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得多,假的多!假貨何以橫行無忌,道德底線該不該遵守?

7月28日,攜著“未滿3歲”和“擁有3億活躍用戶”的巨大反差在美國納斯達克敲了鍾,拼多多80後創始人黃崢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日漸成熟的江湖裡殺出一條血路,從而一夜之間身價暴增,並超過京東創始人劉強東。

然而,主打拼團模式的電商平臺拼多多雖然成功登陸美股納斯達克,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但其本身卻飽受爭議,讓人詬病,平臺上售賣假貨問題嚴重,一直沒有得到遏制。人們質疑:就算拼多多上市了,也難以管住假貨?

當天下午,創維方面發表聲明稱,已經關注到“拼多多”平臺上銷售大量假冒創維品牌的電視產品,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和創維品牌的權益。創維目前正與拼多多方面嚴正交涉,要求其停止售假行為。

在憑多多平臺,除了創維的山寨兄弟,如:創維先鋒、創維雲視聽TV、創維嘉、創維美、創維酷酷、創維雲視聽、創維e家等,還有諸如:小米創佳、索尼新品、VDVD手機、老於媽、粵利粵、康帥傅、大白免、超熊洗衣液、紅午、七匹狠、必相印紙巾等各種山寨,可謂琳琅滿目、五花八門。

不僅生活用品如此,出版用品也假貨橫行。7月29日,童話作家鄭淵潔通過微博表示,拼多多平臺上有賣家銷售盜版皮皮魯圖書,涉嫌侵犯其著作權。經律師證據保全向拼多多取證購買,收到的圖書確為盜版書,封底的防偽標識竟然是印上去的。鄭淵潔要求拼多多立即停止銷售相關盜版圖書並處罰關閉銷售盜版書的賣家。

其實,拼多多的“售假風波”並不是最近才有的事。之前,就有媒體接到拼多多的顧客投訴,稱自己在拼多多平臺購買了食品添加劑乙基麥芽酚,收到貨後發現產品味道刺鼻,通過查詢產品序列號及品牌廠家出具產品鑑定報告,判定為假貨。顧客要求賣家及平臺退貨退款,並作出相應賠償,但拼多多及賣家拒絕承認銷售假貨。

拼得多,假的多!假貨何以橫行無忌,道德底線該不該遵守?

從上線到上市,拼多多僅用時兩年11個月,刷新了中國互聯網企業最快上市紀錄。除了充分地利用了社交平臺的優勢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平臺商品的價格的低廉。拼多多的低價策略吸引了大量三四線城市以下的用戶,因此在不到3年的時間裡迅速積累超3億用戶。

大數據統計,拼多多用戶70%為女性,65%來自三四五線城市,這一群體屬於價格敏感型客戶,而拼多多的低價策略牢牢抓住了這些人的核心需求。在其他電商“消費升級”的同時,它卻利用低價實現了差異化,避開了與巨頭的正面競爭,通過挖掘在一定程度上滲透率不高的三四線以下市場,實現了快速擴張。

沒錯,拼多多是假貨多多,也因此被許多人調侃拼多多就是農村小賣部的批發商。連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自己都說,拼多多這個三歲小孩身上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眼前充斥著可見的危險與挑戰。

儘管拼多多隻是一個給眾多賣家提供銷售渠道的電商平臺,在貨品的真偽和店家的信譽上,拼多多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嚴格監督的義務。貨品本身有問題、營銷手段涉嫌欺詐,拼多多應該做的首先是反省和加強治理力度,而不是抱怨和甩鍋,用“只有三歲”來博取人們的同情,企圖消滅輿論的轟炸。

雖然,售賣假貨的平臺不止是拼多多一個,淘寶、京東等成熟的電商平臺同樣也存在著類似的假貨盜版產品。但,何以拼多多的假貨如此之多。不可否認,拼多多的在電商平臺成熟的江湖中能拼出血路,其商業模式還是相當成功的。只是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的良心企業,應該也必須整改,不要讓“3億人都在拼多多買假貨”,不要讓拼多多變成“坑多多”。

相對淘寶、京東等成熟的大平臺,其購買人群遍佈著大中小各類城市,維權意識強,即使出現假貨,只要顧客進行相應的投訴,也能得到很好的處理。反觀拼多多,主要用戶群集中在三四線及以下的小城市,而且女性居多,維權意識低,因為價格相對便宜,即使出現假貨也很少追究,就算追求了,拼多多也為做到相應的處理。

拼多多正是藉助小城鎮和農村人習慣性的容忍和維權意識的淡泊,宣傳並使一部分人相信“便宜有好貨”,相信商家的“詐騙營銷”,購買了山寨產品,這也成為了拼多多可以鑽的空子,並以此攝取小城鎮及農村那微薄的財力和價值。

誠信,是一個有良心、良知、社會責任企業的基本商業原則。把薄利多銷做到極致並不是就允許欺詐、允許假貨氾濫。不售假,是放在任何商業社會都成立的基本原則,也是對知識產權的基本尊重。從另一方面說,企業不應該一邊宣傳努力盡心地打假,一邊卻對假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放任自流。拒絕假貨橫行,防止以次充好,維護品牌利益,保障顧客利益,這是企業天然義務。

文小道學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