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讀家族辦公室

全面解讀家族辦公室

家族辦公室能與家族建立長期默契的合作,其本質是由於家族辦公室與服務的家族所建立的絕對互信,且在服務專業上的絕對深度。

家族辦公室,最早起源於古羅馬時期的大“Domus”(家族主管)以及中世紀時期的大“Domo”(總管家),在歐洲具有較為悠久的歷史。現代意義上的家族辦公室出現於19 世紀中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洛克菲勒家族辦公室。

富豪家族,尤其是各類以家族為基礎的企業,為了能夠世代傳承下去,需要能夠針對這些家族提供專業服務的機構組織,而家族辦公室的出現,從更為專業的角度幫助家族完成各類財富的代際傳承,實現家族目標,同時也更有針對性的科學規劃管理家族各類事物。

近100 年來,家族辦公室在全球各地蓬勃發展,成為了富豪家族實現財富傳承、彰顯社會責任的合作伙伴。

距離家族成員最近的核心幕僚環

基於忠實地服務於某一個家族,家族辦公室工作的核心目標是為了確保該家族的永續經營、基業長青。因此,其工作本身具有高度定製化的特徵,通過綜合考量家族企業、家族成員、家庭事務等情況,協調各方專家,為家族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根據對大量歐美和亞洲市場家族辦公室的研究,筆者發現,其服務範圍主要集中在財務規劃、諮詢服務、策略支持及家庭治理四個方面,由這些基本模塊衍生出諸如家族基金管理、慈善基金會、家族接班人培養等特定功能。

全面解讀家族辦公室

值得注意的是,家族辦公室以下的兩個特色功能:

維護家族憲章

這是家族辦公室與其他針對家族提供綜合服務的機構(如私人銀行)之間,一個顯著的區別。家族憲章的存在,使得家族治理可以長期並持續的促進家族發展,符合家族整體利益及目標,相當於家庭治理中的“家法”。家族辦公室所提供的服務,均以家族憲章作為基礎,協助並確保家族使命和價值觀,家族成員的權益、行為準則,家族繼承人的培養,家族成員退出和衝突調節程序等各目標的順利實現,從而更好地經營企業,實現基業長青。

全面解讀家族辦公室

因此,家族辦公室的存在,維護著家族意志的傳承,更扮演著家族憲章維護者的角色。

接班人培養計劃

一個典型的家族辦公室,往往會參與家族企業接班人培養計劃,尤其是接班人精神層面上的培養。教育和實踐的規劃都應以培養一個企業繼承人為方向,並且應該是一個通常為5-10 年的長期計劃。

作為父母和企業的所有者,企業家希望下一代繼承到哪些權力、職責和特權,這些都應體現在其人生規劃中。這種培養計劃,不同於一般機構提供的優秀教育資源,而是依據家族傳承的目標,協助家族成員不斷意識到他們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家族辦公室的分類和六種主要運作模式

將世界範圍內的家族辦公室進行分類,大致有兩種分類方法。若以服務的家族數量來區分,可分為單一家族辦公室(SFO)和聯合辦公室(MFO)

,前者服務於單個家族,後者同時服務於多個家族。近年來亦出現了諸如虛擬家族辦公室(VFO)的新形態,它並非服務於特定家庭,而是將共性服務進行組合,提供相應服務的工作平臺;若以家族辦公室獨立性作為區分,即是由外部職業經理人負責還是由家族成員直接管理,可分為內置型外設型

基於以上分類,家族辦公室可大致分為以下六種運作模式:

1

模式一:家族管理/ 單一模式

模式特點:由家族成員執掌,自行組織並設立專業團隊對家族事務進行綜合管理,服務單一家族,是最為經典的家族辦公室表現形式。

代表:在歐美及亞洲較為普遍。法國穆裡耶茲(Mulliez)家族及意大利阿涅(Agnelli)家族、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李健熙家族等。

2

模式二:家族控股/ 職業經理管理/ 單一模式

模式特點:由家族出資控股,聘請職業經理人進行專業化管理,綜合負責家族事務,與家族其他成員或企業板塊形成互補。此類形式目前一般由財力雄厚的富豪家族採用。

代表:MSD Capital、南豐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阿爾諾集團(Groupe Arnault)等。

3

模式三:職業經理控股/ 職業經理管理/ 單一模式

模式特點:服務機構由職業經理人控股、職業經理人管理,僅為一個家族服務,此類家族辦公室是目前較為主流的模式,原因在於職業經理人與家族的傳承利益相一致,彼此互利。

代表:德國鄧克曼家族辦公室(Denkmann FamilyOffice)等。

4

模式四:家族控股/ 家族管理/ 聯合模式

模式特點:由一個家族首先創辦,後期開始對其他家族逐步開放,一般出現在具有相關產業或有相同背景的關聯家族之中。

代表:皮特卡恩家族辦公室(Pitcairn FamilyOffice)、恩榮金融(Grace Financial)、LGT 集團等。

5

模式五:家族控股/ 職業經理管理/ 聯合模式

模式特點:聯合家族辦公室的主流模式之一。此類家族辦公室可以不斷吸收專業人士,並不斷優化家族資源。

代表:貝西默信託(Bessemer Trust)與洛克菲勒公司(Rockefeller & Co.)、沙艾爾(SandAire)家族、HQTrust 等。

6

模式六:職業經理控股/ 職業經理管理/ 聯合模式

模式特點:本質為金融機構中提供家族服務的模式,為較為入門級的家族辦公室。

代表:匯豐私人銀行私人匯財策劃(HSBC PrivateWealth Solutions)、瑞銀全球家族辦公室集團(UBSGlobal Family Office Group)、德國奧本海姆家族辦公室(Deutsche Oppenheim Family Office)、百達銀行(Pictet)等。

發展現狀呈多元化 全球聯動成新趨勢

家族的興旺意味著家族辦公室的成功,反之亦然。因此家族辦公室這一服務模式可以橫跨幾個世紀,成為圍繞著超高淨值家族最核心的服務體系,可謂是財富管理皇冠上的明珠。家族辦公室能與家族建立長期默契的合作,其本質是由於家族辦公室與服務的家族所建立的絕對互信,且在服務專業上的絕對深度。經過幾百年的積累和沉澱,家族辦公室的服務內容、服務形式和服務種類日益完善並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歐洲、北美、亞太及其他新興地區是家族辦公室主要集中的區域。(圖三)歐洲是家族辦公室起源地,歷史悠久、市場成熟、服務機構數量眾多,大多集中於英國、瑞士、德國等金融中心。在服務的類型上,主要關注稅收、會計和司法等領域的問題,重點協助富豪家族在企業、資產以及核心價值的傳承。

全面解讀家族辦公室

北美地區家族辦公室起步晚於歐洲,但發展迅速,目前資產管理規模排名世界第一。服務模式由最初的家族內部管理逐步發展到以第三方機構代為運營管理為主。關注慈善,普遍會在家族中設立慈善基金會,如比爾蓋茨慈善基金會。由於北美地區的富豪家族較歐洲市場“年輕”,因此在服務領域注重引入新的信息技術以作支持。

亞太地區,家族辦公室起步最晚,發展相對滯後,目前仍處於初期階段。儘管財富積累速度遠超歐美地區,但富豪家族對於家族辦公室的形態目前接受程度較低,更傾向於將物質化的財富親自託付於大型金融機構或財富管理機構,對於家族企業、家族精神文化傳承與家族治理等問題的關注較少。

新興地區(主要以印度、巴西等代表)的家族辦公室,近年來由於財富的快速積累,其資產管理規模得到較大的提升,從2016 年不足5 億美元的平均管理規模,一舉提升到2017 年的8.74 億,該區域的家族辦公室更為關注全球化的資產配置。

歐美髮達國家在家族辦公室的成本控制、人員長期激勵、全球資產配置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加上近年來對於信息技術的投資、運用並參與技術系統的建設,使得家族辦公室的業務形式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改變。未來全球家族辦公室將呈現以下趨勢:

(1)全球化經濟聯動的作用,無國界的世界格局將加速財富的積累,這將催生出更多提供家族辦公室服務類型的機構。

(2)隨著家族企業業務的擴張,家族整體所需的服務增加,將會刺激家族私密化專業服務的需求,可能使得單一家族辦公室數量增加。

(3)家族辦公室行業的參與者多元化,除傳統的會計師、律師、專業投資顧問外,更多的職業人群和機構參與進來,如醫療、養老、教育行業的專業人士。

(4)全球化服務將會得到進一步關注,依託信息技術的基礎,家族辦公室的服務領域將進一步擴大。

(5)以中國為代表的富豪階層持續高速增長,未來將會成為家族辦公室異軍突起的重點區域。

家族辦公室在中國 挑戰與機遇並存

改革開放40 年,不但使得物質財富得到高速積累,更使得國內超高淨值家族對財富的認識發生了質的變化,更多關注傳承與社會責任。在2014 年“新財富500 富人榜”上,50 歲以上的民營企業家佔了近七成。其家庭成員最年輕的“富三代”亦到了可以走向前臺、委以重任的年紀。無論是家族企業的治理、家族財富的永續傳承,還是接班人的培養,都逐漸成為超高淨值家族所重點關注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國內的金融機構體系首先有所嘗試。2013 年,中國銀行率先推出家族辦公室業務,通過“133”(中銀集團一個平臺,銀行專業團隊、顧問團隊和海外團隊三個團隊)服務體系,為超高淨值個人及家族提供個人金融、企業金融和增值服務等服務,這標誌著家族辦公室類型的服務,在中國正式落地。

同年,平安信託發行內地第一隻家族信託——平安財富• 鴻承世家系列單一萬全資金信託,這一量身定製的方案中全權委託式的資產管理方式,和家族財富保全傳承綜合功能,推進了家族辦公室業務在國內的蓬勃發展。

隨後,圍繞著家族辦公室的相關服務,近年來市場上湧現出近2000 餘家各式各樣的家族辦公室。就國內家族辦公室結構構成而言,主要以信託公司、商業銀行以及法律事務所為主,其中信託公司背景的家族辦公室比例最高,佔39% ;商業銀行和律所背景的各佔25%,其參與形式主要分為以下三類:

一是存在於家族企業內部的內置型家族辦公室,一般由家族成員負責,專注於家族企業戰略以及家族事務。較有代表性的有盈豐資本、普思資本等。

二是從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託公司、證券公司以及第三方理財內部高客部等金融機構,派生出來的專門服務其私人銀行或超高淨值客戶的部門。典型的有招商銀行私人銀行部、中信信託家族服務部、中金公司家族辦公室等。

三是由職業經理人發起設立,在家族企業外部獨立運作的家族辦公室,以聯合家族辦公室為主,針對超高淨值家族的共性問題提供服務。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漢家族辦公室、德裕家族辦公室等。

家族辦公室在全球範圍內,整體可謂是蓬勃發展,但國內的家族辦公室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呈現出各種矛盾和問題:

1、高淨值家族與其家族企業嚴重混同

雙方並未有頂層設計以區分及隔離避險,且目前大量超高淨值家族並未清醒認識到其中的風險,導致理念宣導並不順暢;

2、以家族辦公室之名,行金融產品銷售之實

國內目前運作的不少家族辦公室,實際業務僅以金融產品銷售產生的佣金支持日常運營,並未真正以家族辦公室的核心理念,與高淨值家族站在同一陣營;

3、超高淨值家族對於家族辦公室的專業度並未信任

儘管家族掌門人已逐步邁入70 歲年關,但對於家庭與企業仍有著較高掌控力,更加相信自己的成功經驗,對家族辦公室業務存在排斥感;

4、所涉及的業務範圍受限,監管、法律制度亟需完善

目前國內金融機構推出的家族信託只能覆蓋金融資產這一個方面。國內財產等級制度、遺產稅、交易稅等法律法規方面的不完善或缺失,影響著家族信託在中國的發展。

因此,如諾亞財富等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亦採用“曲線救國”的方式,通過持有海外信託牌照,這種離岸方式實現家族辦公室的功能。

家族辦公室在國內的發展,目前可謂是“道阻且長”。但另一方面,又可謂前途光明:國內普遍面臨的代際傳承問題——家族掌門人年齡的漸長及日益複雜的家族成員關係,使得家族辦公室類型的服務是“被需要”的,同時對家族辦公室的運營管理、人才儲備等方面提出更為專業及精細的要求。

也正因此,對於家族辦公室的發展,筆者是充滿了信心的。市場應儘快建立行業規範;行業從業者,應不斷加強自身專業能力,而服務的內容亦需更多站在高淨值家族角度思考。唯有專業與互信,方是行業不斷向前發展的核心源動力。

本文首發於《財富管理》雜誌5&6月合刊

作者系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

西控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陳思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