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養生長壽功法的基本原理:生命在於自主調控

關於生命目前有三種說法:生命在於運動、生命在於靜止、生命在於平衡。但這些都不是回答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的,生命的本質是高級有機物質的新陳代謝運動的維持。

“生命在於運動”有些道理。從本質上說,任何物質都處於絕對的“運動”的反應狀態中,生命體的新陳代謝也是一種“運動”,生命體只有通過生命“活動”才能獲取能量和消耗能量,才能維持新陳代謝。從特殊意義講,適當的“運動”有利於促進新陳代謝。在內功中便是內在的導引動功,被稱為“命功”。“導氣令和,引體令柔”,“吹響呼吸,熊經鳥伸”,有利於“為壽”,健康長壽。彭祖便是導引養生的始祖。

“生命在於靜止”也有道理。靜止可減慢新陳代謝,防止能量的過度的消耗。但過於靜止就是死亡,從特殊意義講,閉目養神,恃別是氣功靜功,可以在非睡眠狀態中使人體得到積極休息,減慢心率、呼吸,使永無休息機會的心、肺獲得相對的休息,可以延長其“使用期”;可以使人腦得到充分的休息,防止“不能再生”的腦細胞的過早衰老和死亡,可以最大限度減少能量消耗,並在松靜狀態中吸取天地物質能量,讓良性意念誘導人休生理發生良性變化。彭祖是氣功靜功的始祖,有臥式、坐式養氣、服氣術。

彭祖養生長壽功法的基本原理:生命在於自主調控

60天算一年彭祖也有一百三十多歲,也相當於常人兩世

“生命在於平衡”更有道理。因為“生命在於運動”和“生命在於靜止”各執一端,有強調作用,但都有片面性,如果互相否定對方,便都成為謬誤。“生命在於平衡,體現了傳統陰陽協調觀點和現代辯證法,而它們都是客觀規律的反映。要運動也要靜止,要動靜相兼,勞逸結合,飲食平衡(如葷素配搭),能量吸收與消耗平衡,人體各器官功能平衡。

但是,生命體的平衡有三種。第一種是積極平衡。人體在生長時期基本上處於積極平衡狀態,不斷打破舊的平衡,向高級平衡狀態轉化,不斷生長。第二種是中性平衡。人到壯年、中年時期,基本上處於中性平衡狀態,一般稱為“生命平衡時期”,基本上維持同一新陳代謝水平。但也不是絕對平衡,壯年初期略偏向於積極平衡,中年後期略偏向於消極平衡。第三種便是消極平衡。不斷打破舊的平衡而向低級平衡狀態轉化,不斷衰老。

只要生命體還存在,新陳代謝都處於基本的相對的平衡狀態中,只是處於不同類型的平衡狀態。在上述三種平衡時期中,出現較大波動、反常變化,便是失衡。所以,無論恢復哪一個時期的平衡都是有意義的。但是,我們不僅希望在積極平衡(生長)時期保持正常的積極平衡,而且希望在中性平衡時期爭取適當恢復積極平衡,還希望在消極平衡(衰老)時期恢復中性平衡乃至積極平衡,從而法病強身,延年益壽。因而這不是維持生命各階段的自然平衡能達到的,而恰恰要打破自然平衡,實現期望的平衡。

再說,平衡只是相對的,不平衡才是絕對的。人生始終處在動態平衡之中,沒有絕對的靜止豹平衡。人體時時處在平衡中,也時時處在不平衡中。運動時或睡眠時都不處在動靜平衡中,吸收能量時或消耗能量時也都不處在能量平衡狀態中,而總要由平衡到不平衡到新的平衡,在這個意義上說,不平衡的時間多,平衡的時間少。平衡只是在有限的時間中才是暫時存在的。

最重要的是“天道自然,人道自己”。無機物處在自然演化狀態,不能調控自身的平衡與不平衡,一般生命體處在自我調控狀態中,但只是自然調控狀態,可以根據環境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自身狀態:自我調控。但它們沒有意念,不能自主調控,所以還是自然姆控.而人體卻可以自主調控,用意念調控自身的行為乃至誘導改變生理狀態、這便是人體生命與其他一切物體、物質的本質區別,這便是人道與天道的不同之處。“運動”或“靜止”或“平衡”,可以用來描述人及人外一切,而自我調控適用人及一切生命體,只有自主調控才只適用人體生命。所以,人體生命在於自主調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