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对于一个村庄来说,

最大的优势便是有山有水;

湖光山色、风景优美的地方,

对于当地的村庄来说,

简直就像是被眷顾一样。

在北京,

有一处区域就是有这样的先天优势,

它就是密云水库区域。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今天讲述的村庄临近密云水库,

依山傍水,

它就是密云区不老屯镇董各庄村。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密云水库是密云区标志性的地方,

它的建造要追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1985年被列为一级水源保护区,

是北京的主要水源。

密云水库的水位建造为157.5米,

全水域共两座主坝、五座副坝,

全长4559.8米。

水库横跨潮河和白河,

是亚洲最大的人工湖,

有“燕山明珠”之称。

一条长110公里的公路环绕水库,

夏季的平均气温比市区低3度左右,

因此成为北京地区的避暑胜地。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为了保护水库水源质量,

从水库建立之后,

政府陆续推出了一系列保护水源生态环境的政策,

这也为附近的村庄指定了“生态环境为第一”发展方向。

例如

2014年密云区人民政府发文

《密云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密云水库水源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摸清水库周边镇村垃圾收集运输设备运转情况,因地制宜确定垃圾箱、保洁车及运输车等设备的配备数量,足额配备;

·落实“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县处理”的各项措施,彻底治理垃圾乱堆乱放、随意倾倒等现象;

·全面清理村内外环境,广泛开展四旁植树、庭院绿化等绿化美化活动,杜绝焚烧秸秆、垃圾等行为,建设美丽乡村。

·禁止任何单位、集体、个人在库区138米——155米范围内从事粮食种植、林果栽培、畜牧养殖等一切生产经营行为;

出台了这么多政策后,

现在水库旁边的村子是什么情况呢?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实践小队来到董各庄村,

一探究竟。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7月13日,

小队同学们集合前往密云区不老屯镇董各庄村,

董各庄村是个偏僻的村庄,

也是个十分美丽的地方,

曲径通幽,

豁然开朗,

每个到这里的人都被美景所吸引。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进村后简单的休整后,

小队同学们简单的走访村庄,

在与村民们聊天中,

初步得知村里的农作物在生产到销售中,

链条上的环节存在一定问题。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有了前一天的简单了解,

小队在面对村书记的时候,

有了一定的针对性,

而不是笼统的交流。

村委刘书记对小队的到来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这也样小队同学们信心倍增。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刘书记带领小队参观了图书室,

也介绍了村里经济状况,

其中农作物没有统一的销售渠道是最大的问题,

加上村中没有建造冷库这样的保存系统,

使得村里的农产品无法得到储存。

董各庄村的主要农产品为板栗和核桃,年产值达到134吨。

在这两类农产品成熟的时候,

没有渠道的村民该如何将这一百多吨的产品销售而出呢,

难度可想而知,

这样的现实情况对于董各庄村来说,

是一项棘手的问题。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入户走访是小队同学们在社会实践中最重要的事情,

小队同学们讨论了采访内容,

还细心在走访前准备了访问品。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小队的同学们主要关注农作物的生产和儿童教育的问题,

虽然当天下起了大雨,

但丝毫没有浇灭同学们的积极性。

村民们非常欢迎同学们的到来,

村民郑叔是其中一个访谈对象,

郑叔不仅认真的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而且还积极的带领同学们参观他的核桃园,

详细地讲解核桃种植技术。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董各庄村有村民从事民俗旅游,

小队同学们走访了村里经营民宿的王姨,

王姨家不仅经营着民宿,

还有一片核桃种植地,

不同的产业为收入多一层保障。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几天的相处让同学们和村民们熟悉起来,

每天调研工作既紧张又快乐。

短短的几天实践活动,

让小队同学们更加学会到信任,

村民对他们的信任,

他们对村民们的真诚,

所收获的东西远比这几天要多。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我们的实践告一段落,终于到了分别的时候了。无论是杨书记和刘书记对我们的大力支持并帮助我们组织实践,还是王姨和张姐在我们实践时的热心照顾,以及村民的热情淳朴,都让我们十分感动,非常感激。这些天的调研让我们了解了很多,董各庄村的经济状况,村民生活情况,核桃板栗种植中遇到的困难,林下经济实施的可行性等等。我们看到了村庄的困难,也运用我们自己的知识为村庄提出发展方向和改善措施。希望我们能尽自己所能帮助村庄脱离贫困,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遇。

——小队

临近密云水库的董各庄村,这里有一群欢声笑语的人们

“乡村振兴·青年作为”阳光使者专项社会实践活动还在进行,

如果你们需要增加所在村庄的知名度,

可以在微博上加话题#乡村振兴·青年作为#

并@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

也可以编辑你们服务队的新闻稿、照片、视频等资料,

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们会筛选后发布的。

(图片、资料来源密云区不老屯董各庄村调研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