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案例|拜拜,转专业恐慌症

相信所有想要去英国读景观设计专业的同学都听说过爱丁堡大学

。爱丁堡大学每年收到约四万七千份申请,是全英第三受欢迎的大学。其中景观专业是爱丁堡大学的优势专业之一,也是很多景观专业学生的理想院校。

而排名越靠前的院校对学生的要求自然也就越高,那么什么样的景观作品集能够申请到爱丁堡大学?今天通过汉艺老师对最新成功申请爱丁堡大学Lucy同学的作品集项目进行分析,以及Lucy同学的自述,让大家更清楚的看清当下以及未来创作和申请之路上的迷雾:

Lucy

毕业于:利物浦大学 城市规划专业

offer:爱丁堡大学 景观设计

成功案例|拜拜,转专业恐慌症

01 师说

对于申请研究生的同学来说,我们的作品集本来应该是对于自己本科学习成果的展示。由于本科所学的所有课程是呈阶段性递进的,也因此没有完全一样的类型,所以我们的作品集里所呈现的项目课题也应该是涵盖不同方面知识的。

就像Lucy的作品集,总共由4个侧重点完全不同的课题组成,其中包括:

对历史悠久的渔村进行改造;

为熊猫设计一条生态走廊;

根据山城重庆的特殊地形设计的多层交通系统;

以及在香港层层叠叠的商业区高楼中间建造一处空中公园。

成功案例|拜拜,转专业恐慌症

景观设计其实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选好场地之后首先就要对场地本身以及对场地有影响的周边区域进行调查,找出问题,并且把场地本身的条件以及找到的问题通过图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以Lucy同学的第一个项目作品为例

她的这一项目一开始首先进行的就是场地区位以及现有条件的分析,场地的区位条件以及现存历史悠久的景观节点,并在作品集中只是通过图面和几句简单的说明文字便将这些交代得清清楚楚。

成功案例|拜拜,转专业恐慌症

紧接着Lucy根据mapping找到破旧的各种“握手”建筑聚集区,以具有冲击力的残破建筑照片表现出场地现存的严重问题。通常在一个4~5张页面的作品里,根据场地以及主题的需求,我们需要1~2张页面来找到场地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

成功案例|拜拜,转专业恐慌症

找到问题之后自然就要解决问题。该方案通过对场地的重新规划使现存的历史家宅区域被中高层新建筑有序包围,将城市废墟通过改变当前土地利用转变成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社区。同时也将社区中的高中底层建筑的组合模式通过简单的电脑模型展示出来。

成功案例|拜拜,转专业恐慌症

为了展示设计的细节,除了规划好的平面图, 剖面图或者效果图也是必要的。从下面这张图中我们很轻易就可以看出场地规划后的情况,以及对现存建筑风格的保护和统一。

成功案例|拜拜,转专业恐慌症

该方案还在细节方面为游客设计了一条游览路线,顺着这条路线可以将一开始提到的现存景观节点游览一遍,不仅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成功案例|拜拜,转专业恐慌症

通过以上项目分析可以看到,场地条件以及设计形式的差异决定了每个项目需要表达的图面都是不同的,但是要达到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逻辑清晰、思路完整、画面美观,都是踏上通往名校的必经之路。

02 LUCY同学自述

英国的城市规划是一个比较偏向于理论的学科,但是我本身对设计非常感兴趣,因此决定转申设计专业。在来之前我就想要去爱丁堡,刚好Xin.L老师也是爱丁堡景观毕业,对我的影响很大。她其实比我大不了几岁,很年轻优秀,我希望自己未来也能像她一样。现今一想到即将去Xin.L老师的母校和她攻读一样的专业,真的很开心。

▌源于知乎的缘分

其实在来到这里之前,我跟这里的李老师有所联系已经是很早的事情了,仔细想想应该有半年之久。当时也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做作品集,在知乎上看到了康石石专栏的推送,就觉得康石石老师真的很厉害。最后发现自己只是通过看,没有专业老师的辅导很难凭空做项目,于是我就在知乎上留了言。通过这样的途径我第一次与李老师接触。

而那时我已经几乎将北京所有的作品集培训机构考察了一遍。与之相比,通过和李老师交谈发现,

他虽然不是直接教授我们作品集的专业老师,但是清楚的知道作品集创作的整体流程。之后的半年之间因为转专业,我自身也是有着波折,但李老师一直都很耐心的开解我。直到去年暑假,我从英国回国后第二天就决定来学习。

▌解惑-一切技术问题都不是问题

当时来试听了Xin.L老师的第一节课,就给我带来了震撼。因为转专业,在设计方面我基本上零基础,甚至连PS都不会。那时我已经问了很多机构,大脑处于一种很混乱的状态。

Xin.L老师在与我交流的过程中,就了解到我是一个想法很多的人,并告诉我:一切技术问题都不是问题。她谈了很多对景观这一学科的看法,同时为我详细的梳理了一遍此后的学习规划,顿时让我觉得未来的方向非常清晰。

▌刺激-夏令营让我知道“人外有人”

在暑假,我参加了的夏令营。那时我觉着身边同学们的思维都很活跃,很拼也很厉害。中间上到了一半的时候,就和家里通电话说:“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还是蛮大的”。

而我对于学习也是一个爱较真的人,在这种刺激之下,我很着急,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做完作品集。再加上因为我是在英国读的本科,爱丁堡一开始不要雅思,但是后来又突然要雅思成绩,也担心自己能不能过。

那时我非常紧张,Xin.L老师就建议我先将我自己想做的东西做出来,然后再想其他的。后来我的整个暑假都住在了北京,为了提高基础技能,我经常约建模左老师和软件李老师上课画图,慢慢学到了很多,也能够很好的运用于作品集中。

我非常努力的去创作,一刻不敢放松,最后没想到,用了半年时间竟然做完了,雅思还竟然一次就过了。哈哈~

成功案例|拜拜,转专业恐慌症

▌斩除杂思-抽出最适合的创作思路

由于我之前便是在英国学习,因此启发式的教学很快就能适应。在项目创作方面,我的思维模式没有问题,想法很多。但由于缺乏作品集创作经验,总是不能在杂乱的想法中找出一条最恰当的创作思路。

后来在与英国念建筑本科的同学们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由于他们没有一个专业老师帮他们摘出一个清晰的概念,经常会出现概念混乱的情况。

因此,Xin.L老师在给我教学的时候,最经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斩掉我多余的想法。讲课的时候很犀利,可以说一针见血。她经常在我做完一张图的时候提出修改建议,改完之后又会找出不对的地方改。最后我已经不想改的时候,Xin.L老师就会跟我说“不行,做设计要精益求精”。

▌导师Xin.L-无形中的安定剂

我与Xin.L老师都是双子座,天生气场相近,彼此之间也是越聊越合拍~

反观我跟随Xin.L老师学习的整个过程,她给我的整体感受就是非常的稳由于我本身比较缺乏自信,再加上也是转专业,因此在作品集创作期间时刻处在一种莫名的恐慌之下。

还记得曾经我几乎每次上课都会问:我能不能去XX学校上学?我能不能做好?我该怎么办?Xin.L老师就会从很小的细节跟我说应该怎么去做,也会从大的方面给我分析创作方向。

她在每一刻都好像很有把握,无形中就让我觉得:不用慌,只要跟着Xin.L老师走就行了。我的所有项目都是跟着Xin.L老师做完的,也是在我创作期间给我鼓励非常多的人。

现今虽说我已在结束了留学作品集的创作,也已经申上了爱丁堡,但我一直和老师们保持着联系。一旦我有学习方面的需求或者其他的一些困惑,都会在第一时间联系李老师,专业上的问题也会和Xin.L老师保持私下的联系,亦师亦友。

成功案例|拜拜,转专业恐慌症

▌连锁效应-和舍友一起冲刺名校

之后,我发现我班上的很多同学也有这样的需求,他们纷纷咨询我在哪学习。后来有好几个同学跟着我一块来了汉艺上课,今年他们都考上了国外名校,更高兴的是今年我的舍友H同学也拿到了香港大学(有亚洲“常春藤”之称)的建筑专业offer。

我是一个对自身要求比较高的人,要是喜欢一件事情,就会想把它做的非常好。由于转专业,我在景观设计专业方面少学了好几年。因此现今我和李老师和Xin.L老师沟通,

想继续在这里学习求职作品集,以便于此后在爱丁堡学习的时候能够将学校作业项目做的更好,在老师的帮助下也能够让我在此后的学习之路上遇到的困难少一点。

我的另外一位室友曾经也是比较想和我来这里学习留学作品集,由于一些原因最后选择念的是非设计类专业,但是她内心其实还是非常想学习设计,因此这一次决定和我一起来学习求职作品集。

现在想想,我们宿舍4人,3人都与这里有了解不开的缘分。

03 汉艺说

来这里的大部分同学,基本都是本科期间利用课余以及休息时间进行作品集的制作, 因此想要平衡好学校的学习和作品集的制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Lucy也是在本科期间来到这里学习,在作品集创作期间,同时受到来自作品集、本科毕设、雅思等多方面的压力,经常画图画到手臂僵硬。但始终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按照老师的要求坚持积累,非常认真努力,最终能拿下自己理想的爱丁堡大学offer,也是理所当然。

因此说,offer不会从天而降,导师的引导、良好的学习氛围、自身不懈的努力、以及努力带来的运气,都是在追逐名校之前的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因素。当这些因素围绕在你身边时,能不能冲进RCA、CSM...你自己就能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