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9月20日起调整天然气售价,居民用气每立方米涨3毛

9月19日记者获悉,按照国家发改委、省物价局关于天然气门站价格政策调整的有关要求和《济南市燃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规定,经济南市政府同意,自2018年9月20日起,济南市启动实施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对天然气销售价格进行调整。居民用气销售价格小幅上涨,每立方米将上调0.3元。不过,此次价格调整对居民家庭生活影响较小,按每户每月用气18立方米测算,每月增加支出5.40元。

济南9月20日起调整天然气售价,居民用气每立方米涨3毛


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通知》(发改价格规〔2018〕794号),规定:从2018年6月10日起将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价格水平按非居民用气基准门站价格水平安排。目前居民与非居民用气门站价差较大的,此次最大调整幅度原则上不超过每立方米0.35元。省物价局也做出来相关规定。

国家发改委、省物价局上述政策实施后,影响济南市天然气上游价格上涨。2015年济南市发布的《关于完善〈济南市燃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机制〉的通知》(济价格字〔2015〕88号)文件规定:当上游燃气门站价格和管道运输价格调整,需同时间、同方向调整下游销售价格时,由市物价局按照联动公式计算出调整金额,非居民用气价格和居民各档用气销售价格统一按照调整额调整,报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经过前期测算,并报请市政府同意,济南市决定实施价格联动机制,自2018年9月20日起调整济南市天然气销售价格。

调整后,居民用气价格每档多少?在居民用气销售价格方面,年用气量216立方米以内(含)第一阶梯气价由每立方米3.00元调整为3.30元;年用气量216-360立方米(含)第二阶梯气价由每立方米3.60元调整为3.90元;年用气量360立方米以上第三阶梯气价由每立方米4.50元调整为4.80元。

涨价后,普通用户每月多花多少钱?此次价格调整对居民家庭生活影响较小,按每户每月用气18立方米测算,每月增加支出5.40元。

学校、托幼园所、养老福利机构等执行居民气价的非居民用户,价格按居民第一档、第二档气价平均水平执行,即每立方米3.60元(不包括采暖锅炉用气)。

天然气涨价会对低收入家庭有影响吗?据了解,济南将对低收入家庭实行优惠保障政策。对持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或《济南市特困职工优待证》的用户,仍然按照每立方米2.70元执行,不执行阶梯气价。

用燃气壁挂炉采暖的用户也有优惠保障政策。燃气壁挂炉采暖用户由每立方米3.00元调整为3.30元,按《济南市冬季清洁采暖气代煤电代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济政办字〔2017〕69号)精神,不执行阶梯气价。燃气壁挂炉采暖用户的政府补贴按《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我市清洁采暖气代煤电代煤工程资金补贴有关问题的通知》(济政办函[2017]24号)规定:用气费按照每立方米1.00元的标准补贴用户,每户每年最高补贴1200元,用气量不足1200立方米的据实补贴。这些优惠保障政策充分体现了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非民用气价格怎么定?非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方面,基准价格由每立方3.00元调整为3.30元,燃气经营企业可以基准销售价格为基础,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范围内确定具体销售价格。

天然气价格为什么要调?

据了解,近期,北京、河北、湖南等多地都相继调整了天然气价格,居民用气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地小幅上涨。比如,今年7月10日起,北京市居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上调0.35元/立方米。调整后,居民用气价格具体为:第一档为每立方米2.63元,第二档为2.85元,第三档为4.25元。

今年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的通知》,要求将居民用气由最高门站价格管理改为基准门站价格管理。目前居民与非居民用气门站价差较大的,此次最大调整幅度原则上不超过每千立方米350元,剩余价差一年后适时理顺。方案自2018年6月10日起实施。

对于调整原因,国家发改委答记者问时表示,天然气价格改革分步推进,近年来主要侧重于非居民用气,居民用气价格改革相对滞后,由中石油、中石化通过陆上管道供应的25个通气省份(西藏尚未通管道气)居民用气门站价格自2010年以来一直未作调整,价格没有理顺,价格水平低于非居民用气。

随着国内外市场形势变化和非居民用气价格改革深化,居民气价偏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一是价格倒挂,不能反映成本。目前居民用气平均门站价格为每立方米1.4元左右,不仅低于进口气供应成本,也低于国产气供应成本。2006年我国成为天然气净进口国以来,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17年已经接近40%,居民气价倒挂,既不利于保障居民用气供应,也不利于天然气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价格缺乏弹性,不能反映供求变化。现行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实行上限价格管理,价格机制缺乏弹性,不能灵敏反应市场供求变化特别是冬夏季节性差异,价格信号失真,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节约使用。

三是执行争议不断,加大监管难度。居民用气门站价格低于非居民,容易导致供需双方“钻空子”,实践中居民用气数量成为上游供气企业与下游燃气公司争论焦点,影响市场运行效率,也不利于政府监管。

去年采暖季国内天然气供应紧张,凸显了居民气价偏低的矛盾,各方面普遍认为理顺居民气价势在必行。因此,国家决定抓住当前国内价格总水平相对平稳的有利时机,理顺居民用气门站价格、完善价格机制。 (记者 杨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