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广州改革60条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深化改革|广州改革60条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深化改革|广州改革60条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一)深化营商环境综合改革

01.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制定实施持续优化开办企业便利度的意见,设立开办企业“快速通道”,取消企业名称预先核准,实现线下窗口办理“只跑一次”,提高公章刻制效率,推行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压缩发票申领和参保登记时间,开办企业时间压缩至4个工作日以内。在全市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逐步实现所有主体类型、所有登记业务全覆盖、全应用。

02. 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大幅压减审批时间,将政府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环节的评审审批时间压缩至9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控制在50个工作日。精简审批事项,改进审批流程,建立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查相分离审批机制。建立工程建设项目联合评审机制。

03. 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按“能减尽减、能合则合”的原则,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项目全覆盖,提高项目审批效率,提升信息服务水平,降低口岸通关成本,优化监管机制。

04. 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落实纳税人“零跑动”和“最多跑一次”办税事项清单。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一键申报出口退税,实现符合条件的退税申请10日内办结。全面落实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若干措施,下调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和工业用地税额标准,探索实行工业用地使用权弹性出让、先租后让政策,落实降低失业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单位费率政策。

05. 建立完善信用监管体系。

06. 营造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

07. 推动重点区域营商环境改革。加快推进广州开发区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南沙自贸试验区和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设。

(二)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08. 深化机构改革。2019年3月底前基本完成机构改革任务。

09. 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扩大放权强区改革试点范围,推进审批服务标准化,开展跨层级跨部门联合审批,推动不动产登记提速。

10. 全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11.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三)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12. 完善严格保护各类产权制度体系。率先打造闭环无遗漏、每环无短板的产权保护链条。大力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

13.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14.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到2020年国有资本85%以上投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优势产业。加大市属企业之间整合重组力度,到2020年市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市管企业由33户调整到20户左右。

15. 完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四)健全促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

16.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17. 健全污染防治机制。

18. 深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深化改革|广州改革60条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五)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19. 建设“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布局5G通信网络,加快布局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

20. 完善促进专业服务业发展政策措施。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加快发展高端中介服务业。

21. 创新产业园服务管理体制机制。试点工业物业产权按幢、层等固定界限为基本单元分割出让,严控工业用地改变用途,调增优化配套设施比例和容积率,提升开发强度和投资强度。

(六)完善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体制机制

22. 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构建“一区多园、多点支撑、错位发展、共同提升”的发展格局,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

23.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和经费分配、评价成果的机制,放宽科技经费使用门槛,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探索对科研人员实施股权、期权和分红激励,用好省下放的正高级职称评审权。

24. 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探索在广州建设的省实验室建立更为灵活的管理机制。建设广东省新一代通信和网络创新研究院、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省实验室、可燃冰勘查开采先导实验区、中科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25.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26. 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大力吸引海内外顶尖实验室、研究所、高校、跨国公司来穗设立全球领先的科学实验室和研发中心。

(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27. 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机制。推动企业赴港上市,建立动产融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对企业项目建设、生产经营贷款贴息支持。

28. 推进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29. 支持金融开放创新。

放宽银行、证券、保险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和外资金融机构设立限制,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

(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0.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1.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编制村庄规划和村土地利用规划,鼓励承包地连片集中流转,试点“点状供地”,全面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

32.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海珠区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到2020年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33.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开展全域干净整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34. 完善农业农村持续投入机制。

深化改革|广州改革60条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九)加快开放合作体制机制创新

35. 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机制创新。共同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推进粤港澳产学研深度融合。开展穗港澳合作办学创新模式改革试点,积极推动香港科技大学来穗办学。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穗发展的政策措施。

36. 健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体制机制。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争取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在我市设立办事处。

(十)打造南沙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

37. 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系统集成。促进自贸区制度创新向国际规则国际标准转变,建设企业合格假定监管示范区,建立全球报关服务系统,深入推进粤港澳游艇自由行。

(十一)加快外经贸转型升级

38. 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尽快放宽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进一步放宽船舶设计、通用飞机维修等服务业外资准入限制。

39. 培育和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十二)提高城市国际化水平

40. 完善城市外交工作机制。筹建新的国际会议中心,争取承办更多国际性高端会议活动。深化与国际组织合作,设立城市治理创新研究院。

41.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深化改革|广州改革60条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十三)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

42. 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搭建矛盾纠纷网上化解平台。

43. 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智慧新警务创新,打造贯穿虚拟与现实社会的治安防控监测预警和情报引导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公安网+盘查”勤务新模式。建立反恐怖防范工作常态机制,强化网络执法与安全管控。

44. 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

45. 完善城市规划制度。编制面向2035年的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强化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46. 健全城市建设长效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深化地下管网建设管理改革,开展国家老旧小区改造试点。

47. 推动城市管理创新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管理标准化、精细化、品质化水平,加大智慧交通运用,优化潮汐车道,加强违法停车综合治理,2020年中心城区路网交通高峰拥堵指数争取控制在2.25以内。

(十四)推动重大民生领域改革

48. 推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改革。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49.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力争到2020年公办学位数占比达到50%以上。制定营利性民办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50.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落实公立医院经营管理自主权。推进广州地区“互联网+”医院建设,推动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和信息共建共享。适时取消医用耗材加成。

51.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健全完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医养结合。

52. 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53. 建立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深化改革|广州改革60条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十五)推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54.推进党的组织制度建设。

55.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56.深化基层党建制度改革。

(十六)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57.健全党对反腐败工作领导的体制机制。

58.构建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

59.在执纪监督问责中体现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

60.促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

深化改革|广州改革60条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总体要求

深化改革|广州改革60条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深化改革|广州改革60条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牢把握改革开放关键一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对改革集中统一领导不能变,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不能变,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进一步真抓实干、奋发进取,继续保持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和锐气,聚焦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改革攻坚步伐,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高质量发展制度框架,把广州建设成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向世界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起草者说:务实创新 “广州特色”

今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了“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意见》,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起点上推动广州改革再出发,8月14日,广州市召开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加快推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 勇当“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以下简称“广州改革60条”)。

“‘广州改革60条’从广州改革现实需要出发,不仅在改革措施上更加务实,而且在改革思路上突出了改革创新发展的广州特色。”参与文件起草工作的广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称,“广州改革60条”从破解当前制约广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手,共提出了16个重点领域60项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改革举措,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高质量发展制度框架。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取得突破: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全面推进党的制度建设,为勇当“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那么,在这位参与起草者的眼中,“广州改革60条”又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呢?

一是突出政治性。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勇当“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为主线,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部署,针对中央巡视反馈意见中关于改革存在的问题,谋划提出了一批全局性关键性牵引性的重点改革项目,以更好地服务全国全省发展大局。

二是突出创新性。学习借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先进经验做法,在营商环境综合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科技创新领域简政放权改革、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具有创新性突破性的改革举措,力争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改革品牌。

三是突出务实性。在工作要求和制度安排上注重工作实效,明确每项改革的责任单位,建立完善任务推动落实机制,力争使每项改革都能落地。

温馨提示:相关图片来源网络,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请联系我们,我们将支付稿酬或者删除。

深化改革|广州改革60条新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来源丨广州日报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