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斗劇里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1

看了一部不平凡的節目。

《美味獵手》。

為什麼不平凡?因為它很特別,不是常見的人際關係,而是人在海島上如何生活。

前段時間,幾部宮鬥戲同時上場的時候,柏邦妮這樣分析宮鬥戲受歡迎的原因:

中國是親緣社會,活在各種人際關係中,電視劇觀眾愛看的是以家庭為單位,以巧合為契機,熟人之間人際關係的不停翻轉,從而展現出的人生百態。西方呢,注重個體,探索外部世界,以個人為主,以事件為契機,探討的是社會的各種層次,以及一個人在各種處境中呈現的人性可能。

宮鬥戲是前者,把人際關係當做生活的全部。《美味獵手》是後者,它不關心“熟人之間人際關係的不停翻轉”,而把人們放到了外部世界,讓他們走進荒野,走進海洋深處,去探討他們和自然的關係,他們在自然界的生存可能,天高海闊,雲飛魚躍。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2004年的TVB劇集《金枝欲孽》,這部劇開創了宮鬥戲熱潮,此後十四年時間,宮鬥戲一直是最熱的類型。

在宮鬥戲裡,能活到故事結束,是最大的勝利。宮鬥戲愛好者,最津津樂道的一句話是“在某某劇裡你最多能活幾集”,而即便是宮鬥戲裡笑到最後的人,也未必能在《美味獵手》裡活上一集。

因為《美味獵手》裡的世界更大更壯闊,如果說宮鬥戲是一間屋子裡的事,是茶杯裡的風波,《美味獵手》就像是發生在整個宇宙裡的事。

☀2

走向這個壯闊世界的,是幾位體能和生存能力都超強的人。

一位是我們都熟悉的跳水冠軍田亮,另外幾位,是頂級廚師魏瀚、潛獵高手阿達、自由潛教練金莎。他們要在沒有商場的海中小島上,度過30天,每天的食物要靠自己獲取。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美味獵手》的四位美味獵手。

他們來的這個地方,是南太平洋大障礙島,這個島位於南太平洋季風和洋流交匯地,也是世界上首個暗夜保護區,擁有世界上最美的銀河景觀。

生活在這裡的土著民族,是毛利人,他們也憑藉自己在自然中生存的能力,繁衍至今。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美味獵手團的登陸地,新西蘭一座與世隔絕的島,大障礙島(大巴里爾島)。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這裡擁有世界上最美的銀河景觀。

這幾位體能和生存能力超強的人,在這裡生存是不是會很容易?不容易,因為,他們要面對的,是六親不認的海上世界。

節目組入住島上小屋的時候,我們還替他們欣喜了一陣子。因為,那間小屋,溫馨整潔,各種設備一應俱全,窗外有海上美景,屋外有草坪和露天的餐桌。

但很快,他們就投入到叵測的海上世界,作為漁獵人那樣,去迎接叵測的命運,像個毛利人一樣開始生活,而且,是剛剛成為毛利人的那種人。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美味獵手們入住的小屋。他們要在這裡度過30天。

先是小試身手,熟悉釣魚的基本方法,怎麼尋找魚群的消息,怎麼下餌,怎麼拉線,怎樣把魚拉上來。

魚釣上來了,事情還沒完,即便是在遠離塵囂的海洋世界,他們也要受約束,多大的魚不能釣,某種魚一天最多隻能釣幾條,一旦釣到了不合乎法規的魚,還要放回去。

這種約束,就是人和自然的契約。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獵手們學會了新的技能。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捉到魚之後,是要量長度的。不合乎規定的魚,就要讓它迴歸大海。

有位海洋學家說:“海洋為幾十億人提供主要蛋白質,人和海洋本身就是共生關係,這沒什麼好質疑的!人應該警惕的是大型商業不老對海洋生態的破壞,一對一釣魚才是真正的合理獲取。”

人來到島上,第一件事,就是學會尊重人和自然的契約。

他們學會了釣真鯛、馬林魚,用澳洲的食材,加上雲南的做法,烹製了真鯛。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魏瀚用雲南菜的做法,炮製了真鯛。

按照計劃,30天本來就要這樣過下去。

但到達島上的第二天,他們就收到大旗劍魚的魚訊,嚮導要求大家即刻出海,獵手們在凌晨四點出發了。

人要尊重自然規律,有了漁訊,不論什麼時間,都要趕緊出發。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釣大魚要深入到離陸地比較遠的地方,必須小船換大船。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凌晨出發。

但釣大魚並沒有那麼容易,嚮導說,釣大魚是一件需要組織的事,要儘量少有不可以幫忙的人,犯一個小錯,線就斷了,魚就跑了。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大劍魚上岸之後。這是一種兇猛的魚類,最大的體重可達400公斤。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海里的世界。這個節目有大量的水下鏡頭,非常美。這也是這個節目無可比擬的特點之一,它採用電影級ALEXA運動鏡頭/航拍/GOPRO/深海攝影機/高速攝影機多工種配合攝製。

海上的世界,就是這麼瞬息萬變,充滿了較量,充滿了無數的可能性。

☀3

那麼,《美味獵手》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漁獵的方法?海上的美景?都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它想用節目中幾個人的反應,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永遠有新世界需要去探險,永遠有新的生活方式需要去創造和適應,永遠有新的經驗,新的美景,需要去體驗。

在CBD工作的白領,如果不走出去,永遠不會真正瞭解毛利人的內心,在小城生活的公務員,如果不換個活法,永遠不會體會捉到大旗劍魚的那種“讓人發懵的快樂”。在濃稠的人際關係裡爭鬥長大的人,即便習得一身的人際關係的絕活,活到了最後一集,也不會知道,在漁獵和深潛中,活上哪怕一集是什麼感覺。

必須走出去,走向山,走向海,走向大魚和野豬,走向深海和銀河,不管走出去的副作用是驚悸,還是生死一線的掙扎。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美味獵手》裡有很多好看的特效圖。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獵手們在船上練習釣魚。

這個新的世界,未必是大海,這種新的生活方式,未必是漁獵,而有可能是在隱喻我們未曾踏足的一切領地,未曾經歷的一切生活。

所有的電影都是隱喻,所有的綜藝節目,其實也是。

作為節目核心人物的田亮,其實就已經用他的方式,經歷了更大的探險。

田亮生於1970年代的尾聲,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他曾在自傳《最亮的十米》裡,寫過他的家,還有他進入跳水隊的全部經過。在這種環境里長大的他,曾經非常節儉。他總結說,他的幾個愛好“集郵、存錢、看別人打遊戲,基本上都與節儉有關”。

體育界其實非常殘酷,成長過程中充滿了磨折。他還沒有進入國家隊的時候,曾跟著自己的教練和隊友去國家隊訓練,借用別人的場地,自然有很多不方便,他們要利用國家隊訓練的間隙進行訓練,國家隊訓練完了之後,場地管理人員為了節約就會關掉電燈,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麻煩的,因為無法尋找目標,容易出問題,但他們還是在黑暗中摸索著上場,然後縱身一躍。

後面的事,大家都知道了。2000年,參加悉尼奧運會,獲得一枚金牌。2004年,在雅典奧運會上,和楊景輝合作,獲得十米雙人跳臺金牌。2007年3月,他正式宣佈退役。

在宣佈退役之後,很多人為田亮懸著一口氣。投身娛樂圈,未必能獲得成功;做生意,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智慧。總之,已經有很多人等著看到他的隕落了。

何況,體育圈的少年,哪怕他們曾經是世界冠軍,但他們自幼是在體育訓練中長大,人際關係更是單純,很容易在和世界的較量中敗下陣來。

但田亮沒有回頭。

即便剛在演藝圈的道路並不順利,出演的電影受人批評,他依然不回頭。

他選擇了勇敢和冒險,在不熟悉的娛樂圈裡堅持下來。

終於,2013年的《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田亮和女兒Cindy亮相,父女兩人成為國民明星。

他把自己的這段經歷,和跟女兒的相處,寫成了一本書,名叫《臭爸爸》。

他是個男人,是個父親,他不能回頭,他必須走向生活的深海,去捉屬於他的真鯛,去追人生路上的大馬林魚。

☀4

《美味獵手》是個綜合了很多類型的節目,囊括了旅行、廚藝、野外生存等等元素,在之後的節目裡,他們還會深入更多水域,陸續捕捉巖龍蝦、黑金鮑、國王魚、巨型河鰻等等,也能看到我們在普通的旅行中,根本看不到的海上美景。

但最好看的,是那幾個年輕人在面對這些事物時候的表現,他們是不是勇敢,他們有沒有退縮。以及,他們的快樂、失落,面對未知時,哪怕一絲一毫的恐懼。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美味獵手》裡,田亮說,自己釣到魚的瞬間,非常快樂。跟很多喜歡釣魚的人聊過天,他們都說,魚出水的瞬間帶來的快樂,那種身心釋放的感覺,是別的活動替代不了的。

世界已經發生變化了,每個人只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只有一種兩種技能也是不夠的,必須要變成一個完全開放的,向全世界敞開的人,擁有很多種技能,隨時轉換心態。

也許,有些人憑著兇狠蠻勇,和一些人際關係方面的技能,能夠在宮鬥戲裡活到最後,但他們卻未必能夠在一個更開放的世界裡活到最後。

美味獵手們,迎接了這種轉變,這種隱忍,這種敞開,這就是勇敢,而且是莫大的勇敢。在宮鬥戲裡活上八十歲未必是勇敢,在大世界裡搏浪才是真正的勇敢。

嘲笑他們是容易的,但我更願意欣賞他們。就像專欄作家錢德勒說的那樣:

懂得欣賞別人的勇敢,也是一種勇敢。

在宮鬥劇裡活到最後算什麼,在海上活到最後才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