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道德经”中这三句话,用这个办法写作,再也不会害怕写材料

昨天分享了关于积累资料的实用方法。今天有多名朋友发来私信说:由于接触公文写作时间短,积累资料少,平常很害怕写材料。特别是领导交待了起草材料的任务后,经常脑袋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从哪动笔,有时坐在电脑旁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问我有没有什么管用的好方法能帮到他们?

牢记“道德经”中这三句话,用这个办法写作,再也不会害怕写材料

其实,写作中出现这种现象太正常了。不要说刚接触公文写作的新手朋友,就是很多经常起草材料的“大笔杆子”,有时遇到生疏的材料,同样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无为觉得这并不是因为积累资料少、写作水平低造成的,主要还是心理上存在障碍,总是下意识地认为自己还没想好,没理清思路,因此迟迟不敢动笔。

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牢记“道德经”中这三句话,用这个办法写作,再也不会害怕写材料

《道德经》(无为超超喜欢,每日诵读)中有这么三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看明白了吗?什么事情都有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写材料也不例外。记住:不管多难写的材料也是一个字一个字码出来的!朋友,害怕解决不了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动手写!马上写!大胆写!!!对,没错!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动手写!马上写!大胆写!!!动手写!马上写!大胆写!!!动手写!马上写!大胆写!!!

万事开头难!但即使再难,也要立即动手写。不要担心写不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即使风马牛不相及,哪怕是离题十万八千里也要写,就算写出来的再离谱也要写下来。即便是敲上个“一、二、三、”或者写下“根据”两个字都行!只要你真正开始动笔写了,你就会发现,其实写起来并没有多么难。

如果写的过程中实在进行不下去,没关系,先停下来,读一读手头的资料或者是请出“度娘”搜一搜。只要稍稍有点儿眉目了,就继续动手写下来。复制粘贴大家都会,在这里就不断复制粘贴这个过程。写不下去的时候就停下来,找到好的然后就马上写下来,如此这般不断重复。这样,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写出一个初稿了。这时候先不要去管材料的质量怎样,再不成样子,你手上有个东西,心里就不会感到那么慌了。就算此时领导问起来,至少也有个东西可以交待。否则,你总不能交给领导一张A4纸吧!

现在,有了这样一个初稿,你可以停下来了。起身去个卫生间、泡上一杯茶,或者上头条看看无为有没有新动态什么的。然后,你就可以慢慢地、悠哉悠哉地开始修改了。

牢记“道德经”中这三句话,用这个办法写作,再也不会害怕写材料

采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写作,经过无为多年亲身实践验证,效果非常好,很多时候都是化险为夷,顺利度过难关。

这个方法并不是无为首创,只是在读《精益创业》的过程受到的启发。该书中提出了一个“最小化可行产品”的概念,就是说要以最快速度把初步成型,即便是还不完善的新产品发布出去,根据用户的反馈意见加以改进,然后再发布升级版,通过这样不断迭代快速优化新产品。写材料时也完全可以借鉴这个思路。先尽快拟出初稿,按领导意图进行修改、送审,再修改、再送审。虽说“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搞四稿,还要再搞;……”,但最终肯定可以定稿。

以上所言,即有实践经历,也有理论支撑,不知各位朋友看明白没有?如果以后写材料还是有写不下去的时候,记得试试无为这个方法:动手写!马上写!大胆写!!!

窗外已是黑洞洞,无为也要休息了。希望今晚写下这些,能帮到害怕写材料的朋友,哪怕一个都好!我分享,我快乐!愿朋友们的写作水平越来越高,加班熬夜越来越少!

牢记“道德经”中这三句话,用这个办法写作,再也不会害怕写材料

紧跟形势任务 围绕中心工作 提供鲜活资料 交流经验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