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新思維」打造「新經濟」 萬物互聯,驅動「未來製造」!

转换“新思维”打造“新经济” 万物互联,驱动“未来制造”!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們~

转换“新思维”打造“新经济” 万物互联,驱动“未来制造”!

9月16日,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物聯網與智能製造高峰論壇舉行,以智能製造為核心的“未來製造”成為大會熱詞。邁入萬物互聯新時代,以智能製造驅動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無限美好的“詩和遠方”,成為人們共同的願景。

转换“新思维”打造“新经济” 万物互联,驱动“未来制造”!

△物博會參展商調試智慧導醫系統。

未來製造,

中國登上世界舞臺

9月7日,世界經濟論壇公佈了全球首批先進製造“燈塔工廠”名單,來自中國的海爾成功入選。“海爾以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主導,在全球首創了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大規模定製模式,為全球應用第四次工業革命技術、實現生產現代化貢獻了‘中國方案’。”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智能製造服務總監官祥臻說。

“未來製造”大幕開啟,中國正日益靠近舞臺的“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重大技術裝備處處長汪宏介紹,隨著以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為代表的智能技術與先進製造深度融合,我國在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智能儀器儀表等重大技術裝備領域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在典型行業不斷探索並逐步形成了一批可複製的網絡協同製造、大規模個性化定製、遠程服務等智能製造新模式。

江蘇作為我國第一製造業大省,在智能製造發展上持續發力。省經信委副主任高清介紹,截至目前,我省累計39個項目入選國家智能製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19個計劃、13個項目入選製造業和互聯網融合創新試點示範。全省已創建智能車間536家,車間自動化智能化裝備達到83%,智能裝備聯網率達到87%,製造業關鍵生產工序數控化率超過50%。

從PC時代的信息互聯,到移動時代的人人互聯,再到今天的萬物互聯,“未來製造”將會是一個什麼模樣?ABB中國副總裁李清源這樣展望:“機器換人是智能製造的典型應用場景。過去,我們給機器編程讓它工作,現在我們通過技術手段教機器識別和操作,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覆蓋研發創新、生態管理、質量控制的製造全鏈條,機器將擁有和人一樣的自學能力,並與人和世界形成更好的互動。”

原始創新,

“中國製造”換道領跑

近年來,無錫以建設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為契機,加快構建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時至今日,無錫的製造業貢獻了43.3%的GDP、96.1%的規上工業增加值、52.6%的稅收收入,在全省乃至全國製造業版圖上佔據重要地位。

無錫新一輪的崛起表明,中國靠製造業起家,也將倚重製造業走向未來。而左右中國在全球“未來製造”中的地位,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始創新將成為決定性因素。

“當今世界,各種新技術風起雲湧。我們要在這些新技術剛剛破題之時,選擇某些優勢領域強化原始創新,實現中國製造換道領跑。”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反覆強調,領跑,就是掌握別人沒有的技術,而不是停留在“別人有的技術我們也要有”那種慣性思維。中國製造要贏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動權,就要像無錫發展物聯網一樣,改變過去引進、消化、再創新的“跟隨”戰略,瞄準重點領域和薄弱短板強化技術創新,爭取一批原創成果,從“並跑”進而實現“領跑”。

以人為本,

重塑先進製造文化

9月14日發佈的《2017-2018年中國物聯網發展年度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物聯網設備數量達到84億臺,首次超過人口數量。如此龐大的物物聯接,再加上人工智能的深度應用,未來的製造,是否將成為機器主宰的時代?

“恰恰相反,人,將成為未來製造的核心。”德國工業4.0平臺科學專家委員會會長助理Benjamin Rohm認為,智能製造是企業研發、生產、管理、服務模式的全面革新。在此過程中,用戶與生產者之間的關係將由過去以產品供給為主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價值鏈,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的“用戶需求-研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價值環,並衍生出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模式。

今年的國內車市上,一款出自上汽大通無錫惠山基地的SUV—D90持續熱銷。吸引消費者的,是一整套獨特的用戶福利——從變速箱、驅動形式、座椅佈局,到輪轂、散熱格柵、儀表面板造型,用戶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在上汽大通搭建的“我行MAXUS”平臺上,定製選項包含10款輪轂設計、9種外觀顏色、8種座椅佈局、6種內飾風格、5種前格柵樣式、2種四驅形式等58個大類、180個小類,支持10616種價格梯度。D90因此成為國內第一款“大規模個性化定製車”。

智能製造的最高境界是“人機協同”,智造複合型人才和智慧工人將成為全世界製造工廠的“香餑餑”。澳大利亞國家科學院院士Branka Vucetic建議,中國要解決人才難題,可以嘗試從海外引進高端人才,但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年輕一代的科學素養,尤其是工程、數學方面的素養,為“未來製造”培育更多的智造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