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祕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

08月14日03時50分在雲南玉溪市通海縣(北緯24.19度,東經102.71度)又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08月13日01時44分在雲南玉溪市通海縣(北緯24.19度,東經102.71度)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截止8月13日5時,通海地震序列共發生60次,按M統計(含主震),其中2.0至2.9級4次、3.0至3.9級2次、5.0至5.9級1次。截至13日18時30分,地震造成通海縣、江川區、華寧縣3縣4.8萬餘人受災,18人受傷(通海12人,江川6人),緊急轉移安置1.1萬餘人;房屋不同程度受損6000多戶。

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雲南玉溪市通海縣的地震,牽動無數國人的心臟,也讓人想起了1970年發生的僅此於唐山大地震的國內第二大地震災害——通海大地震

。這次大地震被保密了30年。

1970年1月5日,在雲南省通海、峨山間發生了7.7級的強烈地震,震源深度10-13公里,主震後發生5級至5.9級餘震12次,引起嚴重滑坡、山崩等破壞,受災面積4500多平方公里,造成15621人死亡。這是20世紀中國重大自然災害之一。

這是一次驚世大地震,但在那個特殊年代,這次地震的震級和震災被嚴密地封鎖了三十多年,幾乎與公眾絕緣。

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2010年1月5日是通海大地震40週年紀念日,玉溪市舉辦各種活動紀念這次人類罕見的大災難。

由於歷史的原因,關於這場大地震發生時的災情、救助、傷亡、時代背景等細節,許多市民,特別是青少年都知之甚少,為此新聞網特開闢專題,刊載相關的紀實文學、人物專訪、珍貴照片,希望以圖文的形式,部分還原大地震的第一現場,揭秘被那個特殊的年代掩蓋的歷史真相,同時傳播相關的地震知識。

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中央慰問團到通海地震災區慰問

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具有時代特色的標語(地大震、人大幹)

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地震後橋面拱起變形

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地震中地面斷裂

整整四十年時間過去了。在紀念通海大地震四十週年的日子裡,那段塵封的話題又開始撞擊玉溪人的神經。尤其對於親歷了那場地震的人來說,那個夢魘般的日子始終未曾遠離。

雲南省檔案館所藏1970年6月15日《地震受災情況統計表》,統計數據如下:總死亡數:15621人;死絕戶數:836戶;重傷人數:5648人;房屋全倒數:166117間;遺下孤老孤兒數:261人。

很多人在地震後曾以為是核戰爭爆發;直到1982年的7月,雲南省地震局與通海縣政府,在該縣秀山接近最高處的鳳儀亭內,立了一塊“通海地震記事碑”,上面刻有中央的慰問電,並首度公佈了官方認定的死亡人數:15621人。

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這塊記事碑上,地震級別由1970年新華社電的“7級”升格為“7.7級”,其實,當時地震儀已經出格,就算7.8級也大抵只是一個估算的數值。

【地震成因】

當地地形、地質條件十分複雜,盆地、山區、河谷相間出現。斷裂構造縱橫交錯,其中以北西向和北東向斷裂最為發育,南北向和東西向斷裂次之。這次地震既發生在北西向的曲江斷裂上。

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通海地震的烈度分佈與曲江斷裂的位置密切相關,總的趨勢是離曲江斷裂越近,烈度越高,震害越重。極震區沿曲江斷裂呈北西向狹長條帶展布於曲江河谷,長軸長約52公里。

震區居民點多為磚柱承重的磚牆結構、土坯牆結構和木架結構的房屋。在極震區,房屋基本倒毀。

【科學研究】

“通海大地震”是地震科學研究中的“顯學”,我國地震科研始於此次地震。通海大地震,成了他們的重點調查和研究課題。

雲南通海14日再次發生5.0級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一大批地質地震研究專家站在通海的“土地”上成長起來;一大批地震預測預報專家從通海窺視“震魔”的機密。一位地震科學專家說:“的確,通海是中國地震研究的舞臺,為中國地震研究事業培養了一大批人才,是新中國地震工作發展史上的一個新起點、一個閃亮點。

“對‘通海’一點不知的人,不配做地震科研工作;對‘通海’一知半解的人,沒有資格站在地震科學研究的講臺上。”這是在我國地質地震科學界盛傳的說法。從地震科學的角度看,邢臺地震、通海地震、唐山地震是最典型、最有科研價值的3次大地震,在我國乃至世界的災難史和地震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更多精彩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西安大學生新鮮事兒(微信號:xadxs95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