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成都西安創新活力何以趕超南京

文 王培霖

武漢成都西安創新活力何以趕超南京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到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階段,對科教和人才的需求和依賴越來越大。在這個過程中,科教實力雄厚的大區中心城市優勢愈發明顯。

這其中,一些中西部地區的大區中心城市比如武漢、成都和西安表現頗為亮眼,他們的創新活力甚至趕超了來自東部地區、同為高教大市的南京。

武漢西安成都活力亮眼

衡量一個城市的創新活力有很多指標,其中比較重要的有兩個:經過科技部門認定的高新企業數量和研發投入。

企業是創新主體,創新型企業集群的發展壯大直接影響創新格局。在高新企業數量方面,去年西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達1839家,比上年增加333家。武漢去年年末全市高新技術企業2827家,比上年增長29.9%。“四上”高新技術企業(含高新產品登記備案企業)實現高新技術總產值9479.64億元。成都去年高新技術企業達到 2473 家,增長 17.9%,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 9374.8 億元。

相比之下,南京去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只有150家,目前累計1850家。可見,武漢和成都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大幅領先於南京,西安雖然GDP總量與南京有不小的差距,但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與南京已不相上下。

從增長的態勢來看,南京去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只有150家,而西安新增333家,武漢新增650家,成都增加了376家。新增數量都遠遠高於南京。

從研發投入來看,根據2016年的數據,武漢、西安和成都分別為370億、325.6億、258億元,南京為320億。這一方面武漢和西安都超過了南京,只有成都少於南京,這裡面的部分原因在於,南京高等教育比成都更為雄厚。

總體來看,作為中部地區的龍頭城市,武漢的創新活力已明顯超過了南京。西安和成都也在某種程度上趕超了南京。

武漢成都西安創新活力何以趕超南京

高校多不等於創新強

那麼,作為東部地區最發達的省份之一——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省會和高教實力僅次於京滬的大區中心城市,南京的創新活力為何遠不如武漢,也被西安成都趕超呢?

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在於,儘管同為科教實力雄厚的大區中心城市,但南京在區域和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卻不如武漢、西安這些中西部的強省會。尤其是,與沿海省份大多擁有雙中心乃至多中心的格局相比,中部省份大多是單中心的區域結構,即中西部的省會城市,基本都是所在的省份的單極核心城市,集聚了全省最好的教育醫療交通文化等各種資源。

而武漢、西安等中西部的大區中心城市更是如此,相當於周圍幾個省的中心城市,例如,華中開頭的大學都集中在武漢,西北開頭的大學主要集中在西安。在城鎮化速度不斷加快、人口加速向大都市轉移的過程中,身處城鎮化率較低的中西部地區,武漢、西安、成都等城市的人口流入也不斷加快。尤其是,在去年以來的搶人大戰中,武漢西安成都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相比之下,南京儘管也是大區中心城市之一,但在華東大區和長三角中,上海是絕對的龍頭老大。杭州雖然不是大區中心城市,但這幾年通過以電商為代表的信息經濟的發展,大有成為第五個一線城市的趨勢。

即使在江蘇省內,由於多中心的省域經濟結構,南京的中心性也不突出。以GDP全省佔比來衡量,武漢高達38%,西安高達34.5%,成都高達37.6%。相比之下,南京這一比例僅為13.6%,是省會城市中首位度最低的城市之一,僅高於濟南。

從創新活力來說,在江蘇省內,南京的創新活躍度也遠不如蘇州。數據顯示,去年蘇州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73家,累計達4469家,是南京的2.4倍。2016年蘇州研發投入達416億元,比南京多了近百億。

此間的一大背景在於,在改革開放後,靠近上海的蘇南地區憑藉外向型產業的發展,經濟也隨之高速發展,多年來身為副省級省會城市的南京GDP常居於蘇州和無錫之後。近幾年南京發展速度加快,才在2014年超越無錫,成為江蘇第二位,不過與江蘇省領頭羊蘇州之間仍有不小的差距。

這樣的區域經濟格局之下,儘管南京的高教實力僅次於京滬,但南京畢業的人才,有相當一部分流向了上海、杭州、蘇錫常等地。也就是說在武漢、西安和成都吸引周邊地區的人才、資金等資源的同時,南京自身的資源則更多分散到蘇南等地。

江蘇省社科院研究員田伯平認為,一個城市的創新活力取決於當地的市場機制、社會文化、創新資源和政府政策扶持等幾個方面。南京的高教實力僅次於京滬位列第三,大學同創新有關聯,但大學僅僅是創新的源泉、種子,並不能直接等同於創新。除了創新的種子,更需要關注創新的土壤、市場環境。比如深圳、浙江創新的土壤就要好很多。“有好的土壤,高校作為創新的種子才能生根發芽。”

在這個過程中,政府就像農民種地一樣,有好的土壤、好的種子,還要管理得當,該放水的時候放水,該施肥的時候施肥。“這都需要有經驗,恰如其分的培養。”

重化工業下如何轉型

從產業結構上看,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南京的四大支柱產業石化、電子、鋼鐵、汽車等發揮佔據相當高的比例,尤其是石化產業,更是南京的第一大產業。南京市統計局的分析指出,2017年,工業偏重化工業的產業結構並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全市石化、鋼鐵傳統支柱產業佔比依然達到31.6%,近年來比重居高不下。五大高耗能行業依然保持較高比重,佔比高達95.49%,生態環境壓力依然較大。

南京市統計局分析,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高技術製造業增速不快,增速甚至低於規上工業平均水平。服務業中批零、住餐、交通和房地產等傳統服務業對全市服務業增量貢獻率達到36.2%,而新興服務業發展相對不足。

在這樣的情況下,南京近幾年也在不斷努力改善,同時聚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

在田伯平看來,創新並不意味著大家都要去做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傳統產業裡也有創新的要求,只不過相對而言,傳統產業裡創新的技術比較成熟,但這些產業也還是有創新的空間,比如這些企業能否更好的適應市場的需求,降低成本等。

他認為,傳統的重化工業佔比較高的產業結構對區域創新會有一定的影響,但並不是最主要的,也不應該成為創新活力不夠的主要理由。影響創新活力的主要因素還是市場的氛圍、科技人員對市場的敏感性、與市場的結合度,政府推動創新的著眼點是不是恰當等方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