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開壺、養壺、護壺你必須要知道的這三點如下!

紫砂壺開壺、養壺、護壺你必須要知道的這三點如下!

一把好壺在手中把玩時日已久,所謂日久情生,這時,你一定要更加呵護有加,切不可一時不慎而將自己心愛之物毀於一旦。“茶具方圓新制作,石泉槐火塵松風”,新壺到手,似好友一逢,君對壺的養護就據此而開始吧。習慣上,我們將砂壺的養護分為四個部分來分別認識。

一、 開壺新壺伊始,壺友懷著喜悅的心情,開始了與壺為友的漫漫旅程。面對新壺,壺友可以開始一系列的功能性操作,第一道工序就是行內稱之為的“開壺”。

開壺的程序是這樣的:清洗壺身內外,去除浮塵。此時,如是新壺,壺內肯定會留下藝人處理壺坯時後期工序中所留下的陶屑和燒成時的沙粒,且這些碎屑在高溫燒製過程中與壺體已稍有粘連,不是用清水沖洗即可除去。你可備以竹筷或木片輕輕將這些陶屑颳去,再用水反覆沖刷使壺胎一塵不染。

紫砂壺開壺、養壺、護壺你必須要知道的這三點如下!

清洗好壺身內外後,是以茶少許用開水沖泡,再將整把茶壺放在鍋裡沸煮幾開,使壺一開始便與茶緊密結合,實質也可視作消毒,如此往返2-3次,將壺再清洗拭乾後存放,便可泡茶了。如果這樣做,務請注意不要將壺蓋蓋在壺上,要將蓋子放在鍋內空隙處,避免在高溫煮沸時壺在鍋內滾翻而傷及壺蓋。還有一種現象必須杜絕,就是一些用戶為了達到清潔壺身的目的,用強力洗潔精、消毒劑用到開壺程序裡,這是不可取的。

紫砂壺開壺、養壺、護壺你必須要知道的這三點如下!

二、 養壺日常生活中的每次茶飲,就是壺友養壺的過程。中國飲食文化中,對“茶飯”歷來是懷著敬畏之情的。所以家長在教育孩子時,都是千叮嚀萬囑咐,不要浪費糟蹋茶和糧食。受此影響,在日本早有“茶道”禮儀。我們這裡所闡述的,並不深入對“茶”的禮儀進行詮釋,而是純粹的討論如何把一把茶壺養好,使它早日形成人們理想中的珠圓玉潤的手感和溫柔親切的觀感。每次茶飲,宜先將茶壺以開水沖泡一至二遍,讓壺得到預熱。然後放進當日所飲之茶,以合適的水溫泡茶。一般而言,茶葉在製茶、包裝過程中會留下微塵,所以第一泡茶最好全部倒在公道杯中,再將茶沖泡好蓋上壺蓋,這時壺身已呈高溫,再將第一泡茶汁慢慢澆在壺身上,使茶香水溫內外呼應,砂壺的微孔機理也得以舒展。這有利於把茶葉中的油性逼入壺壁中,有利於砂壺得到茶汁的滋潤,久而發放出黯然之光。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第一泡茶如果是泡碧螺春、龍井、毛尖、宜興紅茶等易滲出茶類,要即衝即倒,倒空後立即再衝泡,不要待其乾結後再衝泡,這樣不利於茶汁的滲出。如是普洱、鐵觀音、巖茶一類慢滲型茶,則復衝時間可延長些。當茶沖泡好後,壺主人倒茶敬客,神聊漫談之機,正是用手撫摸擦拭壺身之時,這樣的撫摸比竹、木、牙、角來磨蹭壺身要更能體現人與壺的結合,壺身在手掌的按撫下砂壺之色會愈見沉穩光滑。

紫砂壺開壺、養壺、護壺你必須要知道的這三點如下!

同時,要注意茶壺在茶海中存放,必須墊上柔軟的茶墊,防止壺底被硬物磨損。如果你愛壺心切,想急於見些養壺效果,還可以適當在飲茶過程中或清洗砂壺時,就著飲茶後的餘湯,用厚軟的毛巾將壺身全部擦遍,這樣,越是用好的紫砂泥所制的茶壺就越易養出包漿(即壺身上那種光滑而柔順的幽光)。

在每次清飲後,要特別注意在壺流的下方將殘留茶汁清洗掉,否則時間一長會留下一道與壺身不協調的“另色”,非常難看。在壺把上,也易留下“人跡”,每次都應清理。也有人認為在壺體內將茶汁多存放一段時間或隔夜再清洗,這是不可取的。以前傳統的說法是認為壺內留茶垢會增其茶香。但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壺壁內茶垢中多少會含有鎘、鉛、砷、汞等有害元素。長期得不到清洗清理,於健康不利。所以每次飲茶後應即將餘茶倒盡,清洗後自然風乾存放待用。

紫砂壺開壺、養壺、護壺你必須要知道的這三點如下!

紫砂壺開壺、養壺、護壺你必須要知道的這三點如下!

紫砂壺開壺、養壺、護壺你必須要知道的這三點如下!

三、 護壺縱觀茶具的養護,以上二點是講“養”,現在再講“護”。平時經常遇到有壺友將一把沒有蓋子的茶壺帶到宜興,請求製作者或相關人士配蓋。最著名的就是儲南強先生當年在蘇州收到的那把供春壺,原本也是缺蓋的,後來到丁山請裴石民先生配上蓋子,還算是天衣無縫,成就了一段名壺的佳話。就配蓋而言,每一位制壺人均是不肯輕易應允的。

當年顧景舟大師為了給自己以前製作的壺配蓋,在泥色、尺寸、壺溫等方面具是絞盡腦汁,雖然壺蓋配好了,壺主萬分喜悅,完璧而歸,但其中甘苦只有制壺人知道。所以當年顧大師也曾對筆者講述:“配蓋的生活比製作整壺要難,寧願做一把也不要接配蓋活”。這裡為什麼要著重講配蓋,主要是一般茶壺均是以壺身壺蓋二大件,而壺身往往使用者緊緊拿在手上,不易破損,但壺蓋卻往往容易摔壞磕碰,輕者缺失一點,重者四分五裂。所以用壺時對壺蓋要著重愛惜,如斟茶時,一般以拇指、中指捏住壺鋬,無名指、小指在鋬外抵住,這一捏一抵使茶壺平穩,這時食指一定要伸直壓住壺蓋,不使其在壺身傾斜時滑出壺身,如果是提樑茶具,則一手提樑倒茶,另一手一定要按住壺蓋以作保護。

紫砂壺開壺、養壺、護壺你必須要知道的這三點如下!

這裡要提醒一點,有些壺友為了防止壺蓋脫落,用絲繩或鏈子把壺身壺蓋聯起來,這於茶壺的素雅格調是不相稱的,有大煞風景之忌。要知道,一把壺亭亭玉立於茶海中,加上繩鏈,無異於英雄受縛。再者,一把好的壺,應該是十分停勻自然,正所謂“鳧脛雖短,續之則悲”。吳冠中先生亦曾對呂堯臣大師說過:“堯臣,你的壺我不敢再在上面寫畫”,因為吳冠中先生連題些字畫都嫌不當,何況將繩鏈縛住壺蓋呢?

壺的養護不光要保護好壺蓋,如是花貨,還要注意在日常的擦拭過程中,要特別注意貼上去的花、葉、枝等裝飾物。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壺友拿著一把枝葉損壞的茶壺問我們有什麼辦法補好。問其原由,不是被毛巾勾掉就是碰掉,形成一種無奈的損傷。這是壺友在養護自己的茶具時應十分謹慎相處的。總之,養護一把自己心儀的茶壺,若能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細心體貼,那一把精神內斂滋潤光潔,觀之賞心悅目,觸之凝脂溫潤的砂壺,彷彿已不是一件生活的用品,而是一種精神的寄託和快慰所在。

紫砂壺開壺、養壺、護壺你必須要知道的這三點如下!

四、 餘論關於紫砂壺養護亦有壺友提及,最好一種茶用一把壺專門沖泡,這樣有利於提升茶湯的質量,這種說法也不無道理。現時好的紫砂壺價格不菲,這樣做一是要以自己的經濟狀況量力而行,二是要看自己有沒有這麼多的空閒時間。如二者具備,則可以多備幾把壺,這樣一方面一茶專用,二來也可欣賞砂壺“方非一式、圓不一相”之變化。所謂“素器、花器、筋紋器”一應俱全,也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藝術享受。

早年香港、臺灣,茶友到紫砂壺愛好者家中做客,主人除了拿出最香醇的名茶待客,大多亦會徵求來客意見,今天我們拿哪把名壺泡茶,是顧景舟、蔣蓉,還是裴石民、王寅春……因為這些主人家中博古架上,陳列著自明清以降很多名家的名壺。而且他們之間似乎也有一種暗中的較勁:“看誰家中能拿出更多更好的砂壺來”。古有文人雅士“鬥茶”之雅,今有壺藝愛好者“鬥壺”之趣,這也姑且看成一種茶文化發展的一條軌跡吧。這現象儘管當今時代皆難風行,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隨著文化藝術的繁榮,這一文化景觀並非天方夜譚。

紫砂壺開壺、養壺、護壺你必須要知道的這三點如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