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之都重慶

1945年,蔣介石在慶祝國民政府還都南京的大會上發表講話,對重慶人民的貢獻給予了積極的評價:“重慶市民在敵機大轟炸下遭受不測損失,仍忠於抗戰,輸財輸物之多,尤為全國各地之冠。”

意志之都重慶

重慶大轟炸

有資料顯示,重慶在大轟炸中遭受的各項損失數據,遠遠低於“二戰”期間遭受轟炸國家的平均損失。據重慶空襲數據統計,1938年到1941年的4年裡,同盟國平均一次轟炸遭到投彈181枚,每彈死0.94人,傷0.49人。而日機轟炸重慶最為猛烈的1941年,平均一次轟炸遭投彈133枚,每彈死0.32人,傷0.41人。

令日軍大為意外的是,重慶大轟炸極大地激發了重慶人民支持抗戰的愛國熱忱,雖然生命財產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卻始終沒有向其淫威屈服,而且“愈炸愈強”,使得這座城市成為當時的意志之都,粉碎了日軍摧毀中國軍民抗戰信心的企圖。

意志之都重慶

蔣介石

重慶人民從日機轟炸的廢墟中走出來,慷慨解囊,“出力惟恐我最少,獻金不讓人獨多”,成為支援前方抗戰的堅實力量。1945年,蔣介石在慶祝國民政府還都南京的大會上發表講話,對重慶人民的貢獻給予了積極的評價:“重慶市民在敵機大轟炸下遭受不測損失,仍忠於抗戰,輸財輸物之多,尤為全國各地之冠。”

在日軍大轟炸中,許多在重慶復工和新建的工廠時常被炸燬,但廣大工人一邊修復損毀的廠房和設備,一邊在硝煙瀰漫的情況下堅持生產。據統計,在日機轟炸最為頻繁的1941年,重慶5個兵工廠一共生產出各種大小炮256門、炮彈60多萬發、槍彈1億多顆、槍支3萬多枝、甲雷3萬多個、炸藥包2萬多個、手榴彈4萬多枚、曳光彈2萬多顆,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戰事,用實際行動回擊了日軍。

重慶人民由此譜了感天動地的愛國篇章。幾十年後的今天,我們回過頭來看這段浴血奮戰的歷史,認識到重慶人民在抗戰中所作的犧牲和貢獻,以及他們身上表現出來的團結一心、抗戰到底的偉大精神。重慶人民的反轟炸鬥爭,不僅堅定了全國人民抗戰必勝的信念,還獲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線的支持和敬佩。

意志之都重慶

作為抗日戰爭正面戰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慶人民的反轟炸鬥爭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僅挫敗了日本靠轟炸摧毀這座城市的企圖,還保衛了國民政府的安全。最後連日本方面也感慨地說:“單憑轟炸,使其屈服是絕不可能的。”中國政府的臨時首都始終屹立在大後方,從容地組織全國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到抗戰當中,最終贏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