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知了」康復醫師是怎樣煉成的?這位規培老師講得太好了!

今年是姜從玉醫師從事康復醫學臨床工作的第18年,也是從事醫院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教學秘書工作的第8個年頭。

他在“上海論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交流大會”的現場主持了3個小時的工作坊活動後說了這樣一句話,“真沒想到,這個會場來了這麼多人。”

這句話透露出兩方面的含義:

一是全國同道對華山醫院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規培的優秀經驗充滿興趣,紛紛學習取經;

二是說明目前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規培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需要抱團取暖。

“我感覺,目前康復醫學的住院醫師規培還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姜醫師感慨道。

「康知了」康復醫師是怎樣煉成的?這位規培老師講得太好了!

姜從玉在“上海論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交流大會”工作坊演講

康復醫學,以“功能評估”為核心

2001年,姜醫生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選擇了華山醫院運動醫學專業(康復醫學方向)進行學習。當時由於各種機緣巧合,自己幾乎是“誤打誤撞”選擇了康復醫學科,但其實對這門學科幾乎毫無概念。

“我印象很深刻的例子是,當時我翻遍了學校圖書館的書,根本找不到幾本與康復醫學相關的專業書籍。”姜醫生的一句話暴露了這個學科的“年齡”。

康復醫學,從20世紀中期正式確立這一學科,至今不過半個世紀多的時間,而我國康復醫學真正的發展也僅是最近的二三十年,甚至更短。

“其實,康復醫學和其他臨床醫學專科的思維有很大不同。”姜醫生說道,“臨床醫學關注的是疾病本身,很少關注患者的功能。而相反,康復醫學自始至終是以功能為關注點。”

「康知了」康復醫師是怎樣煉成的?這位規培老師講得太好了!

康復醫學科的患者其疾病狀態各異,而康復醫師的工作重點是在於研究患者的功能障礙。

即通過一系列評估工具,例如關節活動度測量、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等,評估患者功能障礙的程度。

然後給予針對性的康復治療,提高患者功能,進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幫助患者回歸社會。

這也就是說,康復治療是“始於評估,終於評估”。

始於評估是評估患者的功能障礙程度,施加相應的康復治療方法。

終於評估是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再次評估,從而指導下一步康復治療方案的制定。

既然康復醫學是以功能評定為核心,那是不是意味著,康復醫師就不需要了解疾病知識了呢?

「康知了」康復醫師是怎樣煉成的?這位規培老師講得太好了!

姜醫師的答案正好相反:“做好康復醫師,首先要是一個稱職的全科醫師。

所有規培生在進入康復基地後,首先需要進行為期一年的臨床各科輪轉,包括:

神經外科、神經內科、骨科、肌電圖室、放射科、心內科、呼吸科、風溼科、內分泌科和急診等。

“例如,遇到搶救,要懂得基本的急救操作;遇到高血壓、糖尿病,基本的處理要能做得到;同時,也要會換藥、插導尿管和留置胃管等臨床操作。這些都是培訓細則對康復醫學規培學員的基本要求。”

姜醫師列舉了一個令他終生難忘的病例。

某年大年初五值班過程中,康復醫學科病房的患者突發呼吸困難,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

經歷過系統臨床培訓的他懷疑病人“肺栓塞”,立即通知家屬並進行急救處理,維持患者血氧飽和度。

同時,呼叫醫院資源,緊急召喚其他科室同仁進行搶救。

儘管後來患者還是因病去世,但幸在當時處理正確果斷,得以讓這場搶救不致於造成更多傷痛和遺憾。

「康知了」康復醫師是怎樣煉成的?這位規培老師講得太好了!

“對於很多剛進入住院醫師規培的學員來說,有些人可能不能理解其他臨床科室輪轉的重要性,以為就是走走形式。因此,我們一直在做宣教,讓所有學員都能意識到進行臨床輪轉的重要性。”姜醫師總結道。

做好康復規培教學,處處都是細節

自2002年開始,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就已經成為衛生部指定的全國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考試基地,開始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的探索和嘗試。

而姜醫師正是2010年赴美培訓歸國之後正式接手華山康復基地的教學秘書工作,一干就是8年。

“像我這樣的8年基地秘書(在華山醫院)非常少見,大部分人都是做二三年換新的人員接手。“姜醫師笑談道。

為什麼能堅持這麼久?

他說:“主要是個人興趣,另外個人也覺得有所收穫。”

例如,在每次康復醫學科操作技能考試中,考官(康復醫學科培訓教師)需要填寫操作技能直接觀察(DOPS)評估表。

在2012年華山醫院的DOPS評估表中,考官被要求對學員表現的每個項目進行數字化打分,而在2016年更新的版本中,去掉了打分環節,而用“未做、部分錯誤(原則性,需要干預)、部分錯誤(非原則性)、正確無誤和熟練”等定性詞進行評估。

「康知了」康復醫師是怎樣煉成的?這位規培老師講得太好了!

2016年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DOPS評估表

“我們認為,DOPS是形成性評價,學員在規培過程中每項康復技能操作的習得,需要經歷4-6次考核,學員在這過程中可以不斷了解自己每次操作的不足和優勢之處,因此重在過程中每次的改進結果,而非實質分數。”

“之前,將每次考核結果作為平時的成績來記錄分數,對學員有壓力,對帶教老師也有壓力,學員即使做得差,分數也會給很高。這是一個很大的觀念誤區,因此我們進行了改革。”

工作坊展示帶教老師如何使用DOPS對培訓學員進行現場康復技能考核

另外,康復醫學科的分支很多,知識覆蓋面太廣,是否應該在廣泛認識學習的基礎上更突出重點,這也是一個現實問題。

“康復包括神經康復、骨科康復、內科康復、老年康復和兒科康復等等,涉及學科很廣,所學知識甚至是其他學科的2-3倍。因此,儘管目前國家和地區有培訓細則,但可能還需要更細化。例如,兒科康復中,腦癱的類型很多,單癱、雙癱、三肢癱、四肢癱、偏癱和交叉癱;以及痙攣型、手足徐動型和共濟失調型腦癱等,對於康復醫學規培學員來說,是不是掌握痙攣性偏癱型和四肢癱型腦癱就可以了?”姜醫生舉例道。

此外還有一個更加嚴峻的問題,那就是部分康復基地教學資源的匱乏。

目前從全國範圍來說,有些康復基地依然缺乏重點的亞專科患者教學資源。

例如沒有神經康復只有骨科康復,或是沒有骨科康復只有神經康復等。

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不斷髮展康復醫學的學科領域之外,也要看教學基地協調教學資源的能力。

“例如,華山醫院的兒科康復規培部分培訓是與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進行合作,共享該部分的教學資源。”

規培教材,成了“押題寶典”

2016年上海市衛計委主持編寫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康復醫學示範案例》一書由華山醫院的康復醫學住院醫師規培基地主任吳毅教授主持編寫並出版。作為編寫組秘書,姜醫師也分享了這本書的幕後故事。

「康知了」康復醫師是怎樣煉成的?這位規培老師講得太好了!

《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康復醫學示範案例》書籍封面

在接到撰寫任務後,編寫組首先參照上海市規培細則,按照要求掌握的疾病種類和重點規劃案例。

例如,神經系統損傷部分的神經康復可按疾病種類分為腦出血、腦梗死、腦外傷、脊髓損傷(分為頸段、胸段、腰骶段)等,骨關節系統損傷部分可分為四肢骨折、髖關節置換,膝關節置換和頸椎腰椎的退行性變等。

最後,編寫組彙總出122個病例名稱目錄,由吳毅教授組織上海市各康復醫學規範化培訓基地的專家,根據各醫院學科特色進行分工編寫。

「康知了」康復醫師是怎樣煉成的?這位規培老師講得太好了!

書籍中122個病例列表

這本書出版之後,規培學員們的評價很高,紛紛認為“實用”、“接地氣”。

在今年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結業考試中,病例分析部分的題目與書中的示範案例很類似。

沒想到,這本案例集也成為了規培學員心目中的“押題寶典”。

“書中的所有病例都來源於真實病例,一線臨床帶教老師根據規培要求進行撰寫,力求權威、規範、實用。”姜醫師說道。

“我們希望,規培學員在臨床中遇到這些疾病,能夠參照書中相關案例提示的康復評價方法和康復診療思路進行實踐,這就是編撰此書最重要的目的。”

吳毅主編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康復醫學科示範案例》,

以康復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要求為綱,

針對康復醫學臨床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實際病例為切入點,

詳細介紹了康復醫學常見病和多發病的標準康復診療過程和處理規範。

本書旨在通過122例典型病例討論,

培養讀者“密切聯繫臨床,舉一反三”的臨床思維能力。

本書的讀者對象主要是康復醫學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學員,

也可供康復醫學專業本科生、研究生、從事康復臨床工作的醫師、治療師以及其他專業的醫師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