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患有慢性高低血压问题如何治疗,妇科医师告诉你应该这么做

如果怀孕期间的血压状态不稳定,将可能影响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该怎么预防和监控孕期血压,才能避免症状发生影响到健康呢?

一般健康女性的血压状态,在怀孕之后,只要作息规律、饮食均衡,通常都能维持平稳,直到生产。一般来说,正常血压值范围为:收缩压10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

孕期患有慢性高低血压问题如何治疗,妇科医师告诉你应该这么做

1、慢性高血压,小心并发症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在人体呈现休息状态时,如果持续维持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的范围,即是罹患高血压。若女性在怀孕前或怀孕20周前就被检查出高血压症状,指的就是慢性高血压。

多数有慢性高血压的女性,仍能顺利怀孕且度过整个孕程。但若没有保持血压稳定,会比一般孕妇更容易并发相关症状,如子痫前症、子痫症、心血管疾病、早产等。

慢性高血压患者通常需要定期服用降血压药物并回诊追踪,以维持血压平稳。如果发现怀孕,切忌自行停药,应持续回诊,并尽快告知医师,医师会视孕妇状态,评估是否需调整用药。

慢性高血压的孕妇应以低盐(低钠)饮食为主。平日也应做好保暖措施,避免头部、手脚着凉而引起末梢血管收缩,促使心跳加速或冠状动脉痉挛,造成高血压症状。

另外,医师建议孕妇每天测量和记录血压数值变化,产检时可供医师参考。同时亦可关注任何症状(如猛烈头痛、耳鸣、心跳加速等),一出现不对劲的地方,则应尽快就医检查。

孕期患有慢性高低血压问题如何治疗,妇科医师告诉你应该这么做

2、低血压,注意姿势多休息

若孕妇血压的收缩压低于10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即是有低血压症状。相较于高血压,孕妇发生低血压的概率并不低。

由于孕妇的体重上升、血流量增多(约40%),连带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加上血液扩张、血管弹性变差,血液回流状况并不好,进而容易导致低血压。此外,如果孕妇突然转换姿势或长时间维持相同姿势,也可能出现末梢微麻、头昏、晕眩、难以平衡的生理性低血压症状。

有轻微低血压的孕妇偶有不舒服的状况,但不太会影响胎儿。除非低血压严重到影响母体血液循环状态,使胎儿无法从母体获取氧气和营养,就会有发育不良的可能性。

孕期患有慢性高低血压问题如何治疗,妇科医师告诉你应该这么做

大多数有低血压的孕妇无明显症状,通常只要定期产检追踪,不太需要药物的治疗。若状况较严重(时常头晕等),甚至影响生活,医师才会评估是否开立升压类药物给孕妇服用。

有低血压的孕妇,行动要放慢,避免长时间保持同姿势及易造成晕眩的动作,以减少症状发生概率。另外,若有任何不适,尽可能多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