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使至宋,以诗自夸,苏轼写一诗,辽使不会读,自此不复言诗

据宋人桑世昌《回文类聚》记载:宋神宗时,辽国有一使者来京,以能赋诗自夸,神宗命苏轼为馆伴。辽使便以诗诘轼,苏轼笑曰:“赋诗亦易事也,观诗难事耳。”便挥笔写了十二个字(如下图)。

辽使至宋,以诗自夸,苏轼写一诗,辽使不会读,自此不复言诗

神智体

这十二个字写的各有特点,“亭”字写得很长;“景”字则写得极短;“画”(繁体)字中间的人字还没写,“老”字写得粗大,“拖”字横了过来,而“筇”字写得极细。“首”字反写;“云”(雲)字中间断开了,“暮”字下的日斜了过来;“江”字右边的“工”弯弯曲曲,“蘸”倒写;“峰”字的山旁向右侧偏。写完之后,苏轼便让辽使读其意,辽使惶惑不能读,此后不复言诗。

从诗的分类来看,这首诗应为神智体诗,也称谜象诗。是一种近乎谜语的诗体。它按文字形体结构的多种变化来揣度其意,组成诗句,因其设想新奇,启人神智,故名。这首诗正确读法如下:

晚眺

苏轼

长亭短景无人画,老大横拖瘦竹筇。

回首断云斜日暮,曲江倒蘸侧山峰。

辽使至宋,以诗自夸,苏轼写一诗,辽使不会读,自此不复言诗

长亭短景无人画

此诗虽属文字游戏,但从全诗所创造的意境看,它情景交融,诗韵充足,仍不失为一首颇为耐人寻味的写景诗。

这首诗写一位老人,身披残阳夕照,横握筇竹手杖,放眼远眺,尽情观赏黄昏后美妙多变的山水景物,悠然自得,悦目赏心。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祖国壮丽俊秀的美好河山,而且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情至爱。写得情景交融,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首句,"亭"字写得极长,"景"字写得极短,构成"长亭短景"。长亭,古时于道路边每隔十里设长亭--故也称"十里长亭",以供行旅休息;短景,日影短,指白昼将尽。"画"(繁体字"畵"可异写为框内"人"字底)省去下部"人",成了"无人畵"。此句叹息无人为撒落余晖的长亭作画,暗含题中"晚"字。

次句,"老"字写得稍大,即老大,意为老者;"拖"字横写,意为横拖;"筇"字竹头写得极细,意为瘦竹。筇是竹名,可以作杖,古人言:"竹之堪杖,莫尚于筇。"瘦竹筇是古人常用之物,爱用之物,因此,后世也常常以筇代指手杖。此句承首句写,晚亭既无人画,惟有一老者拖杖于前,活画出老者体态。

辽使至宋,以诗自夸,苏轼写一诗,辽使不会读,自此不复言诗

老大横拖瘦竹筇

一、二句中"长亭""短景""老大""瘦竹筇"等意象,构成一幅薄暮时分的羁旅图,有感伤迟暮之意。下两句宕开,由首二句重写人事,转而侧重写景,使意境开阔,也是题中"眺"的内容。

三句,"首"字反写,"云"字上"雨"下"云"拉开间距,"暮"字下"日"斜写,成"回首断云斜日暮",写老者回首远眺,见西天片云落日。

四句"江"字之"工"曲写,"蘸"字倒写,"峰"字"山"旁侧写,成"曲江倒蘸侧山峰",是由第三句向上看之后转写向下看到的景象:屈曲的江水之中,倒映着或远或近的山峰。

辽使至宋,以诗自夸,苏轼写一诗,辽使不会读,自此不复言诗

曲江倒蘸侧山峰

这首诗表现方法精巧奇特,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读后令人终生难忘。虽是一种文字游戏,但足以反映出古人的智慧。对于不能谙熟神智体创作方法的人来说,即使满腹经纶,也未必能够读出此诗,何况靠学习宋人文化的辽使。再加上碰上了苏轼这位大神,那位辽使岂非自找没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