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的刘峰,中国版阿甘,两种际遇,不同人生

最近去看了冯小刚导演的《芳华》,去看的那天三人一起去看的,大家都很安静的看完了,结束后一起看的妻直接把电影给否了,认为没什么好看的,说不出原因,另外一个90后也说好像缺点什么,我没有即时给出评价,不是影评人,没办法给出专业评价,但是我是有感触的,感触最多的是电影所描述刘峰和何小萍的人生。


《芳华》的刘峰,中国版阿甘,两种际遇,不同人生

故事的描述手法和著名电影《阿甘正传》很像,都是通过讲述主人公的人生故事描述了一个时代,所谓一代人的芳华,而最后打动人的或者让人感触的不是这个时代,而是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芳华》用第一人称描述他人,《阿甘正传》用第一人称描述自己。《芳华》讲述了从文革、越战、下海潮到现在,主人公从正值芳华年龄到中年,而阿甘正传也是经历了美国历史上的多次大事件,贯穿了阿甘的一生。
《芳华》的刘峰,中国版阿甘,两种际遇,不同人生

让我感叹的是,两个电影,相似的感情线,最后走出了两个不同的人生,《芳华》描述的刘峰是一个好人,好到让人觉得他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活雷锋,他总是没有要求的去帮助别人,帮班长打沙发,帮人修手表还是自学的,甚至连晋升机会都让给别人,几乎每次帮助别人都付出极大的热忱,我想现实中很多人都能在不伤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去帮助别人,而刘峰不是,他甚至牺牲自己的利益去为他人着想,真正的利他主义者,可是就这么一个人,没有换来别人对他的感恩,甚至他追求爱情都会让人觉得在亵渎活雷锋,被追求的对象接受不了一个雷锋似的人,尔后他的遭遇是下放伐木连,加入战争成为残废,下海不如意被人欺负,大病,最后和何小萍相依为命。这使得我们感叹好人难做,也使得我们去思考做好人背后更深刻的问题。

有网友评论像刘峰这样的人不是圣人就是傻子,与他不同的另一个傻子阿甘跟他比简直南辕北辙,阿甘腿有问题,智商也被测出只有75,但是就因为一个简单的信条:Follow your heart,Just do it!让他拜托绑腿支架成为跑得很快的人,成为橄榄球巨星,国家英雄,百万富翁。不知有多励志!

阿甘是天生的右腿残疾,还有些驼背,需要戴脚撑,而阿甘在参加入学检验测试时,被告知智商只有75,不够及格线,只能上特殊学校,而阿甘的老妈为就像阿甘所说的那样,甘老妈给予阿甘的家庭教育,影响了他的一生,保护了阿甘的心灵健康成长。

我们知道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其实看后面的剧情会发现,阿甘其实并不笨,他甚至在很多事情上都非常的有天赋,所以我更认为,阿甘所谓的“低智商”,倒不如说他缺少的智商是人们眼中的“精明”“功利心”,因为“感动”的主要原因正是:福雷斯·甘是如此纯粹如此简单的人,他很干净。阿甘没有名利心,很像是无欲无求的境界,他的做事风格其实往往是遵从内心,或是随风而行听天由命(就像羽毛一般),某种意义上,阿甘其实也是迷茫的,而更多的,我觉得他是为爱而活,他真正在意的无非只有感情珍妮教给他的“Just do it”,从小阿甘就被欺负,而珍妮是他童年时唯一的朋友,每次阿甘被熊孩子们欺负时,珍妮就会对阿甘喊“Run!Forrest!”而这句话,也贯穿了阿甘的一生。

返观刘峰,我觉得刘峰和何小萍的境遇加起来和阿甘相似,一个充满大爱,一个饱受欺负,但都没有好结果,何小萍好不容易成为英雄却受不了转变成了精神分裂,最后两人相依为命度过余生,如果不是最后讲述人点题说他们过得安心知足,而其他世俗意义中成功的战友却感叹人生浮沉,很容易让人变成负能量,甚至影响人生观的判断,就是好人不好做,自私的、自我的人反倒得到更多。跟阿甘正传里的理想主义相比,我更愿意相信芳华里描述的苦悲人生,不管导演想挖掘人性也好,还是想讽刺人性也好,现实中刘峰的遭遇更加真实,要不然生活中就不会有那么多奇葩的事情发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