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狠手!欠錢必還的時代到來了!

下狠手!欠钱必还的时代到来了!

圖/圖蟲

“失信”二字的可怕,從未離我們如此近!

7月12日,青年時報消息,浙江一考生考上知名大學,差點因爸爸的失信行為無法被錄取。

據悉,該考生父親欠銀行20萬貸款不還已兩年多,拒不履行,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7月,兒子考上了北京某知名大學,該大學發出通知:我校在資格審查時發現您存在失信行為,請立即處理,否則我校將不予錄取您的孩子。

原本心存僥倖的考生父親後悔不已,馬上聯繫了銀行,分分鐘還清20萬。還急切地給法官打去電話,要求儘快將他從失信名單中刪除。

無獨有偶,就在6月,另一位失信被執行人鄭某,其兒子被上海某國企擬錄用,鄭某擔心自己被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影響兒子的錄用,主動來到法院,還請了已拖欠7年不還的1萬元。

一石激起千層浪!

人們一方面擁護“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社會建設,一方面對“父母失信,子女受限”的連帶性存在懷疑和爭論。

但無論如何,一個信號已經不容置信:信用社會已經全面來臨!

網貸老賴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今年5月以來,網貸問題平臺集中爆發,創下近年來的高峰,“爆雷潮”下借款人惡意逾期的現象開始愈發嚴重。

網貸老賴們抱著“平臺倒了就可以不還錢”的想法,開始各出奇招。有人混進各個P2P群,裝作出借人,散播虛假消息,誇大平臺危機,鼓動投資人去擠兌,甚至鼓動投資人去報案,去經偵維權。有人則通過各種渠道發佈一些聳人聽聞的虛假消息,製造平臺投資人甚至整個行業的恐慌。

網貸老賴們有恃無恐的興風作浪,在無形之中樹立了不誠信的負面示範,給網貸行業甚至整個社會都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很多本來按時還款的借款人一看到這種情況,也開始抱著僥倖心理不願意還錢,變成了老賴。

8月8日,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以下成為《通知》)。

《通知》的下發,明確了網貸借款人逃廢債將納入徵信系統和“信用中國”數據庫。現在,“讓失信者寸步難行”已經成為了全社會的共識,並且有法律法規保障執行。

根據《刑法》、《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限制被執行人高消費及有關消費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公佈失信被執行人名單信息的若干規定》、等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文件的規定,借款人故意拖延、無理拒絕履行還款義務將可能遭受被限制或禁止出境,收入、銀行存款、股票等財產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等。

下狠手!欠钱必还的时代到来了!

隨著我國徵信體系的不斷完善,網貸老賴們的日子會越來越不好過,憑本事欠的錢是時候憑本事還了!

失信者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了!

今年以來,多部門頻頻簽署聯合懲戒備忘錄,並推出多項聯合懲治措施。如今,這些投資者以為“說說而已”的懲治措施正在發揮驚人的力量!

比如,被限制乘火車、飛機!

5月1日,發改委、鐵路總公司、民航局等部門聯合發佈意見。意見指出,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火車,在一定期限內適當限制特定嚴重失信人乘坐民用航空器。

不僅如此,意見甚至細化到了具體行為。其中,行為責任人發生在動車上吸菸等4種行為,各鐵路運輸企業限制其購買車票,有效期為180天。

再比如,被限制消費。

3月,發改委等28個部門聯合發佈合作備忘錄指出,懲戒對象為失信被執行人及失信被執行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實際控制人、影響債務履行的直接責任人員的,限制新建、擴建、高檔裝修房屋,限制購買非經營必須車輛等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另外還有,招標投標受限!

4月,發改委等24個部門聯合發佈備忘錄指出,對於備忘錄中的嚴重失信主體,有關部門將依法採取包括“限制參與工程建設項目招標投標”“限制參與採購活動”“限制參與土地使用權和礦業權出讓”“限制參與國有產權交易活動”等在內的38項聯合懲戒措施。

一個人活在社會上,最基本的就是“衣、食、住、行”,而從上可看出,一旦失信,將無法乘高鐵、坐飛機、買房、消費,甚至工作中涉及招標投標也被受限。而這也只是列出來的一部分而已,還有更多的部分沒有列出來,比如,一旦失信,根據相關合作備忘錄,還將不能當公務員、不能參評一些榮譽和獎勵等。

相對的,誠信者的日子正在越來越好!從城市層面再到企業層面,都在為誠信者開通越來越多的利好!

以杭州為例,“信用杭州”已經成為了杭州的城市名片。

以市民卡為載體打造的杭州市民“誠信卡”,有多少用處?沒有最多,只有更多!

比如,信用良好者可直接刷此卡進校園健身,目前月均累計刷卡10餘萬人次;


比如,“醫信付”讓全市近900萬持卡群體“先診療後付費”,最低額度1000元;


比如,“共享信用服務亭”遍佈機場、地鐵等主要交通樞紐和城市街道,市民可以憑信用買東西、借東西、回收東西;


比如,五星級酒店押金也免了!只要信用積分達標,就可以享受免押金入住、免查房離店、支付寶自動結賬等一系列便利。據統計,在杭州已有8萬人次享受到了“信用住”服務,免除預授權押金超過6400萬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不僅僅是在杭州,還有福州的“茉莉分”、杭州的“惠信分”、蘇州的“桂花分”,越來越多的城市都為誠信者出臺了各種優惠措施。

而在今年1月,央行發佈公示宣佈受理百行徵信有限公司(籌)的個人徵信業務申請,更是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徵信機構的八家霸主全部在列!換句話說,將這八家機構徵信信息整合起來,14億人的信用畫像,基本就是有鼻子有眼睛了。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以後,只要掃一下你的臉,你的信用值多少,所有信息都將一目瞭然。企業能不能僱你、合夥人敢不敢和你做生意、姑娘小夥子談戀愛前想先了解一下你是個什麼樣的人,看看信用分值,一切都將無所遁形。

“讓信用等於財富,讓講信用的人先富起來”,越來越將不是一句空話!

這個社會太快了,越來越多習以為常的社會秩序正在被重構,你眼裡的財富,正在被推倒,你看不見的信用,正在成為新的財富。

從今天開始,不要再瞧不起老實人,也不要再瞧不起那些腳踏實地的企業,未來我們比的,也許將不再是學歷、財富、家庭,而是每個人的信用。

從今天開始,珍惜別人給的每一次信任,因為信用社會,機會只有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