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08月14日03时50分在云南玉溪市通海县(北纬24.19度,东经102.71度)又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6千米。

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08月13日01时44分在云南玉溪市通海县(北纬24.19度,东经102.71度)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

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截止8月13日5时,通海地震序列共发生60次,按M统计(含主震),其中2.0至2.9级4次、3.0至3.9级2次、5.0至5.9级1次。截至13日18时30分,地震造成通海县、江川区、华宁县3县4.8万余人受灾,18人受伤(通海12人,江川6人),紧急转移安置1.1万余人;房屋不同程度受损6000多户。

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云南玉溪市通海县的地震,牵动无数国人的心脏,也让人想起了1970年发生的仅此于唐山大地震的国内第二大地震灾害——通海大地震

。这次大地震被保密了30年。

1970年1月5日,在云南省通海、峨山间发生了7.7级的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13公里,主震后发生5级至5.9级余震12次,引起严重滑坡、山崩等破坏,受灾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造成15621人死亡。这是20世纪中国重大自然灾害之一。

这是一次惊世大地震,但在那个特殊年代,这次地震的震级和震灾被严密地封锁了三十多年,几乎与公众绝缘。

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2010年1月5日是通海大地震40周年纪念日,玉溪市举办各种活动纪念这次人类罕见的大灾难。

由于历史的原因,关于这场大地震发生时的灾情、救助、伤亡、时代背景等细节,许多市民,特别是青少年都知之甚少,为此新闻网特开辟专题,刊载相关的纪实文学、人物专访、珍贵照片,希望以图文的形式,部分还原大地震的第一现场,揭秘被那个特殊的年代掩盖的历史真相,同时传播相关的地震知识。

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中央慰问团到通海地震灾区慰问

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具有时代特色的标语(地大震、人大干)

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地震后桥面拱起变形

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地震中地面断裂

整整四十年时间过去了。在纪念通海大地震四十周年的日子里,那段尘封的话题又开始撞击玉溪人的神经。尤其对于亲历了那场地震的人来说,那个梦魇般的日子始终未曾远离。

云南省档案馆所藏1970年6月15日《地震受灾情况统计表》,统计数据如下:总死亡数:15621人;死绝户数:836户;重伤人数:5648人;房屋全倒数:166117间;遗下孤老孤儿数:261人。

很多人在地震后曾以为是核战争爆发;直到1982年的7月,云南省地震局与通海县政府,在该县秀山接近最高处的凤仪亭内,立了一块“通海地震记事碑”,上面刻有中央的慰问电,并首度公布了官方认定的死亡人数:15621人。

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这块记事碑上,地震级别由1970年新华社电的“7级”升格为“7.7级”,其实,当时地震仪已经出格,就算7.8级也大抵只是一个估算的数值。

【地震成因】

当地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盆地、山区、河谷相间出现。断裂构造纵横交错,其中以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次之。这次地震既发生在北西向的曲江断裂上。

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通海地震的烈度分布与曲江断裂的位置密切相关,总的趋势是离曲江断裂越近,烈度越高,震害越重。极震区沿曲江断裂呈北西向狭长条带展布于曲江河谷,长轴长约52公里。

震区居民点多为砖柱承重的砖墙结构、土坯墙结构和木架结构的房屋。在极震区,房屋基本倒毁。

【科学研究】

“通海大地震”是地震科学研究中的“显学”,我国地震科研始于此次地震。通海大地震,成了他们的重点调查和研究课题。

云南通海14日再次发生5.0级地震,揭秘被保密四十年的通海大地震

一大批地质地震研究专家站在通海的“土地”上成长起来;一大批地震预测预报专家从通海窥视“震魔”的机密。一位地震科学专家说:“的确,通海是中国地震研究的舞台,为中国地震研究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是新中国地震工作发展史上的一个新起点、一个闪亮点。

“对‘通海’一点不知的人,不配做地震科研工作;对‘通海’一知半解的人,没有资格站在地震科学研究的讲台上。”这是在我国地质地震科学界盛传的说法。从地震科学的角度看,邢台地震、通海地震、唐山地震是最典型、最有科研价值的3次大地震,在我国乃至世界的灾难史和地震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西安大学生新鲜事儿(微信号:xadxs95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