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位国际顶尖学术大咖,发明出防雾霾装置,已获国家专利!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对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具有示范意义。2018年1月,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教师团队”通过审核,成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微纳中心的3位筹建者马恩教授、单智伟教授、李巨教授都曾在美国拥有优越工作和赫赫名誉,怀着对祖国的深厚感情,他们都义无反顾选择归国,为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3位国际顶尖学术大咖,发明出防雾霾装置,已获国家专利!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巨、马恩、单智伟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微纳尺度材料行为研究中心于2009年建立,以微纳尺度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为主要研究方向,以系统定量地构筑起微纳尺度材料的知识理论体系为目标,发明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和技术,培养了一批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具备独立科研与创新能力的国际通用人才。

师德师风:心怀大我 至诚报国

马恩教授,1982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9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完成博士论文并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后成为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金属材料领域的国际顶尖学者。

3位国际顶尖学术大咖,发明出防雾霾装置,已获国家专利!

单智伟教授,2005年获美国匹兹堡大学机械工程系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海思创纳米力学仪器制造公司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精通微纳米尺度材料原位研究技术,后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投身于交大的材料学科发展。

3位国际顶尖学术大咖,发明出防雾霾装置,已获国家专利!

李巨教授,中科大少年班毕业,2000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36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正教授,据称上一个达到同等成就的是——

交大杰出校友钱学森。据说,李巨在美国MIT求学期间,曾经一学期选修了18门课程,并且全拿了A。MIT课程的难度众所皆知,能拿到全A简直不可思议。

3位国际顶尖学术大咖,发明出防雾霾装置,已获国家专利!

马恩、单智伟、李巨三位教授,都是国际学术精英;都怀有满腔报国之情,毅然回国;都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彼此之间从好朋友成为“合伙人”,是微纳中心团队当之无愧的精神领袖,

被誉为精诚合作的“三驾马车”。了解他们的人都说,三人是“智能互补”:马恩“火眼金睛”,洞悉问题的本质和价值;单智伟“雷厉风行”,设计各种实验将想法变成现实;李巨“足智多谋”,迅速分析提炼出要点和重点。

3位国际顶尖学术大咖,发明出防雾霾装置,已获国家专利!

教育教学:春风化雨 教书育人

团队老师率先垂范,在承担繁重科研任务的同时,教育教学职责也一丝不苟。自2012年以来,

全职在校的单智伟教授带头给本科生授课《材料力学性能》,青年教师陈凯、韩卫忠、张伟等相继给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在单智伟、张伟两位老师的主导推动下,学院引进第一批海外留学生,并开展一系列英文授课课程,让学生接触领域最前沿的科研问题,了解最新科研成果。

团队积极将教学拓展到课堂之外。自2010年至今,团队作为主要承办单位,组织召开年度微纳尺度材料性能国际研讨会。会议向全院师生开放,为材料学子搭建起与学术前沿直接对话的平台。

3位国际顶尖学术大咖,发明出防雾霾装置,已获国家专利!

社会服务:不忘初心 甘于奉献

丰硕的科研成果唯有助力生产发展和民生福祉,才能实现其社会价值。2014年初,团队开展有关雾霾颗粒的研究,2015年9月相关研究结果在《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发表。团队针对性设计出一种新型头戴式防雾霾呼吸装置,有效保护头发及呼吸系统,目前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针对大型仪器设备预约困难、机时统计繁琐、设备使用率低等问题,团队自主设计开发了管理系统“易约”,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型实验设备管理效率低下的问题。“易约”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创新大赛中获得二等奖。

3位国际顶尖学术大咖,发明出防雾霾装置,已获国家专利!

团队建设:同心同德 持续发展

2009年以来,团队不断发展壮大,青年教职工和年轻学子聚集,“海归”与“土著”相遇,单智伟教授通过建立微纳党支部,提高了团队的思想文化建设和凝聚力建设水平。2016年至今,微纳中心已发表署名文章37篇,作者为党员的占比86%;授权发明专利12项,第一发明人为党员的有11项。截止目前,团队共有师生130余人,发表署名文章120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实验设备总价值约6000万元。

3位国际顶尖学术大咖,发明出防雾霾装置,已获国家专利!

“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世界一流”,西安交通大学微纳中心教师团队坚持精勤向学,积极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创新,永葆活力,以实际行动不断践行着为陕西、为国家发展助力的社会使命。

关注“西安交通大学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国家首批985、211,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西安交通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