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岭——“唐朝时期重要的物资与信息集散地”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消息:古迹岭,位于今西安城东门外东关南街古新巷一带,是从古代沿用至今的一个地名。唐朝时,古迹岭紧邻东市,是重要的物资与信息集散地。这里原先是龙首原的一条支脉,曾经有一段高出地面 10 多米的岭脊,原本被叫做“狗脊岭”,地势沿东西方向明显高起,好似一条狗的脊梁,因此得名。

古迹岭——“唐朝时期重要的物资与信息集散地”

关于“狗脊岭”这个名称,在《新唐书》《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中都有提及。后来,在古人经年累月的称呼中,谐音雅化成了“古迹岭”三个字。古迹岭呈西南向东北走势,隆起的岭地东起今兴庆宫公园西侧,西至西安城东南角,长约 550 米,宽 200 多米。唐时,今古迹岭一带属长安城胜业坊范围,处于太极宫、大明宫和兴庆宫三大内之间,因而达官显贵宅院密集,尤其以王府居多。唐玄宗李隆基的兄长宁王李宪的王府、五弟薛王李业的王府都曾在此。

在历史进程中,古迹岭的岭脊陆续被铲低,直至铲平。位于东关南街中部路西的古新巷一带,是岭脊留存最久的一处地方,一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才全部铲平。如今,古迹岭市井气息十足,行道槐树撑出片片绿荫,列队而站。路边商铺普遍设有三四级的台阶,和完全夷为平地的周边相比,那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留存的斜坡路,便是古迹岭消逝在历史中依稀的影子。(供稿 文/图 碑林区委宣传部 编辑 葛小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