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变职业三个故事看海东“三农”新变化

青海新闻网讯 未来乡村啥模样?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详细阐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句话、20个字,勾勒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今天我们就去看看海东以前那些靠天吃饭的贫困山村,如今是如何变成城里人争相前往、村里人相继返乡创业的美丽乡村的。

不做白领做农民

赵月灵,乐都区一个贫苦的农村姑娘,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养育她的家乡,脱下一身护士服,换上了破旧的衣服,和父辈们一样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她为什么选择这条路?她的农民之路是否走得平坦?

2010年,是赵月灵放弃城里生活回到农村的一个转折点。那一年,她刚走出校门,父亲希望她能从农村中走出去,找个医院,从事与护理专业相关的职业,安安稳稳地上班。大学毕业后,她萌生了回家养獭兔的想法,却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和很多人的笑话。但因为强烈的创业梦,她还是回来了。

“家乡人很穷,走出去的很少,如果创业成功了,我可以带着更多的家乡人致富。” “情怀”使然,赵月灵带着最初的梦想回到了乐都,但这份情怀让赵月灵付出了很大代价,也让她陷入了困境。

2012年5月,赵月灵在家人和亲戚的支持下筹备资金及贷款74万元,注册成立了高原灵芝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生猪养殖、仔猪繁育,育肥猪养殖及销售的工作。

合作社成立后,养猪场选址就遇到了困难。“因为我刚走出校门没经验,村民不信任,不肯把地流转给我。我跑了一个多星期,最后把厂址选在了离公路、村庄比较偏远的一个半山坡上。当时因为养猪场没有路,第一步要修路,我跑到县上去租挖机,结果把装载机租回来了,一到村口,村民就哈哈大笑,他们说:“你连挖机和装载机都分不清,还想创业,这不是笑话吗?”赵月灵回忆说,那时候若不是咬牙坚持,就放弃了。

由于缺乏科学的养殖经验,她从其他养殖场买了30头种猪,空怀期3个月,损失了3万多元的饲料。吃一堑长一智,她买回了大量的母猪养殖方面的书籍、影碟进行学习,同时向周边养殖专业户讨教经验,去兽医站向兽医请教。通过学习和摸索,她掌握了生猪养殖技术及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然而,母猪产下猪仔后,由于饲养管理不当,70%的仔猪都得黄白痢死了,损失高达12万元多。

“后来,父亲看到我这么用心就开始帮着我打理,每天和他起早贪黑忙着喂食、出粪、做防疫。在母猪产仔前五天,我就安置一张简易的床,睡在了猪舍,直到猪仔出生20天左右,才搬出猪舍。”赵月灵说。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正需要一批爱农村、懂农业、会经营的农村创新创业人才和致富“带头人”,用好技术用活资源投身农村建设,解决广大农村“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农民”的痛点问题,赵月灵就是典型。这位新型职业农民从抱着“情怀”回来到一路越挫越勇,不仅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和建设家乡的初衷,感召了其他有为青年返乡投身农业,还带动了农民同奔富裕路。

农业变产业庄稼地里有“金”可掘

下午2点,海东市“黄河彩篮”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晓军的手机突然传来“滴滴”的报警声。他赶紧拿起手机打开智慧农业云平台查看,原来,是蔬菜大棚内温度过高而发出的警报。他马上通知工人们打开通风口给大棚降温。

从接到报警到打开通风口全程用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马晓军说,这仅仅是智慧农业带来的其中一小部分红利,在“黄河彩篮”基地内,这些日光温室还具有远程操作功能,无论大棚工作人员身处何地,打开手机就可以实现对土壤、水分等的远程控制,这样的高科技节省了更多劳动力,也使当地更多的贫困户脱了贫。

然而,“黄河彩篮”从开建到目前4年的时间里,走过了一段并不平坦的路,它浓缩着海东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探索路,在全市脱贫攻坚的“大合唱”中,它担当了具有差异性的重要角色。如今,这种模式基本成熟,农业正逐步变成产业。

循化县有着500多年种植蔬菜历史,是海东的蔬菜瓜果之乡,所产的线椒也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法宝”。

“小农经济”观念严重年代,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当地老百姓担忧:土地种了菜,家里会缺粮。通过多年的引导,循化县委县政府将目光放在了两椒和核桃等特色种植上。种植大户和企业逐年示范和引导,老百姓日渐动心,“种菜才是循化农民致富的法宝。”

几年的发展让循化县线椒、核桃、花椒、羊产业和渔业等特色产业均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了川水以核桃、蔬菜,浅山以花椒种植、黄河河谷地段冷水鱼养殖为主的格局。2017年全县六大主导产业的产值达到2.84万元,占到上年农业总产值的42.4%,已经成为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主要来源。

循化成熟的规模化蔬菜种植模式解放了劳力,增加了收益,让老百姓从中受益,成“产业扶贫”主力军。

“我们从循化县查汗都斯乡和化隆甘都镇流转了3800多亩土地,每亩地流转费为1280元。当地农民返回来又在基地打工,收入可观。”马晓军说。

马才牙姑是查汗都斯乡大庄村村民,这几天,她和村里的其他妇女一起到“黄河彩篮”摘西红柿,据她介绍,每摘一斤报酬为0.3元,一天能摘15箱,每箱45斤。“每天能挣200多元,相比于以前自己种地操心少,挣得多。”

记者在循化县了解到,蔬菜种植已经成为富民大产业,循化县农牧局副局长马明成告诉记者,仅循化县查汗都斯乡大庄村、中庄村流转的2307亩土地,受益农户为583户,土地流转收益达到295万元,户均收入5065元。其中贫困户占到农户总数的50%以上。

“贫困户在获得稳定的土地流转收益基础上,积极从事当地群众擅长的以拉面经济为主的二、三产业,拓宽了增收空间,实现了‘一块土地多份收入’”。马明成表示。

海东市农业发展委员会副主任保秀萍表示,“黄河彩篮”产业园除了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外,还积极进行了“日光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无线版”等基础设施的专利研发,进一步加快成果转化,开展联栋温室生产,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目前完成总投资近4.4亿元,其中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解决资金1.3亿元。

从过去大田作物到如今集果蔬生产、观光休闲农业经营与科技示范于一体的外向型高效农业,这一切证明,只要找到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模式,叫响本地品牌,庄稼地里照样有“金”可掘。

农村变花园乡村游美了村庄富了民

过去是后进村的互助县塘川镇什字村,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成为远近小有名气的团结村。更多的什字村人走出了村门,摆脱了贫困。如今,什字村围绕拉面产业和运输车队,不仅摘了贫困村的帽子,还让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富,村里环境也越来越好。

什字村属于川水地区,全村土地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970亩,林地50亩,;全村5个社304户1307人,是全镇唯一一个回族村。

“过去,我们这个村是后进村,人多地少,村里风气很差,矛盾纠纷多,驻村干部都不敢来。”村委会主任马芝鸿说。

2015年村“两委”换届,马玉成和马芝鸿分别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他们上任后,开始大力整治村里环境,动员全村党员和村民清扫巷道,同时鼓励贫困户到外地打工。经过3年的发展,如今的什字村俨然是互助县的一个后花园,村子强了,村民富了,有产业支撑的什字村民,日子越来越精彩。

马占录是什字村第一个到外地开拉面馆的村民,在他的帮助下,如今全村已有10多户村民相继在山东临沂开了拉面馆。“我现在想回来在家门口搞乡村旅游,现在政策这么好,村子这么美,对以后的日子很有信心。”马占录说。

近几年,海东市突出优势产业特色,因地制宜发展文化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商贸等产业,推动乡村振兴。富硒小镇、文化小镇、电商小镇、果蔬小镇等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具有较强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的特色小镇正在加速发展,如今的农村已然成为人人向往的百花园。

2017年,海东市把文体旅游业发展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全市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乡村旅游接待点840家,乡村旅游总收入达9.65亿元,带动就业人数1.5万余人。乡村旅游已成为全市旅游经济新亮点,为带动农民脱贫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经过多年的发展,海东乡村发生了三大可喜的变化: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成为了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如今,海东乡村发生的这些变化,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