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會|我是這樣練發球的

乒乓球運動中,發球是唯一不受對方制約、可自由設計實施的一項技術。練就一手好發球是每一個乒乓球愛好者的不懈追求。

十年前離開家鄉保定來到石家莊工作,由於各種原因晚上我就住在單位。單位有一張乒乓球檯,白天偶爾有人玩,下班後它就成了我充實業餘生活練習發球技術的好夥伴。我瀏覽網絡上各種練發球技術的視頻和方法,尤其馬琳的“魔鬼發球”最讓我痴迷、嚮往,那高拋,那下旋!一想到要練習時間有時間,要練習場地有場地,萬事俱備,只差苦練了,我就熱情高漲,彷彿練就一手好發球指日可待了。

可是沒過一個月,單調、枯燥的感覺悄悄滋生,不得要領,原地踏步,視頻和現實的差距太大,甚至偶爾還會拿球出氣,那痛苦的感覺……(此處略去一萬字)。正是當初的痛苦,所以才想把後來的辦法與各位球友分享,以免走我的彎路!

我是把發球動作分開來練的,比如拋球、發力、落點等等,最終取得了好的效果。

球友會|我是這樣練發球的

先說拋球,拋球就是不把球發出去,只練拋、接,靜心體會,慢慢悟到拋球不只是手腕、胳膊,而是從左腳前掌發力,全身放鬆配合,最後手腕帶前臂一起向上發力的一個動作,而且向上拋起的位置就是下落位置,也一定要是自己下一步發力最舒服的那個位置。按照此方法我越練越有感覺,越練越明白過去發球為什麼不好,原來發力前還要找球落下的位置,現在能控制好高拋落點從而舒舒服服地等著發力,這兩種感覺太不一樣了。

第二步只練發力,雖然我能把球拋在我想要的位置了,但為了體會發力,我只做高拋動作而不真正拋球,當感覺球落到最佳位置了,才發力擊球,體會如何發力,慢慢發現放鬆是發力的基礎,是動作緊湊的基礎,只有放鬆才能做好一切,終於找到手腕、胳膊、腰腿全身放鬆後再集中發力的感覺,尤其是髮長球時,發力前的感覺就像一張拉滿的弓弦,引而不發,待球落到“最佳”位置,把全身力量由腰腹轉動,通過前臂、手腕、最後由指尖發出,動作緊湊,一氣呵成,那種“一擊致命”的感覺真是太棒了。

為了練好馬琳的那種魔鬼發球中的短下旋,我是分兩步走的,第一步是練擊球的角度,要擊球的前下部,球拍的發力方向是前上方。第二步練第一落點,我在球檯上去掉球網裝置,或者出差在辦公桌面上,甚至在家裡床上按球檯近網(30cm)的位置放一空紙箱練習(雖然老婆會懷疑是神經病),到如今我發短下旋基本上能做到第二跳球就不再往前走了,有時還能迴旋到本方球檯,比起馬琳的魔鬼發球我可以做到神似了。如今實戰中我也多發側下旋球,對方不易擺短,但發好下旋是所有發球變化的基礎。

回憶起練發球的那段時光,有期盼,有徘徊,有痛苦,但誰讓我們喜歡乒乓球呢!在追求它帶給我們快樂的道路上,我們要知難而進,有苦才有甜!

(燕趙都市報 尹洪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