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消费金融:AI科技运营让场景消费金融焕发新生

的确,国内消费金融市场环境中存在一些影响场景消费金融发展的客观因素,但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数据科学应用技术的不断深入、人工智能应用产品的落地,消费金融即将迎来3.0时代,场景消费金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对于大型综合性放贷机构,如果坚持围绕企业战略目标,从客户和渠道价值出发,通过一系列智能化、集中化、数据化的策略形成智慧运营体系,增收减支,完全有可能让场景消费金融换发生机。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智慧运营体系的三个层次。

一、交互层——由单向延时触达转变为双向实时智能交互

消费金融2.0时代,放贷机构与客户的沟通限于短信息、APP中的PUSH推送、电销、客服人员电话交流、社交媒体和广告搜索等。这些沟通方式多数是单向的,一批短信发了,一个广告投了,无法得知客户真实的感受,虽然现在有了埋点工具,分析的颗粒更加细致,但这些分析只是事后的,损失已经发生,我们只能通过数据表现来主观判断客户当时的感受。电销、客服人员虽然可以和客户实时沟通,但营销和服务成本太高,服务过程中形成得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也无法利用。3.0时代则不同,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合成、语音识别等技术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放贷机构有条件在不干扰客户购物的情况下,通过传感器,摄像头、嵌入式技术这些物联网设备采集用户人脸、声纹、语言等信息,选择适当的方式与客户沟通,对消费者身份进行识别,提升营销的成功率,更加精准地把握场景消费金融在贷款的可得性、便利性和风险之间的平衡,降低获客成本。不仅如此,放贷机构还可以将这种实时交互能力输出给大量没有科技能力的场景方,帮助他们更好地销售产品和服务,增加客户粘性,放贷机构在场景消费金融中扮演的角色不应局限于资金提供者,而应当成为实时智能交互技术在特定消费场景应用的开发者,用金融产

品和智能交互技术赋能场景方。

二、处理层:由职能式分散操作转变为矩阵式集中处理

目前多数放贷机构通过产品、风险、研发、大数据、合规这些职能部门协助来支持各项目的运营,这对于单一自主支付产品没有问题,但对于多项目多商户场景消费金融而言就很不合适。在职能式处理架构下,研发部门疲于应付各职能部门需求和公司目前最赚钱的产品需求,已经上线的场景消费金融项目会因为缺乏迭代资源而流产,而新项目的需求会被无限期搁置。在分散化运营环境中,各职能部门从本部门履职角度提出的需求,疏于沟通,无法提出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未来的全局性需求,这将导致大量短期、不兼容的硬件、应用程序和流程被配置,研发成本攀升、效率低下。在智慧运营体系下,根据渠道价值将职能式架构改造成矩阵式架构,不额外增加场景消费金融项目人员,只选拔优秀的项目负责人牵头组织、协调分散在各职能部门中的资源,制定绩效方案,搭建面向渠道价值的考核系统。这将极大地调动了职能部门员工的积极性,让成本中心的成本要素转化成场景消费金融项目利润中心的增收因子。智能部门将摆脱以前各自为政的状态,充分沟通,通过智能清算平台减少支付结算支出,通过智能语音系统降低审批、客服、催收费用;通过投放预测模型、合理组织、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平台提升存量客户活跃度、减少流失率,缩短项目盈利周期。

马上消费金融:AI科技运营让场景消费金融焕发新生

三、决策层:由专家经验决策转变为精细化数据决策

决策层的决策不是指单笔贷款的审批决策,而是指与各类场景消费金融项目相关的决策, 一堆新项目,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如何排期;一个存量业务,是否可以持续;钱就这么多,要保证哪些渠道的投放;场景方希望调整风险策略提高通过率,如何答复。长期以来,放贷机构对于场景消费金融项目的决策多基于管理者经验,但近年来场景消费金融的实践告诉我们,场景消费金融决策“拍脑袋”不靠谱,必须算细账。放贷机构应当围绕核心战略,建立涵盖客户数、投放、规模或者利润的多目标函数,将决策所有需要考虑的因素货币化,打通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界限,详细测算不同产品、不同渠道、不同目标客群的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运用财务管理的方式方法,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调整值,剔除场景消费金融项目的沉没成本,合理摊销各项固定成本,预测项目的边际收益、盈亏平衡点,不断调整资源投入,加强交叉营销,科学评估实际财务损益,而不是看到亏损就简单放弃。

面对受托支付和自主支付的这道选择题,是直接选择“钱多事少离家近”的自主支付;或是按兵不动,先用自主支付获取的收益补贴几个受托支付项目,应付一下监管;还是立足长远,搭建基于场景的智慧运营体系,把账算清、把事做细,跳出利差思维, 探索全新的场景消费金融盈利模式,相信你一定有自己的答案。

据悉,马上消费金融看到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优势,便选择了一条以科技驱动创业的道路,从开始筹备就不断加强技术成本的投入,目前马上拥有600多人的研发团队,在科技驱动下,自主研发了200多套IT系统,并向国家申请了20多项技术专利,另外也在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是凭借公司对技术的不断投入和不断锻造,马上消费金融连续2年荣获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50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