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鬼界简介

饿鬼,梵语preta,音译为薜荔多,因为常向他人求取饮食以活命,并且多畏惧,故名饿鬼。造下品十恶业(作已能悔,称为下品),或悭贪、嫉妒、谄媚、欺诳,乃至饥渴而死的,即堕饿鬼道。

饿鬼的受生方式,有化生与胎生两种。《优婆塞戒经》说,饿鬼身长最大的是一由旬(约二十里),头大如山,咽细如针;最小的仅有三寸。寿命最长的为一万五千岁,约人间两千七百万岁;最短的则不定。

饿鬼依外形可分为:

1.有威德鬼:形容端正,与天人无异。享有富丽的宫殿,衣食住行的殊胜不下于天人,住在花果山林或庙宇,但是必须昼伏夜出,并且畏惧人类。其因缘为前世虽大行布施,但是心怀谄曲不实,因此堕入鬼道中。例如一切山海河神,以及享受祭祀的鬼神,如城隍爷等皆是。

2.无威德鬼:外形丑陋不堪,各依其生前恶业而有特殊长相。例如有的裸形枯悴,有的貌似禽兽。多住在荒郊墓塚、草木堆中、肮脏茅厕或古宅废墟等不净处,共同的痛苦是不得饮食。无威德鬼依生前恶业又可分为三种:重者肢节起火,饱受饥饿之苦,历劫不闻浆水之名;中者伺机寻求荡涤弃物或脓血粪秽为食物;轻者偶而稍饱,但常被刀杖驱使去塞河填海。

由此可见,鬼的世界也是贫富悬殊,他们和人类一样,有他们的家庭和社会,还需要工作谋生,彼此少不了是非恩怨。鬼道众生的性格差别也很大,有的暴躁凶残,有的温驯善良。如何度化鬼道众生呢?可以备办简单的素菜素果,以佛门的诵经持咒来利益它,千万不要宰杀牲畜来祭祀,以免增加他们的罪业。

三、畜生界

畜生,音译为底栗车,因禀性愚痴,不能自立,多被人畜养,故名畜生。又形状不如人之挺直,常为横行,因此又名傍生。造中品十恶业者(不明因果而造恶,但事后稍悔),便堕入此道。例如布施不净物、邪淫、犯戒偷窃、负债不还、杀生、或毁骂恼害有情等,便得畜生报。

畜生的生存范围,除了人道之外,遍于五道,其种类也最多。《正法念处经》记载,畜生道众生依总数来分约有三十四亿种;依住处可分为水行、空行及陆行,或鱼、鸟、兽三类。一般说「披毛戴角,鳞甲羽毛」,披毛指走兽,戴角如牛羊,鳞甲如鱼鼈,羽毛为飞禽。根据佛经记载,最大的鸟是金翅鸟,最大的兽是龙,最大的鱼是摩竭鱼;寿命最长的是龙,可长达一中劫,最短的是蜉蝣,朝生夕死。

畜生最大的痛苦是互相残杀,弱肉强食,因此常处于恐怖中,或为人驱使、鞭挞而劳役不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