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果脾胃伤,都怪果“寒凉”?看完这篇你就全懂了!

立秋过后,应节水果源源上市——雪梨、石榴、柚子、柿子、大枣、猕猴桃、哈蜜瓜……喜欢吃水果的街坊有口福了。但大饱口福过后,有些人肚子却容易“闹情绪”。

广州人将水果叫做“生果”,很多上了年纪的老街坊说这些“生冷嘢”比较“寒凉”,吃多了容易伤脾胃;有人说吃水果还讲究“时机”,不能空腹吃;也有人支招:不妨把水果煮着吃,同样有营养又不伤脾胃……

这些讲究有没有道理?该如何愉快地吃水果?小编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

吃水果脾胃伤,都怪果“寒凉”?看完这篇你就全懂了!

老广称它“生果”

未必都“寒凉”

秋天水果大丰收,好多街坊都吃得很开心。有些人吃完水果肚子不舒服,家里老人解释说是因为这些“生冷嘢”太“寒凉”伤着脾胃了,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吃太多性味过于寒凉的水果确实容易拉肚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丽珠教授指出。不过,“生果”未必都是“寒凉”之物,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一般可以分为寒凉、温热、甘平三大类——

寒凉类:

柑、橘、菱、荸荠、香蕉、雪梨、柿子、西瓜等,体质虚寒的人要慎食或少吃。

温热类:

枣、栗、桃、杏、龙眼、荔枝、葡萄、樱桃、石榴、菠萝等,体质燥热的人食用要适量。

甘平类:

梅、李、椰、枇杷、山楂、苹果等,这类水果适宜于各种体质的人。

吃水果脾胃伤,都怪果“寒凉”?看完这篇你就全懂了!

进入白露节气,南方“秋老虎”仍然“横行”,燥热并未全退,不少街坊爱吃秋梨和西瓜之类性味寒凉的水果,认为可以“降火消积热”,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吃不吃得消还得看个人体质。

林丽珠建议,大家在吃水果前最好对它的“寒”、“热”属性及自己的体质有一定的了解,挑对了才能吃得健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眼下吃水果宜挑清润的,比如葡萄、苹果、橙子、枇杷、山楂等。

吃水果也要把握“时机”?

特殊人群才有这些讲究

不少人认为吃水果时,“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称“早上吃水果是金,中午吃是银,晚上吃是铁”。林教授认为这种说法未免太过绝对。对于普通的健康人群来说并不需要讲究时间,无论上午、中午、晚上,餐前、餐后、餐中适当吃一点水果都没问题。

但对于特殊人群,吃水果确实有点讲究:

比如老弱或素来脾胃虚弱者,可选择在早餐后两小时,大概早上十点钟后人体阳气开始升发时吃,更有利于身体吸收。

糖尿病人则可考虑把水果放在两餐之间吃,避免餐后吃太饱血糖容易波动。

减肥人群可考虑把水果放在餐前吃,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饱腹感、有助减少其他食物的摄入量。

林教授还特别提醒,服药前后1~2小时最好先别吃水果。因为有些水果中含有会干扰人体内的代谢酶的成分,使药物代谢酶活力下降,除影响药物的吸收外,可产生一些不良的反应,影响药效。

吃水果脾胃伤,都怪果“寒凉”?看完这篇你就全懂了!

挑对水果吃出健康

吃水果还要看“目的”,比如——

减肥人群:水果虽不是油腻食物,但水果主要含有糖、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等,特别是比较甜的水果,也能产生很多热量,一般每天适量吃一两种为宜;

老年人:吃水果更多的是保持每天摄入的营养更均衡,但老人脏器功能较弱,建议吃水果时要选择对身体刺激较小的;

发育期孩子:多种维生素的补充十分关键,鲜枣、草莓、弥猴桃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芒果、柑橘、杏等含胡萝卜素较多,可适当多吃。

另外,一些患有特殊病症的人群更需对症选择水果,比如虚弱血亏的人可适当吃些龙眼、大枣,咽喉疼痛可以吃些橄榄、雪梨,积食者可吃山楂、柑橘助消化等。

体弱脾胃虚寒者

水果可以热着吃

秋风起,添凉意,体弱怕冷、脾胃虚寒者以及老年人,特别是吃“生果”肚子容易“闹情绪”的,这时不妨试试把它煮了热着吃。但坦白说,经过加热,水果中的营养素会不同程度地流失。所以对于大多数健康的普通人来说,水果最好是趁着新鲜原汁原味原个吃更有营养。

另外,无论生吃还是热着吃都不可贪多,每个成年人每天的水果摄入量在200克到350克基本足够了。

水果加热,常用的有蒸、煮、炖,下面几种做法,体弱脾胃虚寒者、特别是牙口不好的老人家不妨试一试——

苹果瘦肉汤

材料:苹果2 个,瘦肉50克,少量调味品;

做法:苹果洗净,去芯切块,再和瘦肉一起加水用中火慢煲1~2小时,加盐即可饮用。

特点:清心润肺,干燥的秋冬季宜适当食用。

枸杞煮梨水

材料:秋梨1个,枸杞适量;

做法:梨去皮去核切块,连同枸杞一起加水煮至梨熟透、枸杞皮完全舒展开即可食用。

特点:秋梨润肺防燥,枸杞护眼。

蒸香蕉

材料:香蕉2~3根,少量冰糖;

做法:将香蕉去皮对半剖开放盘中,加入少量冰糖隔水蒸约10分钟;

特点:润肠通便,但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冰糖炖柚子

材料:柚子2~3片,少量冰糖;

做法:将柚子去皮去核取果肉放入炖盅内,加入少量冰糖和清水,隔水炖个把钟后即可食用;

特点:适量食用能够起到化痰、降火的作用。

【来源:广州日报,整合: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翁淑贤,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