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双十一的2135亿,60%的买家选择了这样支付

淘宝双十一的2135亿,60%的买家选择了这样支付

今年的双十一正式落下了帷幕,成交额最终定格在2135亿,相比去年涨幅接近3成。不知道列位看官有多少已经由“千手观音”成为了“神雕大侠”?你说为什么还要剩一只手?当然是为了留着刷头条啦。

淘宝双十一的2135亿,60%的买家选择了这样支付

淘宝双十一的2135亿,60%的买家选择了这样支付

书归正转,我们先来看看支付宝官方账号发布的这样一张图片:

淘宝双十一的2135亿,60%的买家选择了这样支付

生物支付、区块链技术、自研数据库,2135亿的背后是无数技术人员的胆战心惊,以及各项技术的不断突破。今天就让我们来谈谈所谓的“生物支付时代”

生物支付时代到来

什么?朕的大秦……亡了?

随着iPhone X的推出,生物支付的概念再一次火了起来。所谓“生物支付”,是指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支付方式。

那么这“生物识别技术”又是什么呢?简单地说,“生物识别技术”就是通过对指纹、人脸、虹膜、静脉等特征的比对,对人的身份进行识别。除了大家熟知的指纹外,这些技术看起来似乎都是近些年才突然“出现”的,而即使是指纹识别,用于支付也是近几年才进入人们的视野中的。不过,任何技术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如果追溯这些技术的源头,也许你就要大吃一惊了。

淘宝双十一的2135亿,60%的买家选择了这样支付

大家最熟悉的指纹识别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将“手迹”,也就是掌纹作为侦破刑事案件的一项手段了,到了唐宋时期,用指纹画押已经成为了像吃饭喝水一样理所当然的事。1892年,英国学者高尔顿的《指纹学》,提出了三个论点:1.指纹终生不变;2.指纹可识别;3.指纹可分类。

这一理论是指纹自动识别的前提

不过,由于“计算机科学之父”图灵和“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这两位老兄出生太晚(没错,都怪他们两个),所以直到20世纪下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自动识别指纹这项技术才得以实现。

1998年,西门子做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指纹识别手机,这时的指纹识别还是“刮刮乐”形式的(“刮擦式”指纹识别),用户体验嘛,谁用谁知道。所以啊,第一款“按压式”指纹识别手机iPhone 5s便一下子脱颖而出了。

目前的生物支付方式中,指纹支付无疑是最为成熟的一项技术。

淘宝双十一的2135亿,60%的买家选择了这样支付

当下最火爆的人脸识别技术

人脸识别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这项技术多年来一直没有太显著的进展,直到近些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才达到了可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程度。iPhone X推出后,由于极具话题性,人脸识别突然“火”了起来。不过,目前这项技术的准确度还是比较低的,一些造假手段不提,有一类人,堪称人脸识别技术的克星。

没错,就是同卵双生的双胞胎。“同卵双生”双胞胎是由同一枚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两个人的DNA是相同的。当然,这是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实际上两人的基因还是有差异的。

由于生长发育时环境的不同,以及基因突变的客观存在,同卵双生双胞胎的指纹等生物特征其实是有区别的,不过,指纹、虹膜等特征的差异性较人脸而言更为突出。

目前的人脸识别尚无法分辨出这种极细微的区别(当然,对于同卵双胞胎而言,人的肉眼同样无法识别)

当然,人脸识别在安防、公司考勤等方面都拥有其他方式所不具备的显著优势

淘宝双十一的2135亿,60%的买家选择了这样支付

最具科幻感的虹膜识别

还记得那些年看过的好莱坞大片吗?得益于大片的宣传,这种生物识别方式可谓是逼格最高的一种了。虹膜特征用于个人身份鉴别是1987年两个眼科专家提出的。而自1993年英国剑桥大学的John Daugman 博士提出虹膜识别算法,这项技术已经经历了二十余个年头了,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相对成熟、可用于商用的方案和设备。

不过,要将虹膜识别技术大规模地用于移动支付,可能为时尚早:目前的虹膜识别与指纹、人脸识别相比成本更高,用户体验却更差,对于移动终端厂商来说,也许就只有三星这样头铁的公司才会显得“兴致勃勃”。

目前三星在它的多款旗舰机上配备了虹膜识别技术,不过实际体验嘛,就像三星手机的UI一样,让人不得不感叹,三星实在是一个“纯硬件”公司啊。

淘宝双十一的2135亿,60%的买家选择了这样支付

“新秀”静脉识别

咦?好像混进了什么奇怪的东西……

静脉识别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绝对是生物识别中的“后起之秀”了。为什么静脉能够作为识别人身份的依据呢(主要是手掌或手指中的静脉,目前的发展趋势是“指静脉识别”)?医学研究表明,人的手指静脉分布极不规律(没错,就是这么随便,DNA都阻止不了它们恣意生长的心),即使是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也有较大差异。静脉识别从原理上就要求必须是活体,而且身体内部的东西很难复制,因此安全性极高,是一项极有发展潜力的识别技术。

当然,目前静脉识别的设备的体积还比较大,成本也相对较高,支持移动支付尚需时日

静脉识别号称目前唯一没有办法破解的方式,不过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被破解也只是早晚的事。

在未来,单一的生物识别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安全性和便捷性的需求了,以某种方式“取代”另一种的想法,只是某些厂商的一厢情愿,融合发展才是趋势。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超高的传输速度和超低的网络延时,将会极大地加速生物支付时代的全面降临,而巨大的竞争压力也会倒逼技术的进步。

历史的大潮即将袭来,你,准备好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