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拜拜,轉專業恐慌症

相信所有想要去英國讀景觀設計專業的同學都聽說過愛丁堡大學

。愛丁堡大學每年收到約四萬七千份申請,是全英第三受歡迎的大學。其中景觀專業是愛丁堡大學的優勢專業之一,也是很多景觀專業學生的理想院校。

而排名越靠前的院校對學生的要求自然也就越高,那麼什麼樣的景觀作品集能夠申請到愛丁堡大學?今天通過漢藝老師對最新成功申請愛丁堡大學Lucy同學的作品集項目進行分析,以及Lucy同學的自述,讓大家更清楚的看清當下以及未來創作和申請之路上的迷霧:

Lucy

畢業於:利物浦大學 城市規劃專業

offer:愛丁堡大學 景觀設計

成功案例|拜拜,轉專業恐慌症

01 師說

對於申請研究生的同學來說,我們的作品集本來應該是對於自己本科學習成果的展示。由於本科所學的所有課程是呈階段性遞進的,也因此沒有完全一樣的類型,所以我們的作品集裡所呈現的項目課題也應該是涵蓋不同方面知識的。

就像Lucy的作品集,總共由4個側重點完全不同的課題組成,其中包括:

對歷史悠久的漁村進行改造;

為熊貓設計一條生態走廊;

根據山城重慶的特殊地形設計的多層交通系統;

以及在香港層層疊疊的商業區高樓中間建造一處空中公園。

成功案例|拜拜,轉專業恐慌症

景觀設計其實就是一個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選好場地之後首先就要對場地本身以及對場地有影響的周邊區域進行調查,找出問題,並且把場地本身的條件以及找到的問題通過圖面的形式表達出來。

以Lucy同學的第一個項目作品為例

她的這一項目一開始首先進行的就是場地區位以及現有條件的分析,場地的區位條件以及現存歷史悠久的景觀節點,並在作品集中只是通過圖面和幾句簡單的說明文字便將這些交代得清清楚楚。

成功案例|拜拜,轉專業恐慌症

緊接著Lucy根據mapping找到破舊的各種“握手”建築聚集區,以具有衝擊力的殘破建築照片表現出場地現存的嚴重問題。通常在一個4~5張頁面的作品裡,根據場地以及主題的需求,我們需要1~2張頁面來找到場地本身存在的種種問題

成功案例|拜拜,轉專業恐慌症

找到問題之後自然就要解決問題。該方案通過對場地的重新規劃使現存的歷史家宅區域被中高層新建築有序包圍,將城市廢墟通過改變當前土地利用轉變成一個充滿活力的現代社區。同時也將社區中的高中底層建築的組合模式通過簡單的電腦模型展示出來。

成功案例|拜拜,轉專業恐慌症

為了展示設計的細節,除了規劃好的平面圖, 剖面圖或者效果圖也是必要的。從下面這張圖中我們很輕易就可以看出場地規劃後的情況,以及對現存建築風格的保護和統一。

成功案例|拜拜,轉專業恐慌症

該方案還在細節方面為遊客設計了一條遊覽路線,順著這條路線可以將一開始提到的現存景觀節點遊覽一遍,不僅提高了居民生活質量,同時也可以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成功案例|拜拜,轉專業恐慌症

通過以上項目分析可以看到,場地條件以及設計形式的差異決定了每個項目需要表達的圖面都是不同的,但是要達到的結果都是相同的

——邏輯清晰、思路完整、畫面美觀,都是踏上通往名校的必經之路。

02 LUCY同學自述

英國的城市規劃是一個比較偏向於理論的學科,但是我本身對設計非常感興趣,因此決定轉申設計專業。在來之前我就想要去愛丁堡,剛好Xin.L老師也是愛丁堡景觀畢業,對我的影響很大。她其實比我大不了幾歲,很年輕優秀,我希望自己未來也能像她一樣。現今一想到即將去Xin.L老師的母校和她攻讀一樣的專業,真的很開心。

▌源於知乎的緣分

其實在來到這裡之前,我跟這裡的李老師有所聯繫已經是很早的事情了,仔細想想應該有半年之久。當時也是因為我不知道怎麼做作品集,在知乎上看到了康石石專欄的推送,就覺得康石石老師真的很厲害。最後發現自己只是通過看,沒有專業老師的輔導很難憑空做項目,於是我就在知乎上留了言。通過這樣的途徑我第一次與李老師接觸。

而那時我已經幾乎將北京所有的作品集培訓機構考察了一遍。與之相比,通過和李老師交談發現,

他雖然不是直接教授我們作品集的專業老師,但是清楚的知道作品集創作的整體流程。之後的半年之間因為轉專業,我自身也是有著波折,但李老師一直都很耐心的開解我。直到去年暑假,我從英國回國後第二天就決定來學習。

▌解惑-一切技術問題都不是問題

當時來試聽了Xin.L老師的第一節課,就給我帶來了震撼。因為轉專業,在設計方面我基本上零基礎,甚至連PS都不會。那時我已經問了很多機構,大腦處於一種很混亂的狀態。

Xin.L老師在與我交流的過程中,就瞭解到我是一個想法很多的人,並告訴我:一切技術問題都不是問題。她談了很多對景觀這一學科的看法,同時為我詳細的梳理了一遍此後的學習規劃,頓時讓我覺得未來的方向非常清晰。

▌刺激-夏令營讓我知道“人外有人”

在暑假,我參加了的夏令營。那時我覺著身邊同學們的思維都很活躍,很拼也很厲害。中間上到了一半的時候,就和家裡通電話說:“人和人之間的差距還是蠻大的”。

而我對於學習也是一個愛較真的人,在這種刺激之下,我很著急,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能做完作品集。再加上因為我是在英國讀的本科,愛丁堡一開始不要雅思,但是後來又突然要雅思成績,也擔心自己能不能過。

那時我非常緊張,Xin.L老師就建議我先將我自己想做的東西做出來,然後再想其他的。後來我的整個暑假都住在了北京,為了提高基礎技能,我經常約建模左老師和軟件李老師上課畫圖,慢慢學到了很多,也能夠很好的運用於作品集中。

我非常努力的去創作,一刻不敢放鬆,最後沒想到,用了半年時間竟然做完了,雅思還竟然一次就過了。哈哈~

成功案例|拜拜,轉專業恐慌症

▌斬除雜思-抽出最適合的創作思路

由於我之前便是在英國學習,因此啟發式的教學很快就能適應。在項目創作方面,我的思維模式沒有問題,想法很多。但由於缺乏作品集創作經驗,總是不能在雜亂的想法中找出一條最恰當的創作思路。

後來在與英國念建築本科的同學們交流的時候發現,他們也存在這樣一個問題。由於他們沒有一個專業老師幫他們摘出一個清晰的概念,經常會出現概念混亂的情況。

因此,Xin.L老師在給我教學的時候,最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斬掉我多餘的想法。講課的時候很犀利,可以說一針見血。她經常在我做完一張圖的時候提出修改建議,改完之後又會找出不對的地方改。最後我已經不想改的時候,Xin.L老師就會跟我說“不行,做設計要精益求精”。

▌導師Xin.L-無形中的安定劑

我與Xin.L老師都是雙子座,天生氣場相近,彼此之間也是越聊越合拍~

反觀我跟隨Xin.L老師學習的整個過程,她給我的整體感受就是非常的穩由於我本身比較缺乏自信,再加上也是轉專業,因此在作品集創作期間時刻處在一種莫名的恐慌之下。

還記得曾經我幾乎每次上課都會問:我能不能去XX學校上學?我能不能做好?我該怎麼辦?Xin.L老師就會從很小的細節跟我說應該怎麼去做,也會從大的方面給我分析創作方向。

她在每一刻都好像很有把握,無形中就讓我覺得:不用慌,只要跟著Xin.L老師走就行了。我的所有項目都是跟著Xin.L老師做完的,也是在我創作期間給我鼓勵非常多的人。

現今雖說我已在結束了留學作品集的創作,也已經申上了愛丁堡,但我一直和老師們保持著聯繫。一旦我有學習方面的需求或者其他的一些困惑,都會在第一時間聯繫李老師,專業上的問題也會和Xin.L老師保持私下的聯繫,亦師亦友。

成功案例|拜拜,轉專業恐慌症

▌連鎖效應-和舍友一起衝刺名校

之後,我發現我班上的很多同學也有這樣的需求,他們紛紛諮詢我在哪學習。後來有好幾個同學跟著我一塊來了漢藝上課,今年他們都考上了國外名校,更高興的是今年我的舍友H同學也拿到了香港大學(有亞洲“常春藤”之稱)的建築專業offer。

我是一個對自身要求比較高的人,要是喜歡一件事情,就會想把它做的非常好。由於轉專業,我在景觀設計專業方面少學了好幾年。因此現今我和李老師和Xin.L老師溝通,

想繼續在這裡學習求職作品集,以便於此後在愛丁堡學習的時候能夠將學校作業項目做的更好,在老師的幫助下也能夠讓我在此後的學習之路上遇到的困難少一點。

我的另外一位室友曾經也是比較想和我來這裡學習留學作品集,由於一些原因最後選擇唸的是非設計類專業,但是她內心其實還是非常想學習設計,因此這一次決定和我一起來學習求職作品集。

現在想想,我們宿舍4人,3人都與這裡有瞭解不開的緣分。

03 漢藝說

來這裡的大部分同學,基本都是本科期間利用課餘以及休息時間進行作品集的製作, 因此想要平衡好學校的學習和作品集的製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Lucy也是在本科期間來到這裡學習,在作品集創作期間,同時受到來自作品集、本科畢設、雅思等多方面的壓力,經常畫圖畫到手臂僵硬。但始終憑藉自己堅強的毅力,按照老師的要求堅持積累,非常認真努力,最終能拿下自己理想的愛丁堡大學offer,也是理所當然。

因此說,offer不會從天而降,導師的引導、良好的學習氛圍、自身不懈的努力、以及努力帶來的運氣,都是在追逐名校之前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當這些因素圍繞在你身邊時,能不能衝進RCA、CSM...你自己就能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