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讲母性,呵呵,你的人性呢?

跟我讲母性,呵呵,你的人性呢?

01 chapter one

一个严肃的问题。

当了妈妈的人,还能算是人吗?

很多人认为是不算的。

就拿我自己来说,生完慢慢(作者儿子)不到一个星期,我就看穿了人世间最大的骗局——

那些说“生完就好了,就疼这一次”的朋友,你出来我们谈谈好吗?

跟我讲母性,呵呵,你的人性呢?

每天要喂8次奶,一次半小时起步,算下来就是整整四个小时,乳头皲裂以后,这4个小时的每一秒钟,都像是在上刑。

朋友们,血乳交融的场面想象一下。

而当我一边产奶一边流血流泪又流汗的时候,还有长辈跳出来说,喂,都当妈妈的人了,怎么还这么怕疼?

怎么办,听她这么一说,没出息的我,感觉好像更疼了呢。

还有我妈。

大家一起吃着饭,慢慢突然脸色一沉开始嗯嗯,我知道他又一次边吃边拉了。

加辅食以后娃的屎状如何大家都懂的。

跟我讲母性,呵呵,你的人性呢?

我放下筷子把他捞出来准备洗屁股,一边忙活一边跟过来帮忙的我妈说:“哎呀臭死了”。

结果我妈白我一眼说,喂,自己亲生的啊,哪里就臭了?

呵呵,我也是你亲生的,怎么放个屁你还要嫌弃的坐远一点?(考虑到个人安全,这话当然只敢在心里说说)

老实讲,自从做了妈妈以后,我最受不了的就是这样的调调:你都当妈妈的人啦……这有什么啊……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当然,还有那句噎死人的为母则刚。

亲妈这样说,亲戚们这样说,某些天杀的队友也这样说。

似乎当了妈妈就应该穿上铠甲变身超人,就应该不喊累,不怕疼,不嫌脏,不说苦,不掉泪。

嗯,最好是连病也不生,连觉也不用睡。

浑身上下只剩blingbling的母性光辉。

没有一点人味。

02 chapter two

外部环境已经称得上十分恶劣了对不对?

但更惨的是,有一些做妈妈的人,自己也没把自己当人看。

我有个朋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那种“奇葩”,生完娃之后遇到了人生当中头一个重大挫折——

奶不够。

科学追奶民间偏方追奶统统都试过,月子过后我去看她,她盘着腿坐床上一脸丧气的说:我根本就不配当妈,你看,我连奶都喂不饱她。

我:呃。。

跟我讲母性,呵呵,你的人性呢?

还是这位同学,靠着因为全母乳失败积攒下来的母爱值,强行扮演教科书一般的完美母亲长达一年多。

到娃terrible two了,血槽也终于隐隐有了要空掉的迹象。

因为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对小孩嘶吼,积压下来的怒火只能往其他方向(主要是队友)发射,在家就是活脱脱一枚“看什么都不顺眼一点就着“的燃烧棒。

因为要给小孩爱与自由,所以给自己和家里人都纷纷戴上紧箍咒:

平常要接纳尊重放开手,遇事要陪伴共情讲道理,把全家人都搞得风声鹤唳在小孩面前战战兢兢。

因为要弥补白天对小孩陪伴的缺失,所以下班以后的所有时间都用来陪她,结果身体率先扛不住。

这下好了,以前从来都没空娱乐没空锻炼身体的她,终于有时间照顾一下自己了。

作为她的老同学,看到她从天宫坠落到人间,我真心替她感到高兴。

跟我讲母性,呵呵,你的人性呢?

因为当你太过看重母亲这个单一的角色,连自己都忘到一边时,那个想象里的完美母亲的角色,会变得越来越沉重。

沉重到从促使你成长的动力,变成绑架你的桎梏,让你越来越苛责自己,越来越容易跟自己的人性较劲。

母性的光辉是很美,但为了维持它而把自己整个都架到火上——

那是给你的生活在埋雷。

03 chapter three

老实讲,我一直觉得做妈妈,是一份泯灭人性的工作。

小孩是不会把你当人看的,尤其是婴幼儿。

他们会挥舞着手臂,满满当当的占据你的每一分钟,管你是不是在睡觉,有没有刷牙,生没生病,饭是不是还没吃完,澡是不是才洗到一半,便意是不是已经忍过三天。

只要他们有需要,就会立马用最激烈的方式召唤你。

孩子越小的时候,越需要你能够忘掉你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妈妈这个角色当中去——你没有喜好,没有困意,你的活动范围会牢牢的限制在他们身边。

跟我讲母性,呵呵,你的人性呢?

你是妈妈,是他们跟这个世界连结的桥梁,在某种程度上,你也是他们的一个器官,一个工具。

工具做得多了,人是会逐渐丧失自我感的。

而你,作为成年人的你,在小孩逐渐长大之后,有没有想过,留一点空间给自己?

我是谁?

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

我需要什么?我会留心去照顾一下自己吗?

我擅长哪些事情?做什么事情能让我有成就感?

我能不能想办法抽出一点时间,专门留给我自己?

我喜欢我自己吗?我尊重我自己吗?

我知道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吗?我能为这个期待留出多少空间,在暂时达不到的时候,先抱一抱自己?

首先要把自己照顾好,然后才能有力量去照顾身边的小孩。

否则一个濒临耗竭的你,只会像歌里唱的那样——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04 chapter four

据说每一对白头到老的夫妻,都有500次想要离了算了的冲动。

那我也敢肯定,每一个看上去慈爱满满的老母亲,也都有500次想要把小孩扔出家门的时候。

面对小孩,你会有犯错的时候,你会有失控的时候,你会有崩溃的时候——这些就是一个普通妈妈的至暗时刻。

你会怎样面对这些至暗时刻?

是接纳它们,原谅自己,然后放下它们重新出发,还是陷在这个点,不断纠结于它们毁坏了你关于一个完美母亲的梦想?

你完全可以鼓励自己去做一个更好的妈妈,但你永远需要留一点时间,留一个地方,让你可以放下那些,去做一个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去接受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妈妈。

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妈妈。

首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你孩子的妈。

这样你才不会时刻紧绷,随时行走在内疚和自责的悬崖边。

也才能在被指手画脚被强调要牺牲被引导要奉献的时候,有底气对他们说,

跟我讲母性?呵呵,

跟我讲母性,呵呵,你的人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