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芯痛吸取教訓,吉利拋棄寧德時代,打算自立門戶!

從芯痛吸取教訓,吉利拋棄寧德時代,打算自立門戶!

中國手機行業最大的芯病,就是過度依賴高通三星,導致在整個產業鏈毫無話語權,只能獲取微薄的利潤。

而吉利正是看到這樣的下場,打算吸取教訓,在新能源領域佈局初始,就要掌握新能源的可信技術——電池。

近日,吉利汽車80億元動力電池項目落戶湖北荊州市洪湖新灘經濟合作區。

短短的一則快訊,透露出太多的信息,吉利汽車動力電池“自給戰略”進一步推進,這是要防止寧德時代的綁架,也要遏制比亞迪的電池供給。

電池中國網從國家工信部發布的車型目錄發現,吉利汽車現有的幾款新能源車型帝豪EV、帝豪PHEV、帝豪GSe等採用的都是寧德時代提供的配套電池。

數據顯示,2018年1-6月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排名中,寧德時代以6.5GWh裝機量的一騎絕塵之勢,遙遙領先,一家霸佔41.6%以上的市場份額。

這不僅超出第2名比亞迪21.4%的近一倍,更是將排名第3-10名的國軒高科5.9%、孚能科技4.6%、億緯鋰能3.5%、比克電池2.6%、萬向2.4%、天津力神1.7%、北京國能1.6%、江蘇智航1.2%等電池企業遠遠甩在身後。

一家獨大的後果就是供不應求,導致新能源汽車產能無法跟上,而是車企被牢牢綁架在了寧德時代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中國只有比亞迪目前可以自給自足,而且還有能力對外供給,其餘車企其餘絕大部分電池由寧德時代提供。

從芯痛吸取教訓,吉利拋棄寧德時代,打算自立門戶!

寧德時代在今年上市前的招股說明書中稱,隨著公司現有客戶新能源汽車的產量不斷擴大以及不斷開拓新的客戶,公司目前的生產能力遠遠不能滿足未來市場對公司產品的需求,產能有待進一步提升。

高端產能不足,低端又結構性過剩,這些不良病症都將導致新能源車的不健康發展,吉利早早預見到了這樣的下場,於是打算提前佈局,跑贏新能源車的下半賽程。

其實吉利早就未雨綢繆,無論是領克還是博瑞GE在電池上的謀劃,吉利都留有後手。博瑞GE電芯雖然是由寧德時代提供,但集成和電池包卻是由吉利控股旗下專門從事電動汽車驅動系統開發、製造、銷售的子公司威睿電動承擔。

寧德時代、比亞迪即便再大,但僅靠一兩家大企業還是不足以撐起整個中國新能源汽車這個大市場。

從芯痛吸取教訓,吉利拋棄寧德時代,打算自立門戶!

如果想要真正彎道超車,實現汽車強國夢想,中國還需要很多個這樣的“寧德時代和比亞迪”,而吉利則正在朝這個目標奮進。


想要了解更多汽車資訊,點擊右上角關注“伯貓說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