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夫婦不願說的祕術,再三追問才告知,大蒜種植密度的技術

隨著現代化農業種植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機械化程度也越來越科學越來越先進,但是大蒜作為種植很麻煩的農作物,至今機械化的開展並不樂觀,依然還是人工種植相當普遍,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若想提高產量,便要懂得怎麼樣種植,種植密度又是怎麼樣的,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農村夫婦不願說的秘術,再三追問才告知,大蒜種植密度的技術

第一、合理密植 密植是增產的基礎。蒜薹和蒜頭的產量是由每畝株數、單株蒜瓣數和薹重、瓣重三者構成的。按品種特點適當密 植,可使每畝有較多株數。大蒜種植密度應根據品種特性、蒜種大小、土壤肥力及栽培方式等確定。播種過密,蒜頭變小、種瓣平均重量下降,小蒜瓣比例增多,單位面積產量提高,但蒜頭和蒜瓣質 量下降;密度低,蒜頭增大,蒜瓣均重增加,單位面積株數減少, 產量下降。若行距20釐米,株距根據蒜瓣大小而定,大瓣蒜可稀 些,株距10〜12釐米,每畝栽種3萬〜4萬株;中小蒜瓣可密些, 株距8〜10釐米,每畝栽種3. 5萬〜4. 5萬株;蒜頭大的品種宜 稀,蒜頭小的品種適當密些;大蒜瓣宜稀,小蒜瓣宜密;高肥水田 宜稀,肥力差田宜密;早播宜稀,晚播宜密,地膜覆蓋田宜稀,獨 頭蒜宜密。

農村夫婦不願說的秘術,再三追問才告知,大蒜種植密度的技術

第二、根據市場導向確定密度 為滿足出口大蒜的標準要求,增加達標蒜、規格蒜的數量,適當加大行株距,降低播種密度,提高單株產量和商品性,行株距以18釐米X18釐米,18釐米X15釐米為宜。一般早熟品種植株較矮小,葉數少,生長期較短,密度相應要 大,以畝栽5萬株左右為好,行距為14〜17釐米,株距為7〜8釐 米,畝用種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長,植株大,葉數|較多,密度宜相應小些,使群體結構合理,充分利用光能。畝栽4 萬株左右,行距16〜18釐米,株距12釐米,畝用種150千克 左右。

農村夫婦不願說的秘術,再三追問才告知,大蒜種植密度的技術

第三、覆膜蒜密度 覆膜頭用蒜種植密度以每畝2. 5萬〜2. 8萬 株為宜;薹用蒜以3. 0萬〜3. 5萬株為宜,高於或低於此密度,總體產量、質量下降;低於此密度,大蒜二次生長加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