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9月20日起調整天然氣售價,居民用氣每立方米漲3毛

9月19日記者獲悉,按照國家發改委、省物價局關於天然氣門站價格政策調整的有關要求和《濟南市燃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規定,經濟南市政府同意,自2018年9月20日起,濟南市啟動實施天然氣上下游價格聯動,對天然氣銷售價格進行調整。居民用氣銷售價格小幅上漲,每立方米將上調0.3元。不過,此次價格調整對居民家庭生活影響較小,按每戶每月用氣18立方米測算,每月增加支出5.40元。

濟南9月20日起調整天然氣售價,居民用氣每立方米漲3毛


2018年5月,國家發改委下發《關於理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的通知》(發改價格規〔2018〕794號),規定:從2018年6月10日起將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價格水平按非居民用氣基準門站價格水平安排。目前居民與非居民用氣門站價差較大的,此次最大調整幅度原則上不超過每立方米0.35元。省物價局也做出來相關規定。

國家發改委、省物價局上述政策實施後,影響濟南市天然氣上游價格上漲。2015年濟南市發佈的《關於完善〈濟南市燃氣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的通知》(濟價格字〔2015〕88號)文件規定:當上遊燃氣門站價格和管道運輸價格調整,需同時間、同方向調整下游銷售價格時,由市物價局按照聯動公式計算出調整金額,非居民用氣價格和居民各檔用氣銷售價格統一按照調整額調整,報市政府批准後組織實施。

經過前期測算,並報請市政府同意,濟南市決定實施價格聯動機制,自2018年9月20日起調整濟南市天然氣銷售價格。

調整後,居民用氣價格每檔多少?在居民用氣銷售價格方面,年用氣量216立方米以內(含)第一階梯氣價由每立方米3.00元調整為3.30元;年用氣量216-360立方米(含)第二階梯氣價由每立方米3.60元調整為3.90元;年用氣量360立方米以上第三階梯氣價由每立方米4.50元調整為4.80元。

漲價後,普通用戶每月多花多少錢?此次價格調整對居民家庭生活影響較小,按每戶每月用氣18立方米測算,每月增加支出5.40元。

學校、托幼園所、養老福利機構等執行居民氣價的非居民用戶,價格按居民第一檔、第二檔氣價平均水平執行,即每立方米3.60元(不包括採暖鍋爐用氣)。

天然氣漲價會對低收入家庭有影響嗎?據瞭解,濟南將對低收入家庭實行優惠保障政策。對持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證》或《濟南市特困職工優待證》的用戶,仍然按照每立方米2.70元執行,不執行階梯氣價。

用燃氣壁掛爐採暖的用戶也有優惠保障政策。燃氣壁掛爐採暖用戶由每立方米3.00元調整為3.30元,按《濟南市冬季清潔採暖氣代煤電代煤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濟政辦字〔2017〕69號)精神,不執行階梯氣價。燃氣壁掛爐採暖用戶的政府補貼按《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明確我市清潔採暖氣代煤電代煤工程資金補貼有關問題的通知》(濟政辦函[2017]24號)規定:用氣費按照每立方米1.00元的標準補貼用戶,每戶每年最高補貼1200元,用氣量不足1200立方米的據實補貼。這些優惠保障政策充分體現了政府“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非民用氣價格怎麼定?非居民天然氣銷售價格方面,基準價格由每立方3.00元調整為3.30元,燃氣經營企業可以基準銷售價格為基礎,在上浮20%、下浮不限的範圍內確定具體銷售價格。

天然氣價格為什麼要調?

據瞭解,近期,北京、河北、湖南等多地都相繼調整了天然氣價格,居民用氣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地小幅上漲。比如,今年7月10日起,北京市居民用管道天然氣銷售價格上調0.35元/立方米。調整後,居民用氣價格具體為:第一檔為每立方米2.63元,第二檔為2.85元,第三檔為4.25元。

今年5月25日,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理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的通知》,要求將居民用氣由最高門站價格管理改為基準門站價格管理。目前居民與非居民用氣門站價差較大的,此次最大調整幅度原則上不超過每千立方米350元,剩餘價差一年後適時理順。方案自2018年6月10日起實施。

對於調整原因,國家發改委答記者問時表示,天然氣價格改革分步推進,近年來主要側重於非居民用氣,居民用氣價格改革相對滯後,由中石油、中石化通過陸上管道供應的25個通氣省份(西藏尚未通管道氣)居民用氣門站價格自2010年以來一直未作調整,價格沒有理順,價格水平低於非居民用氣。

隨著國內外市場形勢變化和非居民用氣價格改革深化,居民氣價偏低的矛盾越來越突出:

一是價格倒掛,不能反映成本。目前居民用氣平均門站價格為每立方米1.4元左右,不僅低於進口氣供應成本,也低於國產氣供應成本。2006年我國成為天然氣淨進口國以來,對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17年已經接近40%,居民氣價倒掛,既不利於保障居民用氣供應,也不利於天然氣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是價格缺乏彈性,不能反映供求變化。現行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實行上限價格管理,價格機制缺乏彈性,不能靈敏反應市場供求變化特別是冬夏季節性差異,價格信號失真,不利於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節約使用。

三是執行爭議不斷,加大監管難度。居民用氣門站價格低於非居民,容易導致供需雙方“鑽空子”,實踐中居民用氣數量成為上游供氣企業與下游燃氣公司爭論焦點,影響市場運行效率,也不利於政府監管。

去年採暖季國內天然氣供應緊張,凸顯了居民氣價偏低的矛盾,各方面普遍認為理順居民氣價勢在必行。因此,國家決定抓住當前國內價格總水平相對平穩的有利時機,理順居民用氣門站價格、完善價格機制。 (記者 楊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