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差别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里有保姆,我们自己都不做,还要小孩子做什么家务?”

“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老人们惯孩子惯的不行,有什么事他们都替孩子干了,哪能让孩子做家务?”

“孩子做事动作太慢,有教他的时间还不如自己做了更利索。孩子上学以后就更没有时间了,他连自己的作业还写不完呢!”

乍一听,觉得这些家长们说得也有道理是不是,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不做家务的孩子,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01

孩子会认为:我只要管我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家人们永远是为我服务的。一旦这种思想在孩子的心中根深蒂固,孩子同时也会丧失做人的一种能力,无法站在已有的经验高度上体会对他人的责任心,包括对父母。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差别

02

由于孩子很少有机会自己动手做什么事情,精细动作的能力没有得到及早的训练,以后在学习的时候会因手眼不协调而出现写作业困难,造成孩子的前庭系统失调。这种学业上的挫折感会强化他们的不自信,导致在许多时候表现得畏首畏尾。

针对有离家远、时间、价格等问题的宝妈们,

开办了父母感统课程学习,

让你回家轻松给孩子做训练,同样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哦。

咨询:15324911906(微信)

03

在家长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有的孩子甚至6岁还由家长喂饭,8岁还不会系鞋带,被养成了很强的依赖性,因为自己的一切都是由家长来安排的,所以很多事情自己都不能独立完成。

其实,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舍得用孩子,“只知道疼爱孩子,不舍得用孩子”已成为当今父母爱孩子的误区。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差别

那么,经常做家务的孩子会怎样呢?

家务活儿是一个不断被重复的过程。孩子刚做的时候,新鲜劲儿肯定十足。但是时间长了,肯定会厌烦。但是,这个重复率高,就会激发孩子动脑筋,想如何减轻家务劳动,大一点的孩子则会想,如何缩短家务劳动的时间。

家务劳动特别考验孩子的耐心、意志力和责任心。这对孩子日后面对十年多的学习,能否坚持下来,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

通过参加家务劳动,可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手眼协调能力、动作组织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有些困难,但是会使孩子变得更加专心仔细。家长以适当的方式对孩子进行组织安排,从而会帮助孩子更有效地处理困境。

通过学习做家务,孩子的生存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了,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主动性。父母不在家,孩子也能照顾好自己。

减轻家长的负担,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肯定,孩子也会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绪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非常有益。

所以让孩子从小做家务,不仅仅是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还可以促进孩子的各项能力的发展。

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的差别

什么时候让孩子开始做家务呢?

4岁左右的孩子有积极参与家务的要求,这个时候家长要抓住这个契机,不能因为觉得孩子小或者做的不好,就剥夺了他们练习的有利时机。这时,家长要耐心的教会孩子逐渐从事各种家务,并在一定程度让孩子长期承担某项任务。

当然,在做家务的时候,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情况,量力而行,更要注意到孩子的安全问题,如开水啊,热油啊,这些都要避开孩子做家务的范围。

最后希望每个宝宝都能成为爸妈的好帮手,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