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精神高地 厚植文明沃土

构筑精神高地 厚植文明沃土

《清江清 長江長》

构筑精神高地 厚植文明沃土

楊守敬書院國學讓很多學子深受薰陶

构筑精神高地 厚植文明沃土

三峽九鳳谷

构筑精神高地 厚植文明沃土

《打銀鎖》

构筑精神高地 厚植文明沃土

中國龍舟公開賽(宜都站)

构筑精神高地 厚植文明沃土

數說

构筑精神高地 厚植文明沃土

數說

构筑精神高地 厚植文明沃土

數說

构筑精神高地 厚植文明沃土

數說

公共文化,普惠於民

8月23日,宜都市姚家店鎮蓮花堰村二組村民李德虎,來到該村的農家書屋,歸還20多天前在宜都市圖書館借閱的3本圖書。他感慨:“有了農家書屋,隨時隨地可以來借書,而且不用去市裡就能還書,真是方便得很。”

2010年12月,宜都在全省率先實現農家書屋行政村全覆蓋。2013年6月,宜都在全省率先啟動“全民閱讀一體化網絡”公共圖書館集群建設,農民可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自行完成館藏圖書通借通還等業務,實現了“城鄉同讀一館書”。

農家書屋的建設,只是宜都開展文體惠民的一個縮影。宜都通過建設公益性文化設施,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等多舉措,形成了服務均等、覆蓋城鄉、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市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全年實現無障礙、零門檻的免費開放服務。市博物館、楊守敬紀念館接待人數連續幾年超過10萬人以上,2017年達到17.8萬人次;市文化館年活動量達5000場以上;圖書館借閱量每年達10萬冊次以上;全市現有各類體育場地590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為1.71平方米。

服務下沉,普惠至民。宜都拿出“真金白銀”建設文體基礎設施,實現城鄉同步發展。鄉鎮街道文體服務中心、村文化室、基層文體活動廣場建設實現全覆蓋;開展農村公益電影放映,每年放映總場次均在1500場以上;實現電視“戶戶通”、廣播“村村響”、無線Wi-Fi和數字資源的全覆蓋;每年建設10個農民體育健身點,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達到100%。

文藝精品,碩果盈枝

“冬瓜老噠長白毛,長白毛啊長白毛啊……現在的人老噠守空巢啊。”8月22日,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宜昌群眾文藝精品展演現場, 將宜都的民風民俗融入其中的宜都楠管《守望》驚豔亮相,單口說唱改為群口說唱,濃郁的地方特色、創新的編排、接地氣的表演方式,贏得了觀眾的陣陣叫好聲。

當日,宜都還選送了表演唱《打銀鎖》、群舞《摔碗酒》參與展演。這3個節目均獲得第二屆宜昌藝術節群星獎,是宜都近年來創作文藝精品的代表。

立足本土,創作有了靈氣;根植群眾,創作深入人心。宜都的文藝精品創作成果豐碩——

2014年,《宜都連枷舞》在湖北省首屆群眾廣場舞展演中力壓群雄,榮膺桂冠,成為我市唯一獲此殊榮的代表隊,並登上了第五屆中國農民春晚的舞臺;關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兒童劇《打個謎語你來猜》在宜昌首屆藝術節上亮相。

2015年,宜都梆鼓《謎中情》入圍第十七屆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群星獎決賽,並參加在西安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演出,同時入圍全國文化藝術政府獎項。枝城鎮白水港村文藝宣傳隊創作演出的音樂劇《想吃石榴等奓口》獲宜昌市民間社團文藝展演最佳表演獎。

2017年,大型原創民族音樂劇《清江清 長江長》獲第二屆宜昌藝術節文華綜合大獎,2018年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舞臺藝術創作項目資助。此次獲得國家資助的縣級單位全國僅有兩個,在宜都歷史上屬於首次。

全域旅遊,培育品牌

8月24日,一群來自荊州市的中學生來到楊守敬書院開展研學旅行,遊守敬書院,賞溼地石林。暢遊其間,宜都悠久的歷史文化、秀麗的山水風光,讓他們流連忘返。

近兩年,宜都旅遊提檔升級:楊守敬書院、三峽九鳳谷景區先後創成4A級景區;五眼泉弭水橋村被命名為湖北省旅遊名村;楊守敬書院、進威軍旅基地、三峽九鳳谷景區、清江天龍灣旅遊度假區現成為首批宜昌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

詩意與遠方正逢時。宜都依託特色優勢產業,圍繞各鄉鎮的風俗特色定位,深入挖掘各鄉鎮、村的優勢,引導鄉村旅遊發展,打造特色旅遊項目,實現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效果。

以聶家河村竹筍節、三峽九鳳谷紫荊文化節等節慶活動,帶動旅遊市場發展。同時,推進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挖掘文化內涵,大力發展桔文化、茶文化、鱘魚文化,提高鄉村文化旅遊品質。

為進一步優化旅遊環境,宜都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五條生態旅遊廊道建設,美化鄉村旅遊主幹線,亮化景區監控系統,如火如荼建設旅遊廁所,實現4A級景區Wi-Fi信號全覆蓋。

如今,宜都各個鄉鎮因地制宜,形成了特色品牌:以“文化走廊,戶外夢鄉”為品牌的紅花套,以“養生壽山,謎語故鄉”為品牌的高壩洲,以“兩江名鎮,康樂慢城”為品牌的陸城,以“文采溼地,逍遙水鄉”為品牌的五眼泉……同時,一村一品差異化發展鄉村旅遊,茶園觀光遊、花卉觀賞遊、水果採摘遊、山水休閒遊、農事體驗遊等多姿多彩的鄉村旅遊,正以嶄新的姿態喜迎八方遊客!

群眾活動,文體並行

8月24日早上8時,潘家灣土家族鄉將軍山村,“精神貨郎”葉定超又挑起自家書,挨戶串門,讓村民免費借閱。葉定超說,挑了十多年書擔子,每天都要出去動一動,希望更多的人愛看書、讀好書。

農民讀書節活動是宜都群眾文體活動的一個代表項目。10年來,參與活動的群眾近40萬人次,舉辦讀書演講、知識競賽等各類單場活動500多場次,收到農民撰寫的讀書體會文章800餘篇,培訓農家書屋管理員、農村讀書用書科技興農帶頭人1500餘人。

在宜都,群眾文化活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群眾參與度高。每年堅持舉辦宜都春晚、“舞到山鄉”廣場舞推廣培訓、少兒文藝評獎、文化藝術節等群眾文化活動,逐步形成了一批特色文體品牌活動。

百花齊放春滿園。宜都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創作了《想吃石榴等奓口》《響竹篙舞》《丹陽漁歌》《清江謠》等一批優秀作品,而這一批文藝精品實現了“宜都人跳宜都舞”的目標。

文藝精品來源於群眾,又回饋服務群眾。宜都組織文藝專業隊伍和協會深入到農村田野地頭,開展送文化、送公益電影下鄉及公益演出活動,實現了“每個行政村平均每月放映1場電影、每年看4場以上文藝演出”的目標。

全市各地因地制宜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健身活動,做到“季度有賽事,月月有活動”,先後成功承辦了全國龍舟公開賽、中國柔力球公開賽等國家級、省市級重要賽事,並舉辦全市機關幹部運動會、中小學生系列田徑賽等全民健身活動。

聲音

古老宜都,鍾靈毓秀,文脈千年。立足兩江山水,放眼荊楚大地,宜都文化體育廣電旅遊事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導向,秉承新理念,轉變新思維,以振興大文化、發展大旅遊為工作思路,以高質量發展、統籌發展為工作要求,找準文化、體育、旅遊的契合點,大力實施事業與產業融合發展的“雙輪驅動”,以創新增力量,以協調促統一,以綠色亮底色,以開放作戰略,以共享為歸宿,聚焦“大融合”,謀劃“大項目”,優化“大環境”,爭當宜都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為實現“文化強市、體育強市、旅遊強市”的戰略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宜都市文體新聞出版廣電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 陳微

百姓關切

問:圖書館現有場地較小,週末、節假日到圖書館看書經常沒有坐位,有沒有建設新館的計劃?

答:宜都市圖書館新館目前正在建設之中,位於姚家店鎮劉家嘴村宜都市市民活動中心片區。項目已於2017年6月動工建設,建築共3層10900㎡,設計藏書50萬冊,閱覽桌席500席。該項目現已初步完成土建施工,擬於2018年下半年開始內部裝飾裝修,2019年布館,2020年投入使用。

問:九鳳谷景區門票太貴,能否納入宜昌年卡範圍,惠及宜都市民?

答:目前還不能納入宜昌年卡範圍。因為,按照宜昌市年卡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景區需要創A滿一年之後才能申請納入年卡範圍,三峽九鳳谷2018年1月才創成4A景區,截至目前還沒有滿一年,但可憑湖北省旅遊年卡免費入園。另外,三峽九鳳谷面向社會發布有景區年卡,充值後可長期使用。

微評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城市的靈魂,更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改革開放以來,宜都在經濟跨越發展、社會民生改善的同時,掀起了文化事業發展的一輪又一輪高潮:創作了大型原創民族音樂劇《清江清 長江長》,在藝術盛宴中品味歷史的醇香;將宜都宜紅納入“萬里茶道”申遺,拾起茶馬古道上的百年鄉愁……

宜都充足的文化供給、多樣的文化服務、豐富的文化活動如潮水湧現,提供著滋養人們心田的精神養分,帶來了人民“精神幸福指數”的大提升。在家門口觀歌舞怡情、閱書畫飄香,已成為這裡人們生活的真實寫照。

本報通訊員 姚明衛 盧秀娟

本版圖片由宜都市文體新聞出版廣電旅遊局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