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伊图里河,有一片崔曾女纪念林!谁是崔曾女?

崔曾女是牙克石市伊图里河林业局长期奋斗在一线的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从1953年到林区工作直至1982年光荣退休,一直勤勤恳恳地在基层耕耘,用看似平凡的举措造就了不平凡的业绩,用一件件小事塑造了一个坚守信仰、默默奉献的令人叹服的共产党员形象。

崔曾女,1918年出生于朝鲜龙山市一个贫困家庭,1944年由朝鲜流浪到中国,在黑龙江省依安县一个日本人开的旅馆做工,1946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3年崔曾女响应国家开发林区、建设林区的号召与丈夫一起到伊图里河林业局工作。到林业局工作之初,崔曾女拒绝了领导将其安排到局机关的好意,主动要求到生产一线从事采集工工作,采集工从事的是繁重、危险的重体力劳动,那时每人每天至少得承担七八立方米的工作量。天天从早忙到晚,并且经常加班到半夜。艰巨的工作量许多壮汉都吃不消,但崔曾女很快度过了肩膀肿、脚酸痛的不敢走路的阶段,她率领的女子集材队还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了男子集材队的工作量。在工棚里,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崔曾女在入党申请书中用质朴的语言写到:“我是一个朝鲜妇女,曾受尽了日本人的剥削和压迫,参加了革命后,我才有了做人的尊严,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我愿意为党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我的一生。”在之后的工作生活中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她的誓言。在崔曾女和职工们的共同努力下,伊东林场大会战集材量名列全局之首。崔曾女小组集材量居林场前茅。崔曾女个人集材量名列小组第一。

往事|伊图里河,有一片崔曾女纪念林!谁是崔曾女?

第二年冬天,由于长期过度劳累加上旧伤复发,崔曾女倒在了病床上,组织想将她调到林场机关从事后勤工作,但崔曾女强烈要求留在一线工作,崔曾女如愿留在了生产一线,只是从事了相对较轻的护路工作。对于责任心较强的崔曾女来说养护集材路面工作毫不轻松,每天得忙碌在几百延长米的集材路上,浇冰道、清积雪、填路坑……天天从早忙到晚。

1959年7月1日,一个对于崔曾女非常重要的时刻来临了,她获得了向党旗宣誓的资格。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之后,她工作的积极性更饱满了,工作态度更认真了。上世纪60年代,林业经营思想发生了转变,林区以木材生产为主转到以造林为主的工作模式。崔曾女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植树造林工作中,每天天刚蒙蒙亮她就揣上干粮第一个来到植树场地,中午吃完饭也不休息,拿起铁锹多挖几个树坑。晚上别人收工她不收,一个人干到天黑才下山。有几次赶上下大雨她顶着雨把带去的树全部栽完了……天天早出晚归,崔曾女身体透支了,病了一场又一场,可是在整个造林期间她没有在家休息过一天,无论身体多么不适,她天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离开。林场每年造林,崔曾女小组总是栽植量最多,成活率最高。

到了20世纪70年代,崔曾女年过半百,背驼了、眼花了,已经难以承担生产一线的工作,她也到了退休的年龄,可她找到领导执意要求留下来发挥余热。于是,崔曾女在林场承担了收发员工作。收发工作虽说较清闲,但崔曾女一刻也不懈怠,每天将报纸、信件、包裹等仔细分类,然后及时送到单位、个人手中,从来未出现过任何差错。后来邮局改变了邮寄方式,将邮件直接送到林业局机关,再由各单位去取,局址到林场每天往返几公里,崔曾女从不耽误邮件收发工作,遇上大雨她把邮件揣进怀里,将伞撑在前面。邮件无恙人往往被浇透了。邮件取回林场崔曾女总是第一时间将信件送到收信人手中。

1982年秋,64岁的崔曾女退休了,退休后不久崔曾女老伴去世了,她唯一的儿子早年夭折。她独居在偏僻的北山脚下,本着不给组织添麻烦的理念,崔曾女多次拒绝组织给予的帮助。到了80多岁高龄的时候,生火烧饭都成了崔曾女的难题,林场决定派一名职工专门照料她的生活起居。职工到她家刚说明来意,崔曾女就下了逐客令:“你来照顾我会耽误在林场的工作,我不需要照顾。”林场见老人不允许就改变了计划,派人十天半个月去一趟帮老人挑挑水、扫扫雪,老人总是将来人劝走。林场也有受老人欢迎的人,就是上门收党费的人。老人认为交纳党费是一个党员最基本的责任,必须按时上交,绝对不能迟交。交纳党费成了她退休生活的头等大事。

崔曾女腿脚利落的时候每到月底总是主动到支部交党费。来往路程几公里,无论天气恶劣与否从不拖延一天。腿脚不便了,就要求支部同志上门收取并规定:提前几天可以,拖后一天不行。交党费这天,是老人最高兴的一天,对着收党费的同志愉快地尽着责任。老人退休生活的另一件大事是参加组织生活,一有生活会,老人总是不顾路途遥远,准时出现在会场,而且会上认真地听和记,积极地发言。有人见老人年事已高就劝老人别去了,在家自学就行。老人表示:作为一个党员,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组织生活不可以不参加。

在生活中,崔曾女给邻居们的印象是一个爱较真、生活非常节俭但是非常热心而且善良的老人。邻居申淑英家生活困难,老人就把自己的“班儿”无偿让申家儿子去接,当申家儿子把头一个月的工资拿给老人作为回报,老人坚决不收:“你家比我家困难,自己留着贴补家用吧。”老人腌朝鲜咸菜好吃,总是东一家西一家去送,有时送光了自己都没吃的了。老人对他人慷慨,自身却非常节俭。老人这辈子没穿过几回像样的新衣服,衣服洗白洗破了仍在穿,全是补丁也不扔。老人在吃的方面也很简单,吃菜仅是白菜、土豆等家常菜。为了节省每月几元的水费,拖地用雨水,到水房接滴水,没有煤就自己上山捡树枝烧。弟弟从朝鲜来探亲因为觉得狗肉贵,竟未请弟弟吃顿狗肉。2001年崔曾女83岁高龄时因滑倒导致股骨头严重受伤,躺在床上起不来了。在林业局、林场相关人员的劝说下,老人最终同意搬往敬老院,搬家时老人仅有一个破衣柜、两只旧箱子、一台黑白电视机和一摞奖状、锦旗。

住进敬老院后,崔曾女就瘫痪在床不能动弹,她住进敬老院的头一件事就是把每月的工资交给敬老院管理,用自己的工资支付伙食费等给敬老院,不让林场在她身上花钱。看到房间灯管度数大,她要求把20瓦灯管换下来,买来5瓦小灯管安在床头,电视也仅看完新闻联播就关掉。老人节俭的习惯没变,还有一个没改变的就是按时交党费,如果到日子收党费的同志没来,她第二天一早就会让人把党费送去。老人对学习也是坚持不懈,对报刊上的重要内容她反复复习。每年“七一”老人都要特意换上干净衣服,让人把党旗挂在对面墙上,把自己的党员证端端正正放在枕边。老人庄重地嘱咐护理员,每年“七一”之前一定要提醒她,她就是不清醒了,也要为党过生日。老人没有忘的还有每年秋天林业局组织的“金秋助学”活动,每到这个日子,她都拿出一些钱来,吩咐护理员替她表达心意。

往事|伊图里河,有一片崔曾女纪念林!谁是崔曾女?

2003年到来后,85岁的崔曾女老人身体每况愈下,眼睛和耳朵全部出现障碍,说话也含糊不清,只能通过在纸上写字进行交流。老人多次郑重地申请把自己一生的全部积蓄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2003年3月12日,面对相关工作人员,老人打开放在身边的小布包,拿出一条棉裤慢慢撕开,掏出几个存折和一些现金,经清点合计金额肆万零玖佰元整。经相关单位办理党费交给了中共中央组织部,中组部出具了崔曾女老人肆万零玖佰元一次性党费收据。2006年,老人预感自己在世上的日子不多了,她让人找来代笔,自己一字一句地口授遗嘱:一、自己的装老衣服自己准备,不用组织花钱;二、遗体火化并且不留骨灰,全撒入工作地伊图里河;三、将自己遗存的全部现金作为党费上交给党组织。2009年8月7日晚9时30分崔曾女走完了91年的生命历程,慢慢闭上了双眼。老人的后事按其遗嘱办理,她的全部存款贰万叁仟元整做为特殊党费全额上交党组织。

或许对信仰的坚持不在于念过或重温几遍誓言,更不在于华丽语言的鼓动,扎扎实实的脚印才是最好的通行证或墓志铭。如果对一次善举就应该伸出大拇指点赞,那对一辈子做好事的人,是不是应该树起坚固的纪念碑。崔曾女老人的纪念碑就在小镇伊图里河崔曾女纪念林之中,在山清水秀的小镇边上崔曾女的纪念碑和故事是山林之外的另一道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