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作戰中,指揮官使用誘敵深入的戰術,需要幾個小兵故意送死,這時候如何跟小兵溝通呢?

邵興旺


戰事頻發的古代,因戰況需要,指揮官常常需要派一小部分人馬到前方佯攻,假裝戰敗後撤退,誘敵深入,然後埋伏好的大部隊將敵軍一舉殲滅。

而被派去誘敵的人戰死的可能性很大,這時候指揮官如何跟這些被派去誘敵的小兵溝通呢?

1、軍事宣傳只報喜,基層官兵爭先衝鋒立功

在戰爭中,己方宣傳多是公佈自己勝利的消息,經常報喜不報憂。

對於基層官兵而言,他們聽到的都是自己部隊取得勝利,形勢一片大好。

包括國民黨撤到臺灣,直到現在,他們中許多人仍信奉“殲敵一億,轉進臺北”,覺得他們沒有敗的很慘。

嚴格管理的軍隊,指揮官不需要跟派往前線誘敵的官兵溝通,只需下達命令。

小兵基本是不可能知道自己是去送死的,更多會認為自己要立功、升官,從而爭先衝鋒陷陣、奮勇前衝。

2、軍令如山倒, 逃兵必死迫使官兵不敢後退

在軍隊裡,服從是天職,命令層層傳達下來,只需執行,沒有商量的餘地。

咸豐時一次進攻戰役中,僧格林沁發現對李開芳強攻難以取勝,就決定派兵誘敵。

於是部署軍隊兵分三路,一路人馬埋伏,另一路人馬抄後路,第三路人馬去誘敵。

第三路人馬強攻,然後被反擊,傷亡慘重後兵敗,達到了誘敵的效果。

僧格林沁取得最終勝利。

這其中的第三路誘敵的官兵在接到命令後,只能是無條件服從,並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務。

軍事著作《紀效新書》中講軍法的精神在於“集體負責”,即連坐,一對和一哨的官兵要互相保證在作戰中勇往直前。

一人退卻一人斬首,全隊退卻隊長斬首,隊長殉職全隊退卻全隊斬首。古代紀律嚴明的軍隊中明確規定:“不死於陣前,必死於軍法”。

每支軍隊後面都有處決隊跟在後面,後退者死。

這種形勢下,官兵們向前衝殺尚有一線生機,就是送死起碼能給家裡換點錢,但是後退被處決掉啥也撈不著。

所以,軍令下達,誓死執行,毫無商量的餘地,也就談不上需要跟基層官兵溝通的問題了。

3、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古代戰爭中,不論哪個朝代,首衝者都會有非常豐厚的賞賜。

雖說再多的錢也不能換回來命,但如果家中有病人正在躺在床上等錢救命,那麼這筆錢換他的命,他絕對是願意的。

因此,很多士兵衝鋒陷陣就是為了得到高額的封賞,給予家人。

還有一些士兵服從命令衝在前面,是為了建功立業,證明自己,如果成功,不僅封官領賞,還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

對於這些求賞心切的官兵而言,指揮官下達命令後,他們生怕別人爭了頭功,早如離弦之箭奔向前方,根本也是不需要溝通的。

古代戰場上,指揮官下令,不論基層官兵是自願還是被迫,除了服從並且拼盡全力執行命令外,是沒有商量餘地的。

“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千上萬官兵的生命才能成就一名在戰場上運籌帷幄的將領。小兵在戰爭中是沒有話語權的。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不用說古代史,就說現代史,《集結號》大家都看到了,連長谷子地就被團長騙了,他不是誘敵深入而是打阻擊,出於戰略考慮,上級很少將真實意圖告訴下屬,軍事行動中別提什麼知情權,被剝奪了,只要照上級安排忠實執行就行,所謂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又稱慈不帶兵。

抗日戰爭中,蔣介石為了緩解正面戰場的壓力,電令八路軍誘敵深入,彭德懷發動了百團大戰,極大的減輕了正面戰場,迫使日軍將打擊重心放在華北,蔣介石沒有告訴八路軍其真實的戰略意圖,但不能怪老蔣不厚道,一切都是為了抗日,後來八路軍打的很艱苦,一個連只有十幾支步槍,一支槍配三發子彈,沒有槍的只有用棍子和日本兵拼命,如此艱難,八路軍還把日本兵打投降了,是二戰中的奇蹟。


大清完顏丹


前蘇聯元帥巴格拉米揚在其回憶錄裡說,甚輔戰役中,西南方面軍司令部突圍時,司令員命令他帶部分部隊開闢突破口。當他打開缺口後,才發現司令部主力向另一個方向開走了。他突圍了,司令部被消滅了。後來他才知道,自己本來是誘餌。但誘餌突圍了,司令部卻沒有突圍。 這就是戰爭中的不可控的情況。


乘風


《史記》中記載了一個小故事,春秋戰國有個叫公儀休的人,在魯國當宰相,當大官後回家,看菜地裡種著菜,就把菜拔掉了,看老婆織布,就把織機毀了。為什麼?他的道理是,我當了官,政府給我俸祿,就不應做這些事。種菜織布拿到市場上賣,我的東西賣出去了,可能別的老百姓就賣不出去。這就是與民爭利。在一個社會組織裡,各安其位,各司其職,組織運行才能有條不紊。所以,當將軍的要有將軍樣兒,當兵的就得有兵樣兒。

(公孫休:拔葵去織)

當將軍首要的能力是“通天文,識地理,知奇門,曉陰陽,看陣圖,明兵勢”,帶領全軍取得戰爭勝利。所謂一將無能,累及三軍。中國歷史上不止一次出現過這樣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的戰例。

對於將軍排兵佈陣,領兵作戰,《孫子兵法》中也有記載。原文如下:

孫子兵法曰: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焚舟破釜,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於險,此謂將軍之事也。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將軍治軍,要使士兵“無知,無識,不得慮”。為什麼呢?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士兵都開始思考作戰大計了,在軍營每天都在討論戰爭該怎麼打,必然會動搖軍心。軍隊是人類社會中最講究秩序的組織,要求的是絕對服從。軍營裡可能是最沒有民主的地方了,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歷來軍法無情。

軍營裡的軍規之嚴厲,會讓觸犯軍規的人死法很難看。如連坐法,一人逃跑,全隊皆斬;隊長殉職,全隊皆斬。殺的多了,威就立起來了。所以,古語說慈不掌兵。將領治軍時,殺一成士兵,部隊可以進行攻戰。殺五成士兵,部隊可以橫行天下。在這樣的鐵腕下,士兵們焉敢不用命相搏?如果死在了陣前,還有撫卹金;如果是抗命不遵,直接梟首,啥都沒有,還可能會連累家人。

(戚繼光殺倭寇厲害,殺自己人也很兇)

有過必罰,有功必賞,這是軍營的鐵律。執行危險任務而未死的,往往都會敘大功,所謂的富貴險中求。戚繼光治軍非常嚴厲,動輒殺人。然而一場仗打下來,他是非常鄭重地為每一位立功的將士奏報軍功。立功的有賞,戰死的有撫卹。所以,戚繼光的士兵們紀律性強,敢戰不畏死,因為他們知道戚大帥幫他們解決了後顧之憂。

將軍們恩威並重,封官許諾,最後還要設置督戰隊。到了關鍵時刻,人性都是不可靠的,有死無生,讓陣前的士兵徹底斷了求生的念想,才能保證小兵能順利執行必死任務。

所以,漢景帝看到了周亞夫治軍,就覺得打仗有了幾分膽氣。曹操看到了于禁的令行禁止,就讚歎于禁是他的周亞夫。

將軍們的軍令一般也都很簡單,如擊鼓進軍,鳴金收兵;進者生,退者死等。秦代之後,當兵的大多都是大字不識的農民,所謂驅農為戰,他們只能聽得懂這些軍令。所以將領不需要跟這些士兵溝通具體的作戰任務,只需要下達命令即可。

(周亞夫治軍有古名將之風)

由於小兵們不可能瞭解戰爭全局,所以也不會清楚他們所領受的任務其實就是赴死之戰,全無生還可能。為了哄騙這些士兵,將軍有時也不得不多使一些計策,此時就顯示出將軍之智了。比如高仙芝帶兵攻打連雲堡,要翻過一座懸崖。士兵們看到峭壁深不見底,都不敢行軍。高仙芝就派人假裝彙報軍情,說是從山那邊過來斥候。士兵們一看,斥候來去自如,說明山路可以走的通,因此大軍得以順利開拔。

如果士兵們明知道是蹈死地,一般的小兵,哪兒會有這麼高的覺悟?士兵當兵打仗,原也是一份工作,掙錢養家餬口。軍功爵制度下,士兵們在沙場立功,是可以分到土地、財富的,誰也不想稀裡糊塗就死了,人性如此。

可是,兵兇戰危,打仗是要死人的。儘管將軍們一再哄騙,真到了絕境時,士兵們再傻也知道了自身的處境。這個時候,士氣蹉跎的部隊很容易一鬨而散,士氣旺盛的部隊反而能夠置之死地而後生。項羽的破釜沉舟,韓信的背水一戰,都是典型代表。所以一個優秀的將軍對戰局的影響是很大的,所謂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韓信背水一戰)

所以,指揮官使用誘敵深入的戰術時,需要幾個小兵故意送死,最有效的做法是不讓士兵們知道他們在赴死,他們只是在完成一項常規的軍事任務,正常出隊,正常收隊。

如果小兵們自己一合計,發現這是一個有去無回的任務,那不妨直言相告,“我平日待你不薄吧?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之類,然後威脅他們如果抗命不遵,會被立刻處死。

最後,告訴他們,事成之後,他們如果僥倖活著回來,就能官升三級。要是死了,撫卹金直接給到家人,並送忠烈之後的牌匾。

如果將領平時治軍嚴厲,端莊威重,令行禁止,哪兒還需要什麼溝通呢?戰爭打的就是氣勢之戰,萬夫用命,渴飲匈奴血,飢餐胡虜肉,豪氣干雲,才是快意人生。小兵們既然已在死生之地,再討價還價,就殊為不智了。


而知而行


大部分回答都是想當然,忽視古代的實際情況。

古代士兵,很少有職業軍人、大多數都是不識字、也基本沒啥見識的農民或者無產者,普通士兵也基本沒有享受戰爭紅利的機會。除了個別少數,大多數都是混口飯吃而已。從內心來說,除了特殊時期,既沒有榮譽感也沒有責任感。所以軍隊管理方法基本是高壓和愚弄,這也是真正戰爭來臨的時候,容易發生營嘯的原因,也是戰爭時期統帥經常放手士兵劫掠、屠殺的重要原因。威武文明之師,古代基本不存在的,才顯得岳家軍非常難得。

所以,沒有必要解釋、只有命令,否則就是執法隊督戰。


ashley


同志們,現在是黨考驗我們的時候了。



洪榮順


這是個軍事宣傳、軍事調度的問題。

先談軍事宣傳

在戰爭中,己方基本公佈是自己勝利的消息。

對於基層官兵而言,他們聽到的都是勝利,形勢一片大好,剋期剿滅。

所以你看黃仁宇的書《黃河青山》發現,國軍明明每次失敗,他們怎麼會覺得自己勝利。

(仔細看看很有趣)

“殲敵一億,轉進臺北”就是這個意思。到今天為止,那邊許多人都覺得他們失敗沒那麼慘。可想而知嚴格管控的軍隊了。

從這一點看,小兵基本不可能知道自己送死,更多會認為自己要立功、升官。

再談談軍事服從、調度問題

在軍隊裡,“服從是天職”。在很多情況下,命令層層傳達下來,執行就行。

咸豐說要前線有一次進攻戰役;

僧格林沁發現難以對李開芳強攻,所以決定派兵誘敵出來殲滅。所以部署提督甲埋伏,提督乙負責抄後路,副總兵丁去誘敵。

(北伐)

為了保證效果,僧格林沁讓他強攻,然後被反擊。

然後這個副將就兵敗了。也達到了誘敵成功。僧格林沁取得大勝。

欺騙敵人、欺騙自己人都是勝利的必要條件。

總結:

在部隊裡由於宣傳的問題,士兵是不知道自己會輸;在戰場上,誘敵的部隊也不知道自己的誘敵的。如此才能保證戰爭勝利,“兵者、詭道也”。

當然也有識破的。比如郟縣會戰,殿後的陳永福就提前跑路了,導致孫傳庭慘敗。


一枚明粉


雖然說當兵打戰是本分,但真要說:“這次任務需要死幾個人,我看你們幾個平時不怎麼聽話或者不怎麼順眼,就你們幾個去吧,你們的老婆我來疼,孩子我來打!”即使不引起兵變,這次任務十之八九也不成,即使當兵打仗,死了是本分,不死是運氣!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可誰也沒有無緣無故的獻出生命,這樣的統帥或者是將領也帶不好兵,兵熊熊一個,這將熊就得熊一窩,好的統帥自然也不會這麼幹,不管是“故意送死”還是“刻意送死”,既然是打仗,都有意外情況發生,即使是九死一生,不還是有生還的可能不是!

但是,僅僅靠“九死一生”生還率,讓小兵們去碰運氣,顯然不具有說服力,問題的關鍵士兵的獲得感,這種獲得感既有物質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


比如說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的敢死隊,那都是沒人幾十塊大洋的發,這都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利益,還有家裡的養老問題,敢死隊員那個死了,其實死亡率極高。

家中老母國家供養,雖然電視劇裡演的經常是“口惠而實不至”,實際情況很可能是基本上還過得去,誰都不是傻子,“狼來了的故事”都懂,忽悠的次數對了,誰信你?

再一個就是精神層面的,這是比現實的金錢更關鍵的,不管錢多好,但終究買不來命,唯一可以讓一個人心甘情願把生命風險出去的就是――大義,尤其是民族大義。

中國人自古以來講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情,更有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死國家的生死觀念,因此,並不會說明知是死地有人就會逃避,只要思想動員做得好,願意主動赴死的人,大有人在!


歷史三日談


這種高級的軍事機密,小兵是接觸不到的,既然說這是誘敵部隊了,必然是要騙住敵人的,那你想騙住敵人,那當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是小兵都知道你的想法了,那麼很明確你的計劃,基本是要失敗的。

所以我們說“謀於密室”

你們看《集結號》就是這樣的不能讓你知道你要去幹嘛。

如果說,要明確的告訴一個人他要去送死的話。

總結出來三個字吧。一蒙、二嚇、三給錢。

其中典型的就是曹操的“汝之妻我自養之”

一蒙,前期不會告訴你會是什麼結果

曹操跟袁術打仗,對峙了很久眼瞅著,部隊裡糧食不夠吃了,當時的糧官王垕,就向曹操報告。說“老大沒吃的啦”。曹操告訴他“老弟,沒事兒,把糧食分成小份兒的發下去。”王垕覺得這欺騙人民群眾不是很好,曹操卻回答“老弟放心,沒問題,大膽的去辦,有事兒我抗!”

這就是矇騙,王垕一聽誒既然老闆說了,沒問題,那就擼起袖子,加油幹吧。

這就是被蒙了!

這二嚇和三給錢往往是在一起的

王垕按曹操的意思做之後,果然,人民群眾非常生氣,遊行示威,說丞相是孬種。這時候曹操就找過來王垕說,“借你頭一用”。王垕覺得這很委屈,很憋屈啊,明明聽丞相的話,卻要我死。曹操接著就說了“汝之妻我自養之,汝無慮也”。這句話就是典型的威脅加好處。不聽話,是吧,你老婆孩子住在哪兒,我可是清楚的。聽話,你死了有大把的撫卹金。

我們通常說的恩威並施,就是這個意思。但是你能施恩的前提是什麼,就是你有足夠的能力去懲罰他,他才會覺得你給的是恩。就是打一巴掌,給個棗。

只有恩,就會變成大衣哥,你有那麼多錢,節給我點咋啦,就是不還!

看辛德勒的名單,裡面有一句話,大概意思是這樣的,一個人最大的權力,就是給予赦免的權力,因為,我能懲罰你,而不懲罰!

如果作為將軍,你掌握不了生殺大權,那麼最好還是不要誘敵了!


目西


溝通?你以為軍令如山說著玩呢?讓你幹啥你幹啥,送死也得去,攻城先頭部隊有幾個生存的,難道他們不知道必死無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