能谋身。



邬先生在《雍正王朝》可谓是智慧的化身,他深谙帝王之道,对康熙的心思和朝廷政局拿捏得非常准。(在电视剧中)可以说,没有邬思道就没有雍正的皇位。

邬思道一展平生抱负,助雍正登上皇位,在一般人看来,邬思道立下大功,等待的应该是封侯拜爵,享受荣华富贵。

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历来是“外儒内法”,表面上是仁义道德,实际上就是赤裸裸的萝卜大棒,是勾心斗角,是利益交换,按韦小宝的妓院哲学,皇宫就是一所更大的妓院,皇宫政治逻辑也是妓院逻辑,更肮脏的妓院没什么两样,唯一的区别是妓院的肮脏是公开的,皇宫政治的肮脏是隐藏的。

肮脏的政治的牛粪上插一朵花,这一朵花就是给老百姓看的,而邬思道看到的牛粪,不是鲜花,这样邬思道的处境就危险了,雍正怕他揭露自己见不得人的事。

实际上,在《雍正王朝》中,邬思道和雍正在潜邸的会晤和秘谋大多是在黑暗的灯光下进行的,这是导演给观众的一种暗示,他们俩商议的事,大都是见不得的人事。



邬思道为了安排自己的后半生,他是煞费苦心,首先是坚决辞官,不做雍正的官,因为做了雍正的官,就等于在雍正脚下埋个地雷,雍正肯定是欲除之而后快。

其次是处身在雍正的视线之内,打消雍正的怀疑,毕竟雍正皇帝的疑心重也是公认,离开了雍正的视线,就会彻底激怒他,雍正是个恩怨分明的人,也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因此邬思道先是在雍正的宠臣李卫那,后有在田文静那,一直没有离开雍正的视线。

最后,也是关键的时刻,邬思道故意向田文静要8000两幕酬,激怒田文静,自己则名正言顺的逃离田文静,逃离雍正。

雍正见到田文静后,提到了邬思道,足以说明雍正对邬思道的情况非常关心,而且对邬思道的行踪也有一定了解,毫无疑问邬思道和雍正一直在隐形的谈判,隐形斗争,隐形妥协,经过多年,多轮的试探,此时的雍正既没有放松对邬思道的警惕,也能理解邬思道的苦心和处境,对邬思道全隐在“可于不可之间”,所以才没有派人追邬思道。



邬思道极其擅长帝王心术,对雍正的心思也是非常了解,因此在多年的试探,多年表露心迹的同时,邬思道感觉时机成熟,决定突然远走高飞,彻底离开雍正的视线,优哉游哉过着下半生。


我是一个小书虫


邬思道毅然放弃8000两银子的年薪,选择远遁,其实是害怕和雍正见面。

然而田文镜并不知道雍正登基前和邬思道的关系,他以为邬思道是恃才傲物,想以辞职为要挟,故意抬高身价,借机要求加薪。

这让田文镜非常恼火,他认为8000两的聘银已经不低,所以坚决不松口、不同意。

邬思道有苦难言,这一波鸡同鸭讲,情急之下才会说出“再不走就来不及了”的话,让田文镜以为他已经找到了一个新的雇主,心伤之下才松了口,其实也只是试探邬思道。

哪想邬思道真的走了,这让田文镜目瞪口呆。

那么邬思道为什么会害怕和雍正见面?为什么会火急火燎的离开?这一切都是因为邬思道已经看穿了帝王之术,“共患难易,共享乐难”!

作为一个有“诸葛匡扶社稷之才”的落魄文人,邬思道这一生的功绩,也是他最得意的地方,就是协助胤禛在“九子夺嫡”中胜出。

然而政治是血腥的,太多的阴暗见不得阳光。胤禛在夺嫡的路上也有很多不光彩的地方,而这一切只有他邬思道最清楚。

所以当高福被下套死后,邬思道突然明白一个道理,老四胤禛表面人畜无害,但骨子里流淌的依然是政治家的铁血,帝王之术是他天生的技能。

正因为如此,胤禛登基为帝后,邬思道知道,自己必须远离朝廷,不能奢望再得到来自胤禛的任何赏赐。

四爷是四爷,皇帝是皇帝,同一个人,身份的转换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就不一样了。


但要完全脱离胤禛的视线何谈容易,所以邬思道只能选择“中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隐隐于市”,所以他选择了田文镜,重操起了师爷的旧职业。

也许,有人会说邬思道可惜了,一位有着宰相之才的人居然龟缩在一位巡抚的背后做着师爷,但只有他自己明白,他是躲在阴暗处的人,胤禛不杀他,那还是念着某些人情。

而他选择田文镜,就是要告诉胤禛,自己不再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自己也守口如瓶(田文镜并不清楚邬思道和胤禛的关系),但自己也关心“摊丁入亩”和“官差一体纳粮”的国策,关心大清国的黎民百姓。

但他邬思道不能和胤禛见面。

既然选择了“中隐”,希望活着,但他始终是胤禛心中的一根刺,杀与不杀,全在胤禛的一念之间。

为了不触犯胤禛,为了不引起见面的尴尬,为了保持胤禛的光辉形象,邬思道必须远遁,越远越好。

而这一切,正是邬思道宁愿放弃8000两银子,也要走的根本。

毕竟,命没了,再多的银子也是惘然!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江东汪郎


邬思道在河南巡抚田文静处的年薪是八千两,这本身就是没打算长久在田文静处干下去,自己又不好按照现在的话说“辞职”,瓢泼大雨下个没完,为何邬思道顶着雨也要马上离开,而且越快越好,临走时候还留下一句:再不走来不及了!



【邬思道踏入雍亲王府那一刻】

邬思道看似神秘但并不复杂,起先是闹贡院的落魄举人,蹲了十年大狱好与皇四阿哥胤禛邂逅来到了雍亲王府名义是西席,实质就是那时候四阿哥的幕僚。

满腔热血的邬思道在帮助雍正登顶皇帝位置前是一心一意想利用自己这个残疾之身在后半生发挥余热,如果一旦四阿哥胤禛登上了皇帝位置也不妄活了一回。

可是对四阿哥胤禛成功的那一刻,邬思道才明白自己已经成为“难题”并且是一位可怕的人。



【雍正帝关注着邬思道行踪】

雍正皇帝登基后,邬思道要想活命只有面临三个选择:

一、马上在雍正皇帝面前消失,而且还要装聋作哑,就当自己从来没有在雍亲王府出现过。

二、邬思道消失可以,但不能脱离雍正皇帝视线,所以邬思道发米。发明了一个“半隐”以自保。

三、出力不能出名,比如帮助李卫识字、帮助田文静推行新政出招、帮助年羹尧寻找叛军等等。
【李卫向雍正汇报邬思道行踪】

在雍正帝登基的那天晚上,是邬思道自己选择去李卫处,名义是帮助李卫提高文化,解决难题,实质上是自缚寻找生存之道,邬思道的这个去处选择的好,正对雍正帝的心思,选别处恐怕不行,因为在雍正眼里李卫可靠。

当田文静去河南为雍正皇帝推行新政的时候,河南出现了动荡,读书人罢考,士绅土豪闹事,这些被一位初次当巡抚的田文静搞的焦头乱额,苦不堪言。

雍正皇帝暗示李卫把邬思道推荐给田文静,帮助田文静在河南立足,李卫领会了雍正皇帝的意思!

【雍正皇帝暗示李卫这么办】

李卫按照雍正帝的意思马上照办,可以邬思道的为人处世是不会与田文静相处太久的,所以借整治山西巡抚诺敏亏空欺诈一案给田文静出招就谈好了“工钱”,年薪是八千两银子的薪水,田文静竟然同意了,原因是邬思道对诺敏欺骗案给田文静出一招就制胜。

邬思道在河南帮助田文静的一举一动是逃不过雍正皇帝的眼睛。可邬思道与田文静谈的工钱让田文静吃不消了,一年八千两银子薪水,田文静一年多薪水不过几百两,田文静扛不住了。

可田文静哪知道这就是邬思道留下的脱身之道,邬思道不想在这位呆板田文静处一直干下去。
【你这条大鱼我养不活了】

夏季的连雨天,河南的黄河泛滥让田文静措手不及。可据邬思道分析雍正皇帝就在这几日到河南,雍正帝的套路邬思道岂能不知!

既然雍正帝要来河南,邬思道必须尽快脱身,离开这是非之地。

(一)如果不脱身与雍正皇帝见了面雍正帝对邬思道如何称呼,他们是如何认识的,田文静不知道。

(二)雍正帝一定来河南了,说到就到,再不走真的来不及了,与雍正帝见面是及其危险的,邬思道想在雍正面前永远消失。

(三)脱身的理由就是田文静不讲信用,拖欠工钱,理由充分。

【邬思道又一次脱离险境】

邬思道属于泥鳅鱼的,溜了!不过从雍正皇帝的只言片语中田文静似乎明白点其中的“奥妙”,明白了邬思道并非等闲人物。

田文静更是明白邬思道是一个宝贝旮瘩,这么好的“靠山”放走了,田文静是后悔不迭,没用了,机会是给有魄力的人准备的,田文静这个池子真养不了这条大鱼。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第188期总268期)


日尧居k古史




有这么一句歌词叫相见不如怀念,用它来形容雍正皇帝和邬思道是最合适不过的。

邬思道在田文镜处当师爷俸禄为一年8000两银子,是其他师爷的20倍。虽然其他师爷都有其他灰色收入,总收入不会比邬思道还低,但他们总觉得自己的能力比邬思道强,凭什么拿的比他少。再加上邬思道看不上他们,他们心中自然有气,背后少不了打邬思道的小报告。

这一次田文镜在考虑怎么治水的问题上,和邬思道产生了很大分歧。平心而论,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问题是雍正皇帝马上要来了。

雍正皇帝关于邬思道怎么处理的问题,一直在两可之间,可杀可不杀。

在这个时候,如果两人碰上了,对于邬思道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借口,赶紧溜掉。

既然和田文镜两个人已经产生了矛盾,那就不妨借这个机会昂首离去。



在李卫和田文镜身边做事这么多年,邬思道身上并不差钱。他也非常想回到老家安度晚年,毕竟家中还有不少良田。

然而以雍正皇帝刻薄寡恩的秉性,他非常担心邬思道会把自己见不得光的事透露出去。因此只有当邹思道不脱离他的视野的时候,他才能安心。


当雍正皇帝问田文镜:邬先生安否?田文说他已经被我辞退了。雍正皇帝心中就有点恼怒,他说:以先生的才学,每年80000两银子也是值得。你不愿意收留他,总有人巴不得让他去身边做事。

田文镜隐隐约约就感觉有点不妙了,李卫给田文镜的书信中也是这么说的:如果你和先生有矛盾了,那一定是你的不是。先生的才学总是有地方去的。

不管是李卫,还是雍正皇帝,都不能直说和邬思道之间的关系和住事。但他们都若明若暗的在提示一些什么东西,那就是田文镜做得不对了。



田文镜和邬思道关于治水的思路产生了分歧,田文镜不过是想在尽量少花钱的基础上,把这一年给应付过去,明年的事明年再说。潜台词是说明年可能就调走了,没有打算从根本上来治水。

但邬思道更了解雍正皇帝的心思,劝他秉持一颗正心来做事。田文镜早就对邬思道不耐烦了,两个人的矛盾就此迸发。


当雍正皇帝质疑田文镜的治水方案时,田文镜才发现邬思道的厉害之处,然而一切都晚了。

离开了田文镜的邬思道也明白天下虽大,但他能去的地方并不多。他只有呆在雍正皇帝的亲信身边,才能安全的活下去。

邬思道先到了南京李卫的身边,帮他解决了一些问题。正在这时雍正皇帝给李卫发了密信,让他要到邬思道,并把他送到怡亲王允祥的身边。

不宜重逢就是雍正皇帝和邬思道的命运。两个人既不能相遇也不能离得太远,就像白天和黑夜,好像是相互交替,又好像是毫无关系。


新知传习阁


邬先生助雍正得王位后,因知道太多内幕怕皇帝追杀,为表明心态一直处于半隐,但也必须处于皇帝心腹的监督之下。

他先投于田文镜处,田文镜酷吏一枚,在河南治理的时候虽对百姓有一定好处,在官场上却怨声载道,与邬思道也合不来,而且田文镜并不知邬思道真正投于他处的原因,邬思道再呆下去只能暴露了他与皇帝的关系,因此只能草草离开。后投于李卫处。


阿光49432999


邬思道小说中的来历是落榜生,曾抬着财神大闹贡院,这样的背景,无论如何是上不得台面的,否则雍正就是对康熙的不敬,也是给自己的队伍抹黑,这人物出身已注定是走不上前台的。

再看看邬思道府邸十数年,专心做的事情就是琢磨帝王心术,康熙也算是一代圣皇,心智,权谋,城府都不可以常人度之,甚至不可以一般的皇帝度之,一个从未见过皇帝,从未真正接触过皇帝的人,仅仅靠康熙的书,批文,做事就可把康熙脾气秉性,做事目的摸的一清二楚,甚至比雍正做儿子的都清楚,这种人多可怕?皇帝最重要的是保持神秘感,否则一个人如何斗得过天下文武?从字里行间就可看透康熙,和雍正朝夕相处多年,怎会摸不透雍正?正是想到这些,雍正才有了杀邬思道之心,倘若邬思道真想出仕,那么登基那天他就出不了房门。

最后邬思道也知道,目前雍正皇位不稳,他还多少有点用处,皇帝才有所犹豫。所以不能当官,也不能归隐,因为皇帝也怕邬思道被老八等人所用,只能在雍正的几个亲信手下当差,明里暗里帮雍正补台。等雍正逐渐集权巩固,邬思道也就彻底没用,皇帝对他只剩下忧心,无论害怕他再牵扯到下一代的争储,还是世上有一个能摸透皇帝所有心思,随时可把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都成了必杀之局。所以找到借口,趁雍正还没动手,早早归隐为好。


fallenghostlz


邬思道是雍正继位过程中真正的谋划者,自然对中间的阴谋了如指掌,雍正继位伊始本想除掉他,如周用诚、幸阴。但邬思道在雍王府14年,多有辛劳,用计替太子胤礽偿还40万两白银,抓任伯安,烧”百官行述”等等,雍正不忍杀他,但并没有真正放心让他回家,故安排他原在山西巡抚诺敏处做师爷,诺敏出事后在田文镜处,田文镜处事糙怯,冒攻取圣,只忠于皇上对地方政务处理过于急躁,恶名招住。

这么说吧,在邬思道看来,田文镜是按照皇上的意思做的事,事情是对的,但具体方法简单粗暴、欠考究,甚至是错的,引得怨声载道,邬思道不想成为他的同道中人,可又不敢轻易离去,恰恰此时田文镜因八千两述修银子给不起,耍赖,开销了邬思道,对邬思道来说是个极好的机会,摆脱雍正的监视和不得人心的田文镜,故而越早越好,第二天就赶快离开了,怕夜长梦多。怕雍正有新旨意,又怕田文镜反映过来,后悔。所以说“在不走就来不及了”。

之后,邬思道离开河南巡抚后,并不敢直接回家,而是去两江总督府找李卫报道,邬思道怕的只有雍正,李卫安排邬思道进京,最后仍然回到田文镜处做师爷,终老也没有逃出雍正的监视,只要他感乱说乱写,立即就会处死。对这件事而言,田文镜只是个狱卒而已。


潜水于


邬思道作为一个幕僚,首先就是要保护自己。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老话早就说的透彻,邬思道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邬思道帮助雍正成为正式传位人后,就明白要为自己的命要多操心了。读懂了雍正的想法后,邬思道主动远离君王,去了李卫那里,既能保证自己的脑袋是自己的,又让雍正放心。当雍正要见邬思道,这一见面,接下来可能就是一个死局,是邬思道的死局,聪明人自然要学会和规避远离危险。邬思道的做法自然就理解了,无外乎人之常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